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才
虞部郎中陆绍①,元和中②,尝看表兄于定水寺,因为院僧具蜜饵、时果,邻院僧亦陆所熟也,遂令左右邀之。良久,僧与一李秀才偕至,乃环坐,笑语颇剧③。
院僧顾弟子煮新茗,巡将匝而不及李秀才④。陆不平曰:“茶初未及李秀才⑤,何也?”僧笑曰:“如此秀才,亦要知茶味?且以馀茶饮之。”邻院僧曰:“秀才乃术士,座主不可轻言⑥。”其僧又言:“不逞之子弟⑦,何所惮!”秀才忽怒曰:“我与上人素未相识⑧,焉知予不逞徒也?”僧复大言:“望酒旗,玩变场者⑨,岂有佳者乎!”李乃白座客:“某不免对贵客作造次矣⑩。”
因奉手袖中,据两膝,叱其僧曰:“粗行阿师,争敢辄无礼!柱杖何在,可击之!”其僧房门后有筇杖子,忽跳出,连击其僧。时众亦为蔽护,杖伺人隙捷中,若有物执持也。李复叱曰:“捉此僧向墙。”僧乃负墙拱手,色青气短,唯言乞命。李又曰:“阿师可下阶。”僧又趋下,自投无数k,衄鼻败颡不已l。众为请之,李徐曰m:“缘对衣冠n,不能煞此为累。”因揖客而去。
僧半日方能言,如中恶状,竟不之测也。(《怪术》)
【注】
① 虞部郎中:尚书省工部第三司虞部司长官,掌管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及百官时蔬薪炭供给与畋猎等事。 ② 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806—820)。 ③ 剧:厉害,热烈。 ④ 匝:环绕一周。 ⑤ 初:从没有。 ⑥座主:佛教语,指大众一座之主。 ⑦ 不逞:不得志,为非作歹。 ⑧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 ⑨ 酒旗:酒店的标帜。变场:唐时表演转变(说唱故事)的场所。 ⑩ 造次:轻率。 k 投:投地,磕头。 l 衄:鼻孔出血。败颡(s ng):碰破额头。 m 徐:缓慢。 n 缘:因为。衣冠:指士大夫。
【评】
唐朝初年设科取士,秀才科与进士科同置,秀才的声望甚至高于进士科。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秀才科废止。开元、天宝以后,凡称秀才,一般即是称进士科,或者是泛指读书应举的人。这则故事发生在元和年间,在开元、天宝后,所谓李秀才者显然并无功名,只是泛指李姓书生。而且从院僧指斥“望酒旗,玩变场”来推测,大约当时不少读书人耽于饮宴嬉游,不务正业,所以李秀才不容分说便被归入纨绔子弟之列。李秀才恼羞成怒,以道术惩治院僧,总算出了一口恶气。李秀才是否真的有此神奇法力用不着深究,我们从这里所看到的,是故事的传播者对道术的欣赏与神往。的确,道教在唐朝曾大行其道,上自帝王,下至百姓,信神求仙,炼丹服食,几乎无所不在。明了上述背景,再看李秀才,也就会知道其人不过是士大夫对道教心存幻想的化身,这其中也表现了道家者流对佛教的轻侮和排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