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在2003年我们决定建立Amazon Web Services(AWS)时,没人会想到它会像现在这样迎来迅猛的发展势头,也根本不敢想象它最终会发展到如此可观的规模。但当时的我们坚信,AWS可能成为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业务,具体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很擅长运行深层基础设施服务(例如计算、存储以及数据库等)以及具备高可靠性与良好成本效益的数据中心。正是凭借着这种能力,我们的亚马逊零售业务才能在诞生的八个年头当中获得如此可观的发展速度。总的来讲,我们拥有运营可扩展基础设施的能力。
其次,在21世纪之初,亚马逊已经建立起一项名为Merchant.com的业务,即由亚马逊负责为外部企业提供技术以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了提供这种技术能力,我们需要将所有技术拆分为不同组件,并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简称API)对其加以访问。这项工作的难度和时间上的投入要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果能够通过拥有良好的文档记录且安全可靠的API进行技术访问,那么亚马逊内部及外部的团队将能够更轻松便捷地建立起自己的目标业务体系。以这一认知为基础,我们建立起信念,打造松散耦合且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
最后,我们在2002——2003年期间增加了不少软件开发人员,但却发现项目的完成速度与此前资源有限时相比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提升。这样的结论令我们震惊,也与团队的预测完全相反。我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团队都需要耗费数月时间与人力资源以重新创建完全相同的基础设施软件(用于管理计算、存储、数据库、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资源)。事实证明,各团队将80%的时间浪费在了并无差别的繁重的基础设施管理工作上,而只有20%的时间可以用来创造真正的差异化价值。我们希望彻底改变这种方式,帮助各亚马逊团队更快创新并加以实验。在我们看来,如果像亚马逊这样强大的技术企业都面临上述挑战,那么其他各类不同规模的公司(包括政府机构)恐怕也很难避免这一困境。
这一理念成为AWS始终追求并延续至今的使命:帮助一切企业、政府部门或者开发人员在AWS上构建并运行各类技术应用。秉持着这样的思路,我们于2006年年初推出了首项服务(Amazon Simple Storage,简称Amazon S3),这也标志着云的正式诞生。
除了个别特殊情况,采用云计算的优势相当显著且已得到广泛认可。对于刚刚尝试使用云服务的用户而言,关于云计算的对话通常是从成本节约开始的。大多数企业能够将要求大笔资本支出的原有模式(即将大量前期投入用于采购服务器并建立数据中心)转化为可变开销(即根据实际消费量付费),这也成为云计算的核心吸引力所在。更重要的是,AWS客户的可变费用往往远低于本地采购投入,这是因为AWS拥有可观的整体规模,因此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低的资源使用价格(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已经先后60多次下调了服务价格)。此外,您将在云环境中获得真正的弹性。具体而言,大家无须支付峰值水平的费用,这将在通常流量场景下显著减少资金浪费。在云环境的支持下,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资源,在需要时进行无缝扩展,并在需求下降时缩减资源以控制成本支出。
虽然成本节约非常重要,但真正促使大多数企业转向云端的核心原因,主要体现在速度与敏捷性方面。这种敏捷性不仅仅是允许用户在数分钟内获得一台云端服务器(传统本地部署采购周期往往需要10~18周),而是当用户拥有上百个云技术服务在手边可供随时选用时,把想法转化为产品与服务就变得容易得多了。大家不必构建一切底层软件,不必组织大规模计算或虚拟化集群,不必构建及调整数据库,也不用建立存储解决方案并持续管理其最佳容量。如今,在云计算的帮助下,大家能够将最稀缺的资源——软件开发人才——投入到核心业务中,即专注于将思维转化为产品。
当下,在您能够想到的各个领域,都有大量重量级客户在利用AWS支持自己的业务体系。金融服务领域有第一资本、财捷集团、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和纳斯达克:在卫生保健领域有强生、施贵宝、诺华以及默克;媒体行业有网飞、迪士尼、HBO、Turner与福克斯;在消费品领域有家乐氏、可口可乐与雀巢;制造行业则有通用电气、西门子以及飞利浦等。
除了私营企业之外,政府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各类非营利性组织也在利用云资源完成自身任务。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利用AWS传输“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后发回的图像,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则利用AWS改善每一位新加坡居民的出行体验。美国心脏协会还在AWS上构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心血管病研究平台。美国情报界亦选择AWS作为承载其关键性工作的基础设施供应商。目前,全球范围内近3000个政府机构、8000个科研院所以及22000多家非营利性组织都在享受AWS带来的便利。
目前,面向云端的迁移速度正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推进势头,而任何无视这一趋势的企业都将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为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求得生存,企业必须充分运用持续涌现的新兴技术成果。如果要对过去十年做出总结,那么唯一的结论就是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我相信,这种技术快速变化的态势将在未来20甚至30年中继续保持下去。
云计算是我们一生当中经历过的最大的技术转变。但与此同时,仍有不少企业需要支持与帮助才能完成这一转变。这也正是本书撰写的目的所在——其中包含大量先行者的实际经验,同时分享了利用云计算这一转型性技术时所应把握的核心变革与最佳实践。
在AWS担任管理职务的过程中,我所积累的许多重要经验在Stephen的书籍中都有分享。在我看来,那些对云夸夸其谈和鲜有建树者与利用云服务取得实际成功者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成功者的高层管理团队坚定地将整个组织带入云的世界。换言之,只是认同云计算的价值定位不够,光是讨论云计算的意义不够,仅仅求得部分管理者的支持也还不够,因为我们在大型组织中往往面临着一大终极阻力——惯性。为了应对这项挑战,高层管理者需要提出迁移至云端的远景,同时确保整个领导团队团结一致全力推动相关举措,进而设定出自上而下的积极的执行目标,从而推动组织更快地采取行动。此外,大家还应建立制度以追踪这项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同时避免大型组织中时常出现的搁置性否决问题。
我个人最欣赏的云实施案例源自通用电气,这家大型企业一直在云应用领域走在前面。几年之前,时任通用电气公司CIO的Jamie Miller敲定了将业务转移至云端的想法。她将员工们召集到会议室中,并表示通用电气将在接下来的30天之内将多达50款应用迁移至AWS。这旋即引发了长达45分钟的热烈讨论,员工们一致表示这绝对是个愚蠢的决定,既不可能实现,也不应该实现。Jamie认真听取了讨论内容,之后表示“我已经听到了大家的意见,但计划还是会照常推进”。通用电气公司在30天之内没能完成全部目标迁移50个应用(迁移了约40种应用),但在过程中,他们揭开了云计算的神秘面纱,建立起云安全与合规模型,并获得了保障未来成功的源动力。凭借着由此衍生出的迁移思路,通用电气迄今已经将数千款应用迁移至AWS中。
我们还发现各类团队有必要对其应用资产的重要性进行整体思考分析,而非面面俱到一蹴而就。我们的大部分企业客户都对自有应用进行了细分:哪些最易于迁移至云端,哪些存在一定难度,而哪些最难迁移。此外,客户还将应用划分为能够直接迁移至云端以及需要进行重构这两种类别。在这方面工作中,我们观察到一种常见错误是:很多企业因无法弄清该如何迁移每款应用而陷入瘫痪无法行动。事实上,大家不妨首先处理那些很多易于迁移的应用,从而快速享受之前提到的云优势。而由此积累起的早期经验,有助于各位摸索出迁移高难度应用的可行路径。
类似的内容我还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建议大家认真读读Stephen的这本论著,其中对这类经验体会作出了深入阐述。
世界正在快速发展。很明显,没人希望长期徘徊落后于竞争对手(某些对手甚至还在孵化中)两到三年的位置。希望本书能够为您带来行动的动力,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指导,帮助您结合客户需求进行创新,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业务体系,最终使您的企业成为士气高昂且充满活力的创造者乐园。
各位,我们启程吧!
Andy Jassy
Amazon Web Services,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