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篇
答曾存之[1]
环堵萧然[2]汝水[3]隈,孤怀炯炯[4]向谁开。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祭灶[5]请邻聊复尔[6],卖刀买犊[7]岂难哉。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8]。
【注释】
【译文】
【赏析】
元丰八年(1085),秦观第三次参加举人考试,终于中举,时年37岁,但一开始并未授与实官,依然投置闲散。隔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尽罢新党,被视为旧党的苏轼、司马光等人重新被召回朝廷,而与苏轼关系密切的秦观也得到起用,授与蔡州(今河南汝南)教授一职,秦观于是携家带眷前往当地赴任,这首《答曾存之》便作于秦观初抵蔡州之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中完全不见范进中举那样的欣喜若狂,反而展现了怀念布衣生活的消极情绪。之所以如此,想是因为元丰年间新旧党之间的剧烈党争重重地打击了秦观的恩师苏轼,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秦观早已深为不满,但又因为种种因素而不得不为官,这样矛盾的心态,演变成了秦观一面鄙视这种“鸱得腐鼠”的官场,一面却又深陷其中并且十分郁闷的情绪。
本书“诗鉴”部分的中篇,所选录的是自元丰八年(1085)至元祐九年(1094)秦观为官时的诗作,此一时期与官场有关的作品皆贯穿着这种消极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