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礼制与冠服制度
礼制是周代形成的一套典章制度,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规则与道德行为准则,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政权,要求全社会按照礼的要求来行使个人的义务和权力,最终维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礼记·曲礼》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确定人物之间的亲疏关系),决嫌疑(判别人物身份避免产生嫌疑),别同异(区别事物之间的同异以免混淆),明是非(明确规范行为准则使人知道是与非)也。”整个国家的管理和人们生活法则都建立在一套礼制基础上,所以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无法生活),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由于礼制是统治国家人民的最高制度,在礼的制约下人的着装行为自然受到极其严格的规范,由此产生了关于服装的典章制度。在当时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和人们对衣服的大量需求,国家垄断了服饰生产资料,对官服做了严格的控制,从生产、制作、服饰管理到样式、佩物都有了明确规定,使服装的社会功能上升到突出地位,最后形成并完善了一套服饰制度,即礼服制度,通常称冠服制度,成为统治阶级整个行政系统划分等级贵贱的法则。
冠服是根据着装者所戴冠帽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在古代,戴什么冠[2]配什么服都有定制,天子和贵族因不同身份和参加活动的性质,配穿不同的服饰,这些服饰在颜色、纹样、材质、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一、冕服
冕服在冠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它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和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服装(详细内容见第三节)。
二、弁服
弁(biàn)服是仅次于冕服的冠服,为天子平常视朝之服,诸侯也是如此。弁服无章彩纹饰,这是与冕服的最大区别。皮弁由首服、上衣和下裳等组成。
首服是指头上戴的服饰的总称,在弁服中变化最多也最有讲究。首服有爵弁、皮弁、韦弁之分。爵弁用与爵(雀头)色相同的赤而微黑的革制成,皮弁用白鹿皮制成,韦弁用赤色的革制成(图4-5)。
图4-5 爵弁服(宋聶崇义《三礼图》)
爵弁形与冕相似,但无旒。《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凡冕以木为体,长尺六寸,广八寸,绩麻三十升布,上以玄,下以纁(xūn)……其爵弁制大同,唯无旒,又以爵色为异。”升是织布记丝缕的单位,1升80缕,30升布是布中最细的,麻布幅宽2尺2寸,30升共由2400缕麻织成,足见其细密,较丝织物还难,所以后来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黑丝),俭;吾从众。”(《论语·子罕》)说明春秋时用丝帛代替了麻布,在织工上较之节俭多了,孔子也表示赞同。爵弁有笄,与之配套的服装是玄衣裳,身前为赤黄色蔽膝。周代规定衣与冠同色,因冕都是黑色,所以上衣要与冠同色,只能穿黑色。爵弁赤而微黑,但也要求玄衣缁带。为浅绛色,是染过三次的丝织帛而成,属于正色色系,蔽膝与裳同色。
皮弁的形状呈圆锥状,用白色鹿皮分裁成若干三角形再会合缝成。每缝合处嵌以12颗五彩玉石,顶部会合处用象骨缀上。有笄(jī),有纮(hónɡ,套在颈部的带子)。与皮弁相配的服装仍是上衣下裳,但颜色随官阶不同而有所区别,天子为白衣朱裳、诸侯则为玄衣朱裳、大夫为玄衣素裳、上士为玄衣玄裳、中士为玄衣黄裳、下士为玄衣杂裳,裳前系白色蔽膝。
三、玄端
玄端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的上衣,天子平时燕居(日常生活)时穿,诸侯祭祀宗庙时也穿,大夫、士早上入庙或叩见父母时也穿,可见是一种较普通的礼服。玄端为黑色无纹饰的服装,由于裁剪时以一幅2尺2寸的布料整幅裁,即衣袂和衣长都是2尺2寸,故名玄端(图4-6)。
图4-6 玄端(宋聶崇义《三礼图》)
四、深衣
深衣是周代最广泛穿着的长衣,亦称“申衣”,由上衣下裳合并而成。因被体深邃,故得名。《礼记·玉藻》:“朝玄端,夕深衣。”指深衣为在家所服之衣。《深衣》中又曰:“(深衣)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迎宾),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用途全面而不费工),善衣之次也(仅次于礼服)。”深衣是周代的最有使用价值的服装,也是庶民日常的服装(详细内容见第四节)。
五、裘服
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制造熟皮的方法,可将兽皮制成柔软的裘服。周代礼服制度中对裘服的穿着是根据皮质和颜色来划分等级的。天子的大裘用黑羔皮制成,与冕和上衣同色。一般裘服以狐裘为最贵重,其中天子穿狐白裘,是狐中最珍贵者。狐青裘、狐黄裘为诸侯、大夫、士所穿。天子狐裘和羔裘不用袖饰,而臣子的狐裘、鹿裘都有不同兽皮作袖饰。裘服外一般都有罩衣,称“裼(xī)衣”,如“君衣狐白裘,锦衣裼之。”(《礼记·玉藻》)裼衣为保护裘皮之用,与毛色大体接近,裼衣外则为朝服或上衣。一般庶民则只能穿犬羊裘,不加裼衣(表4-1)。
表4-1 周代裘服制简表
六、命妇服
周代礼服制度中对王后及其以下各夫人的服装也都有规定,专门设了“内司服”机构掌管王后六种礼服,设“追师”掌管首服头饰。命妇服装都是上下连接的袍制,颜色上下一致,寓意为妇人尚专一。
“王后袆(huī)衣、夫人揄(yáo)狄,君命屈狄。”(《礼记·玉藻》)袆衣为玄色,揄狄又名揄(yú)翟、狄,为青色,屈狄为赤色。前二衣绘有雉形并设有五彩,后一衣有形无彩。屈狄又名阙狄、阙翟(dí),阙色彩之意。君命指子爵男爵之妻,受王后之命可服屈狄之衣。这是前三种礼服。王后随从天子祭先王则服袆衣,祭先公则服揄狄,祭山川万物则服屈狄。礼服是与身份高低和活动内容主次而递减等级来穿的。后三种为鞠衣,黄色,为视桑蚕之事时所穿;展衣,白色,以礼会王与宾客时所穿;褖(tuàn)衣,黑色,平时燕居之服。这是宫廷内的服制规定,在外则依次为子男之夫人及卿大夫和士之妻所服。至于诸侯夫人在其国内可与王后相同的穿戴(图4-7)。
首饰分副、编、次、衡、笄。副即覆,为盖于头顶的饰物,像后来的步摇,是随王祭祀活动时所戴;编,用假发编于头上,用于桑蚕之事;次,以假发续长,用于见王。平时不加副、编、次,而用笄总发而已。衡是祭服时所用,玉制,垂于副的两侧,在双耳边,悬上瑱珠。命妇首饰与服装配套,穿鞠衣、展衣者戴编,穿褖衣者戴次。
图4-7 六种命妇服(宋聶崇义《三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