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山城的营建
现存运山城上摩崖题刻和正德《蓬州志》、光绪《蓬州志》等历史文献对南宋营建运山城有着详略不同的记载。归纳起来,运山城的修筑经历了余玠倡修、杨大渊扩建、张大悦完善三个阶段。
(一)余玠倡建
宋理宗端平三年丙申(1236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子阔端率领蒙古铁骑突破南宋在秦巴地区经营了百年之久的蜀口防线,沿金牛道奔袭巴蜀内地,沿途宋军重镇之沔州(今陕西略阳)、兴元(今陕西汉中)、利州(今四川广元)、隆庆(今四川剑阁)次第被破,最终攻破西南首府成都。南宋朝野由此大震,立即调集在蜀宋军和京湖宋军对深入巴蜀内地的蒙军开展堵防。但此时之蒙古志在抄掠,俘获民众,劫夺财物,仅留小股军队于利州以北地区,便引主力北还了。
在蜀口防线不可恢复的情况下,南宋开始着力在巴蜀内地重建防线,以稳住长江上游地区,确保江南半壁江山。蓬州运山城正是在重建巴蜀内地防线的进程中创建的。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宋廷选任余玠为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初以“四川宣谕使”入蜀,继而正式任命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利用蒙古内部忙于汗位争夺之机在四川构建山城防御体系,曾亲自登临运山,见“其山崇峻”,下令在此“营立砦栅”,将蓬州州治迁于其上。宋代的蓬州设置在蓬池县(今四川蓬安县茶亭乡蓬池坝),管辖蓬池、营山、仪陇、良山、伏虞五县,而运山城所在地隶属于营山县。草创时的运山城多称“云山砦”,规模不大,设施简陋,驻军不多,应该是蓬州官府组织兴建的一个战时驻守和躲避的山寨而已。运山城的初创工作就是时任知州主持完成的,不过现已无从知晓其姓名了。
(二)杨大渊扩建
运山城的扩建工作是由杨大渊主持完成的。据《元史》载:
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宪宗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宪宗命诛之,汪田哥谏止,乃免。命以其兵从,招降蓬、广安诸郡,进攻钓鱼山。
杨大渊乃宋天水军(今甘肃天水)人,与其兄杨大全、弟杨大楫应该是从蜀口防线退守巴蜀内地的宋军将领。杨大全、杨大渊深受宋朝重用。杨大全原为驻守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南)名将曹友闻麾下的一位中层将官“统制”。在“丙申之变”中,参与曹友闻抵抗阔端大军入蜀的鸡冠隘之战。“友闻遣选锋军统制杨大全、游奕军统制冯大用引本部出东菜园,击敌后队”,但此役失败,曹友闻战死,未能阻挡住蒙军的深入。杨大全率军撤到内地后升为大将“都统制”,主要负责镇守叙州(今四川宜宾),防止蒙古从云南进入川南。淳祐二年(1242年)十二月,蒙将按竺迩攻掠遂宁府(今四川遂宁)、嘉定府(今四川乐山)、泸州、叙州,企图与云南蒙军汇合。杨大全在叙州奋起抵抗,最终战死。据《宋史》载:
(淳祐二年十二月)癸亥,大元兵连攻叙州,帐前都统杨大全等水陆并进,自卯至午战十数合,殁于行伍。昭赠武节大夫、眉州防御使,官其二子承节郎。
宋朝所官二子,即杨文仲和杨文安,兄弟俩在父亲牺牲后便投靠叔父杨大渊。但另有史料证明宋朝仅官其长子文仲:
杨文安,大渊兄子。父大全,守叙州,元兵入蜀,大全战死,赠眉州防御使,谥愍忠,官其长子文仲。文安方二岁,依大渊于阆州。
由此杨氏家族同蒙古有家仇国恨,加上杨大渊又是常年征战将领,宋廷便将运山城的防御任务交付于杨大渊,运山城成为宋军在嘉陵江中游的重要堡垒。
《宋史》《元史》皆未提及杨大渊修筑运山城的事,以致不为当今宋元史研究者所知。我们在运山城的调查研究中知得运山城西门石壁原有一幅碑刻,本地人称为“蓬州移治碑”,实际上此碑刻没有标题。20世纪70年代在山顶上修建微波站时开山修路,毁掉了西门和这幅碑刻。正德《蓬州志》和光绪《蓬州志》所录碑文证实,杨大渊主持了运山城的扩建。由于原碑刻已毁,现在只能从正德《蓬州志》中赏读其文。
淳祐五年乙巳三月,奉大阃来守蓬。越明年夏,拜宸命。特该维兹山城,制置大使尚书余公躬履相视,经始创建。大渊视事之初,慨郡治弗称,于是拓公宇,建丽谯,区别民居,分画市井,增筑城壁,凿开四水池。自东至南门,西至北门,宏创敌楼,辅以更楼,凡五十余座。明年,筑大蓬坎之基,三敌楼雄架其上。又明年,改辟东门,悬峭千尺,环城壮势具矣。载念文事当修,亟起郡学,立孔庙,寺观、神祠,咸鼎新之。是役也,皆本郡人上下一力,毫发靡劳于民。期无负任使责成之意,因纪颠末,以诏无穷云。淳祐十一年七月杨大渊书。
这是迄今仅见的杨大渊留下的文字。正德《蓬州志》是以介绍运山城角度而录其文字。明末清初,巴蜀先后陷入张献忠屠四川、李自成争川北、姚黄抢劫渠江流域、清军入蜀、吴三桂叛乱等战乱之中,历史文献大多焚毁无存。因而,光绪间年再修《蓬州志》时,编修者没有见到流传江浙的正德《蓬州志》,便直接从摩崖碑上抄录其文,虽然所抄录的碑文已有不少字因年久损毁而无法识读,但文末所署为“淳祐十一年辛亥□□东路马步军副总管知蓬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节制屯戍军马兼制□杨大渊书”,透露了两条十分重要的信息:
第一,杨大渊大规模扩建运山城时的身份和职责。其身份是“利州东路马步军副总管、知蓬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节制屯戍军马”。南宋“川峡四路”(简称四川)中只有利州路分东西两路。据此可知,所缺二字为“利州”。其职责已是集政治、军政和民事于一身,这是宋末战时体制的直接体现。这在嘉靖《四川总志》关于杨大渊的一条记载中得到了佐证,杨大渊“慈惠有谋略,徙城保障之功为多,以蓬州知州擢利州东路马步军副总管”。
第二,杨大渊上任蓬州运山城的时间明确为淳祐五年(1245年)三月。杨大渊上任后认为运山城设施简陋,与一个州的治所不相称,于是增筑公宇、民居、城壁、水池、敌楼、郡学、庙宇等防御、生活、教育设施。到十一年(1251年),山城扩建完工,刻石为记。另据现存于运山城东门附近石刻,“宝祐甲寅秋八月今制使西清蒲公檄三泉张侯大悦摄蓬郡”,即宝祐二年(1254年)张大悦接替杨大渊驻守运山城。如此,杨大渊镇守蓬州运山城达十年之久。
(三)张大悦完善
运山城的完善工作是由张大悦主持完成的。《宋史》和《元史》皆无传。康熙《顺庆府志》将其列入“流寓”,其传曰:“张大悦,宝鸡人。大定初,寓蓬。倡义保障乡闾,后封咸安郡侯。”这个小传除封咸安郡侯外,没有一条信息是正确的。张大悦是三泉(今陕西宁强)人,而不是宝鸡人,“宝祐纪功碑”明确说“三泉张侯大悦”。“大定”乃金宣宗的年号,且不说用金朝年号纪宋元人事失当,仅时间而论,张大悦镇守运山城时金朝已灭亡二十余年了,距大定初更是40年了。“寓蓬”更是凭空杜撰,张大悦是随蜀口防线内撤的宋军中层军官,当时能够受命摄郡当系“统制”“总管”以上军官,张大悦在淳祐十一年(1251年)于巴州平梁城完工时署名正是“路钤”。非“倡义保障乡闾”,而是授命镇守蓬州。据“宝祐纪功碑”,其摄守蓬州乃四川制置使蒲择之之命,不久因利州东路转运使施择善保荐而正授知州兼运山城驻军主将。
唯正德《蓬州志》列入名宦,妥切得体,其《张大悦传》亦基本属实。
张大悦,风翔宝鸡人。宋宝祐间守蓬。元中统中,官至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右副都元帅,封咸安郡侯,枢密副使。商挺撰写墓碑称:“蓬之俗少商贾,多文士,务农力田,公能安之而不废也。”卒,葬于蓬。
张大悦镇守运山城,积极备战,依靠天险,严阵以待,但最终被蒙古大军逼迫投降。其副都元帅、枢密副使、咸安郡侯皆系蒙(元)授予的官职和爵位。不过,张大悦及其子德润长期治理蓬州,对于恢复蓬州的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以及重建儒学教育机构都是有功可录的。
宝祐二年(1254年)张大悦接替杨大渊镇守运山城,而杨大渊升任金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司都统制兼知阆州,移驻阆州大获城(今四川苍溪王渡镇大获村)。宝祐三年(1255年),一支蒙军对运山城东门进行攻扰,逗留旬日乃去。张大悦由此意识到东门需要加强防御设施建设,在全城军民的努力下,耗时三月,在东门一带“凿崖通道,辟重门,拓旧址而崇之,架楼橹其上”,也就是打造防御通道,开辟新的城门,拓展基址,修建高大的城楼,并完善了东门一带城墙。从而,使运山城的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