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沈氏解剖刀下的中国股市权力格局
很高兴能被老友朝晖邀请写序。我国的证券法正日益成为重要和复杂的一个法律部门,证券法学在法学院的课堂上也开始可谓是一门显学。但是国内证券法的研究却并不令人满意,学术团队也颇有青黄不接、南郭滥竽的味道。在证券法律规则日益细化、交易日益繁复化、国家和市场的互动日益微妙化的趋势背景下,证券法研究若不能与时俱进,而是沉醉于空洞的权利话语和肤浅的政策建议,就只能自绝于时代的进步。所幸我们还有朝晖,作为学界数一数二的靠谱80后证券法学者,他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就与他的为人一样厚实耐读。
这个夏天,我国刚经历了举世震惊的惨烈股灾,社会刚经历了一轮全民谈股炒股的风潮。即便从全球的视角看,中国证券市场也已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量级现象。而正如波澜壮阔又引来物议沸腾的救市措施所揭示的,从诞生至今,乃至据说要披着注册制外衣的明天,沪深股市都被、都会被深深地被闲不住的政府之手所塑造着。
这一格局当然会有很多问题。今夜正是一个见证:救市前线指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因涉嫌违纪而被调查,震惊了证券界和法律界。不过,制度的生长自有其土壤,中国股市是从高度管制、缺乏金融的旧经济体制中被人为培育出来的。行政干预是无可避免的宿命,拔出萝卜不能不带出泥。而且,证监会在中央部委中属于精英较为荟萃之地,其实施治理的努力,中央和地方、行政与市场的互动中蕴含的现实合理逻辑,不容忽视。证券市场中的“权力分配”这一提纲挈领的关键节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们在臧否议论、以为然或不以为然前先要弄明白的。这正是朝晖的著作所要分析的,所以他开篇先对比了中外关于要不要政府性的证券监管的几种学说,再往监管的大道上走下去。
讨论中国证券市场中政府权力的论著并不少,我也做过。不过主流的写法很容易要么搞成繁琐的规章梳理,要么就索性是更等而下之地把证监会笼统批判一番,仿佛就能搞出个大论文。而朝晖固然是有其立场的,但他已经能做到把观点借由较为严谨的社会科学分析导出,通过功能比较和经济利害研剖的路径,来勾勒“中国模式”的外形,推敲其真实的灵魂所在。
该书很有国际眼光,在引介西方文献时可谓旁征博引,你经常会看到整页的英文论作梳理,但其总体落脚点都是中国化的。发行和审核委员会、从发行审批到核准到注册制的摸石过河、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一手遮天的证监会对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糅杂了行政治理与市场约束的管治之道,这都是美国、英国乃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先行证券市场所不曾遭遇的问题。虽然其中有一些已经是历史的陈迹,但其尚未远行的背影依旧深深投罩在今日的中国股市的上空,并会框定着我们今后的路径发展。
本书是对历史的分析,也是对现实的勾勒;是对PRC版证券法律演进的剖析,也是对本朝股市起伏的反思。看过本书的人当然不必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但认真的读者会得出结论说:这是一位认真的作者,他是懂证券法的,对中国证券法律和市场中的权力格局有其独到的心得。
本书富于“沈氏风格”。朝晖跟我一样,都是文科出身一路学法律,但他却花了很多工夫在暑期学校系统学习专业的统计方法,并搜集了很多数据,从而作出了我和很多法律人做不了的研究。书里有大量的表格和数据,也许你看得不明觉厉,但却不难感知研究者在其中的心血和那种有质感的说服力。朝晖不是拿着计量工具四处捣鼓、什么题材都能来饼状图柱状图、数据run一遍的所谓纯实证研究者,他只是为自己多配备了一把宝剑。作者不是要拿数据来吓唬你,或复述一下业内都觉得卑之无甚高论的观点,而是有针对性地希望能为自己对证券法的研究提供支持性说明。他的研究有不俗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功底,但却是用来为法律学术思考做帮助的。即便就搜集相关法律论文的广度而言,朝晖也令我肃然起敬。一些在我不屑一顾的刊物上的文章他居然也阅读了,这种力求野无遗贤的努力,真是做田野调查的本事。
本书并不是一本股市时评式的“法律社会学”读物,要全面吸收其养分,并不会轻松。学术术语、理论假说以峰峦起伏的姿态不断涌现,让人思路豁然开朗。作者并不玩概念,但作者是心中有概念的,其中提出的反陈见的大命题(如美国并非都是注册制、国企上市已退潮)和一些小命题,也都值得不断回味。朝晖能做宏大思考,如地方竞争,也能从最技术层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来观察证券法中的权力运作。阅读本书会让人感到智识上的愉悦。
文体编排上,本书也别有风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他似乎有“数据狂人”的倾向,在他触及的领域他会拼命收集周边信息、制图列表。这对希望了解一个更大的背景以便综合性思考的读者来说是个福音,对其他读者来说嘛,就当是提供了一个快进的机会,也不错。此外,朝晖的文青气质,如对文学、史学乃至地理学作品的不时引用,也令著作平添了几分生机。
尽管里面不少章节我都曾经阅读过,但重览之仍然是一个很有益的学习过程。尽管证券法著作常常由于法律制度的急剧变化而有时效不在的尴尬,但这本书的框架、主体内容及其编排方式仍然值得我们不断仿效,甚至包括其规规矩矩、讲座心得都一一申明来历的注释方式。
再次祝贺朝晖的大作出版。他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学人的榜样。虽然我不爱喝他从家乡带来的“疑似塑化剂”的酒,但请允许我虚拟地在此为他干一杯。
缪因知
2015年9月16日
于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法学》编辑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