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论定位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定位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贯穿本书始终的基本理论。人是既定历史环境的产物,而历史环境又离不开人的创造,我们对西周伦理思想材料的考证与阐释皆置于此指导思想下。
在具体考释文字时,则遵循文字、音韵、训诂学相关理论的指导。比如对字义的把握遵循“因声求义”的原则,充分利用文字形、音、义的联系,同时注重字、词的“语境”,以“随文释义”。
本书的结构设计以及对西周伦理思想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揭示,都贯穿伦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比如伦理学理论认为:现实行为与固有伦理规范的矛盾、冲突,是刺激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一理论成为我们考察、分析西周伦理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思想文化的研究往往涉及心态分析,因此,我们也必须借助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比如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析、阐述西周孝观念的产生及内涵,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比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老人观”,从而增强有关西周孝道观的产生、内涵等结论的说服力。
(二)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保证本书有效进行和完成的必要手段。
“二重证据法”,即出土文献材料与传世文献材料的互证,是本书处理具体材料、考订证据的基本方法。其次是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法。这一方法的运用,一方面体现为对多学科相关材料的搜罗,包括古文献、民族学、古文字及考古发掘资料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多学科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借鉴,包括历史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古文字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成果。而对思想材料的阐释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系统研究法。这一方法指导我们将研究对象置于整体有机联系中把握、分析、认识。将所涉观念思想材料系统地组织起来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看出片面和遗漏;以系统的眼光去观察研究对象,有利于寻求彼此的内在联系,而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把握,有助于我们的阐释能从不同角度获得呼应与支持。系统研究法对本书而言,一方面体现在全书的总体构思,即尽可能表现为“谋篇布局”上的全面有序;另一方面表现为具体写作过程的系统思考,例如对西周金文“皇天弘厌厥德”“天降懿德大屏”类句式的解释,在考证句式中关键字、词的基础上,将其置于西周伦理起源观的系统中,才获得尽可能符合实际的认识,即此类句式是西周“天赋伦理观”的铭文表现形式。
分析法。此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主要表现为对比与归类分析,而分析中的归类与对比往往密不可分。归类,是为了区别,把不同对象归入相应之类;将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区别开来,一个对象的不同方面,或属同时期的,或属不同时期的。总之,在分析时,首先尽可能将对象归类以示区别,然后在区别的基础上做可能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把握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对象的异同,从而加深对其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理解。例如敬、恭观,我们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到二者在字义上的异同,以及实际运用的差异及共同点,由此,对西周敬、恭观,就获得了超越前人的认识。我们往往借助对比分析,认识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西周的“惠”观念,通过归类与对比分析,我们较准确地把握到,在西周早期,其内涵主要指“顺”;西周晚期其“顺”义则具体细化为“施恩”“爱”等内涵,由于内涵的不同,“惠”观念所涉对象也发生相应变化。对西周伦理思想特质的把握,则是宏观利用比较与分析法指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