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王斌、王份、王彬关系辨
实际上,南朝正史中还有不少与王斌相关的更为详细之记载,只不过迄今为止皆未被学界注意,更未有人善加利用。下面笔者拟将新发现的正史材料与学界经常讨论的《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佛典资料进行比照,对齐梁王斌之生平作更为详细的探讨,以解决四声是否系王斌首创这一诗史问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遂不惮烦冗,先引一下学界常用的《续高僧传·释僧若传》:
释僧若,庄严寺僧璩之兄子也。璩以律行清严见之前传。若少而廉静,邑里推之。十五出家,住虎丘东山精舍,事师恭孝,与人友善,性好勤学。出都住冶城寺二十余年,经数通达,道俗器赏。太常卿吴郡陆惠晓、左氏尚书陆澄深相待接。年三十二,志绝风尘。末,东返虎丘,栖身幽室,简出人世,披文玩古,自足云霞。虽复茹菜不充,单复不赡,随宜任运,罕复经怀。琅琊王斌守吴,每延法集,还都谓知己曰:“在郡赖得若公言谑,大忘衰老。见其比岁放生为业,仁逮虫鱼,爱及飞走,讲说虽疎,津梁不绝,何必灭迹岩岫,方谓为道?但出处不失其机,弥觉其德高也。”天监八年,敕为彼郡僧正,亲当元帅,犹肆意山内。故失匡救之美,致有贪慢之诣。未必加诸己,要亦有贬暮龄。以普通元年(520)卒,春秋七十。[1]
其中涉及王斌之信息只有寥寥几点:祖籍琅琊,于梁武帝天监八年前若干年曾任吴郡太守,在吴郡期间经常延请僧若作法会,听僧若讲经说法之时“大忘衰老”,后还都。而《梁书》《南史》等官修史书中不仅有好几条与此琅琊王斌相关的记载,《梁书》甚至还专门为之作了传。只不过将其写作“王份”,以至未被研究者纳入讨论范围。《梁书·王份传》:
王份,字季文,琅邪人也。祖僧朗,宋开府仪同三司、元公。父粹,黄门侍郎。份十四而孤,解褐车骑主簿。出为宁远将军、始安内史。……天监初,除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兼起部尚书。高祖尝于宴席问群臣曰:“朕为有为无?”份对曰:“陛下应万物为有,体至理为无。”高祖称善。出为宣城太守,转吴郡太守,迁宁朔将军、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兰陵太守,行南徐府州事。迁太常卿、太子右率、散骑常侍,侍东宫,除金紫光禄大夫。复为智武将军、南康王长史,秩中二千石。复入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南徐州大中正,给亲信二十人。迁尚书左仆射,寻加侍中。时修建二郊,份以本官领大匠卿,迁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加亲信为四十人。迁侍中、特进、左光禄,复以本官监丹阳尹。普通五年三月,卒,时年七十九。
《梁书·诸葛璩传》:
诸葛璩,字幼玟,琅邪阳都人,世居京口。璩幼事征士关康之,博涉经史。复师征士臧荣绪……璩处身清正,妻子不见喜愠之色。旦夕孜孜,讲诵不辍,时人益以此宗之。七年,高祖敕问太守王份,份即具以实对,未及征用,是年卒于家。
《梁书·武帝纪下》:
(普通元年)春正月,尚书左仆射王暕以母忧去职,金紫光禄大夫王份为尚书左仆射。
(普通三年)春正月庚子,以尚书令袁昂为中书监,吴郡太守王暕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左仆射王份为右光禄大夫。
(普通五年)春正月,右光禄大夫王份为左光禄大夫,加特进……二月庚午,特进、左光禄大夫王份卒。
《南史·梁宗室上·梁宣武王懿传》:
(天监元年)七月,帝临轩,遣兼太尉、散骑常侍王份奉策上太祖文皇帝、献皇后及德皇后尊号。既先卑后尊,又临轩命策,识者颇致讥议焉。
《南史·梁本纪中》:
(普通元年)春正月己卯,以金紫光禄大夫王份为尚书左仆射。
笔者认为,此王份与《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中之王斌应为同一人,理由如下:
第一,两人皆系齐梁时琅琊人,姓名相同。“份”,是“彬”的古字,而“彬”又是“斌”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段玉裁注云:“今《论语》作彬。古文也。……俗份作斌,取文武相半意。”[2]古人名、字意义相关,王份字“季文”,正取“文武相半”之意。《梁书》《南史》等正史作“王份”,为古字、本字;僧传书“王斌”,乃俗字、今字,二而一也。
第二,两人任吴郡太守时间亦相符。如前所述,《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之琅邪王斌曾于天监八年前为吴郡太守。而《梁书·王份传》之王份,天监初先在朝为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兼起部尚书,不久出为宣城太守,转吴郡太守,迁宁朔将军、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兰陵太守,行南徐府州事。据历仕官职顺序推测,王份自宣城太守转吴郡太守约在天监三四年间。又据前引《梁书·诸葛璩传》,诸葛璩一生隐居家乡京口,天监七年郡太守为王份。京口(今江苏镇江)梁时属南徐州兰陵郡,可知天监七年王份已在兰陵太守任上。故王份离吴郡太守任最晚在天监七年或此前。《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传主为释僧若,故对王斌守吴时间语焉不详,然可肯定在天监八年前。这与《梁书·王份传》所载王份守吴时间正相符。
第三,两人守吴时年龄亦相合。据《梁书·王份传》《梁书·武帝纪下》,王份卒于普通五年[3],时年79岁,则其天监七年前任吴郡太守时,年龄当在60岁左右,这正合《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中王斌云其守吴“衰老”之语[4]。
第四,两人皆曾自守吴后不久还都任职。《续高僧传·释僧若传》只言“还都”二字,述之较略;《梁书·王份传》记王份自吴郡太守、兰陵太守后还都任职较详:“迁太常卿、太子右率、散骑常侍,侍东宫,除金紫光禄大夫。”梁天监中太子为萧统,知王份此次还都后曾在萧统东宫中任职。
故而,我们可以肯定《梁书》《南史》等正史中所记载之吴郡太守“琅邪王份”,与《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之吴郡太守“琅琊王斌”实为同一人。
那么,这个琅邪王份(亦即琅邪王斌)是否比沈约年长呢?答案是否定的。据《梁书·沈约传》,沈约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时年七十三,则沈约当生于宋文帝元嘉十八年。而据《梁书·王份传》,王份卒于普通五年,时年七十九,则其生年当在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如此看来,琅邪王份不仅不比沈约年长,反而还比沈约小五岁,故而高华平所持王斌早于沈约、周颙等人提出四声说的年龄依据就不复存在了。而且,《梁书》《南史》及《续高僧传》中并无琅邪王份(或琅琊王斌)发明过四声理论或撰有声病著作之记载。所以,要说此琅邪王份(即琅琊王斌)早于周颙、沈约提出四声之目就失却依据了。
更有意思的是,笔者在阅读南朝史传时,发现齐梁时期还有一王彬也曾在梁天监中为太守、任朝官。《梁书》卷五十三《何远传》:
(何远)后起为镇南将军、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为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据此,梁武帝天监中何远为武康令时之太守系王彬,而武康在梁时属吴兴郡,则王彬在天监中曾任吴兴郡太守。此王彬《南史》有传,《南史·王志传附王彬传》云:
(王)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齐武帝起旧宫,彬献赋,文辞典丽。尚齐高帝女临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仕齐,历太子中庶子,徙永嘉太守。卜室于积谷山,有终焉之志。梁天监中,历吏部尚书、秘书监。卒,谥惠。彬立身清白,推贤接士,有士君子风。
此王彬为琅琊临沂人王僧虔之子,在王慈、王志、王揖、王彬、王寂五兄弟中排行第四,比王志、王揖都小[5]。《梁书·王志传》载王志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时年54岁,则王志当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而王彬又小于王志和王揖,则王彬生年肯定要晚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后一两年。如此看来,此王彬比王份还小15岁左右,和沈约相较,则要小20岁左右。按照高华平谁年长即可能先提出四声说的逻辑,此王彬即使提出过四声理论肯定也不可能早于周颙、沈约了。
[1] 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五《释僧若传》,《乾隆大藏经》,第113册,第269页,台湾彰化传正有限公司编辑部1997年版。
[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 对王份卒月,《梁书》本传言“三月卒”,《武帝纪下》言“二月庚午”,后者记述更详,当可从。
[4] 高华平未能利用《梁书·王份传》,只是根据刘善经将王斌放在甄琛前论述这一现象,以及《续高僧传·释僧若传》中王斌自言“衰老”语,就推测“此王斌应生于宋文帝元嘉七年前后”。若按高华平所云王斌生年计算,王斌守吴时已近80岁。卢盛江虽亦未能利用《梁书》《南史》中王份资料,然他认为王斌言“衰老”时未必就很老,既有可能50岁,也有可能60岁。高、卢二人结论虽异,然同属推测,与史传所载王斌真实年龄有不同程度之舛误,就不奇怪了。
[5] 王伊同《五朝门第》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琅邪临沂王氏”世系表,于此五兄弟唯独漏收王彬一人,中华书局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