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北京市传统文化资源条件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是北京的魅力之源。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900年的建都史积淀了深厚且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北京文化包罗万象,包括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手工艺,以及运河文化、长城文化、西山永定河文化等。

(一)民俗文化

“民俗”通常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北京有着50多万年的人类活动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有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各个民族在此聚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风尚习俗,包括逢年过节的庆祝仪式、生活方式、婚丧嫁娶习俗等。北京市民俗文化总量大,有313项;分布广泛,各区县均有涉及(3)

年俗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春节在北京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比如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初一到初五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初五家家户户包饺子,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是过完了春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说起北京的民俗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天桥,天桥地区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历史上一度极为繁华,清末民初的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写下了“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诗句。这里是最能体现京城民俗的地方,有各种京味小吃,有文活、武活“八大怪”表演:拉洋片、说书、口技、硬气功……。随着时代的变迁,天桥地区的繁华已不在,天桥文化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将天桥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下去,北京建设了天桥演艺区,天桥演艺区总占地面积2.07平方公里,现已汇聚了中央芭蕾舞团、北京杂技团、北方昆曲剧院等国内一流的表演团队,及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湖广会馆、梨园剧场等14处文艺演出场所,正着力打造天桥演艺品牌。

庙会也是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典型,既是一种集市形式,又往往结合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进行。相传起源于辽代(公元907—1125年),称为“上已春游”。北京庙会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每月定期轮流开放的庙会,如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庙、护国寺等;二是传统节年或结合佛、道两教祭祀活动按惯例开放的临时庙会,如前门的关帝庙和大钟寺、雍和宫、妙峰山、蟠桃宫、卧佛寺等;三是行业庙会。

(二)戏曲文化

在北京的艺术舞台上,有京剧、昆曲、梆子、评剧等门类的戏曲和大鼓、单弦、相声等曲艺形式。以京剧为突出代表,源自大江南北的戏曲艺术逐渐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又名平剧,亦称皮簧戏,是在北京形成后流行全国的一个剧种,享有“国剧”的盛誉。在清代初期,昆曲、京腔等地方剧种已经在北京兴起。到了清代中期,流行于江苏和安徽一带的徽腔、川陕的秦腔、江汉的楚调以及其他一些梆子戏陆续进入北京。其中,徽班与来自湖北的汉调、川陕秦腔、来自江苏昆山一带的昆曲以及一些民间曲调相互融合,经过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京剧。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进一步兴盛,受到广大京城居民和封建统治者的喜爱。

清后期,京剧“老生三杰”程长耿、余三胜、张二奎分别创立徽派、汉派、京派三个不同的风格流派。其后,如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老生新三杰”及清末民初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等等,都自成风格,标帜一家,使京剧艺术呈现出各种风格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4)

由于清代对戏曲和曲艺有限制政策,如康熙十年曾规定“京师内城永行禁止开设戏馆”等,北京大多数的戏园都建在前门大街及其附近的大栅栏、珠市口、天桥一带。因此,戏曲艺人们也都就近居住在前门外,南城渐渐成为北京梨园界的中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戏曲学校、北京京剧院等多家艺术团体也都集中在南城,延续了其作为北京戏曲、曲艺尤其是京剧艺术中心的地位(5)

(三)建筑文化

城市的建筑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真实、直观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数量庞大的珍贵文物,而古建筑无疑是这个城市最有价值的不动产。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明清皇家陵寝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此外,还有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学堂等6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天坛、十三陵,这些巍峨富丽的皇家建筑,散发着昔日皇家的威仪。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理念。故宫在建筑布局上,突出中轴线,遵循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理念,按照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建造,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的制度;大清门到太和门间五座门附会“五门”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儒家的礼制,反映了皇权至上的伦理观念。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中国传统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天坛是中国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27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是祈年殿、皇穹宇、圆丘。圆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作为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礼制建筑的皇家祭坛,北京天坛承载着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意蕴,凝固着古人对“天”的崇拜和敬重,以及“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天命人从”“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北京天坛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是:北京天坛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十三陵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十三陵的建筑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学家李约瑟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胡同和四合院则传达着一份老百姓的平和、豁达、真诚和热情。四合院是北京古代遗存庭院式住宅的代表,享誉中外,在华夏诸多住宅建筑中堪称典范。元朝定都北京(改名为大都)后,开始大规模建设北京城,四合院也由此开始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历经沧桑并不断被发展完善,它见证了北京城几百年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四合院采用传统木构架双坡瓦屋面,典型布局是在南北向主轴线上建坐北朝南的正房,前面建东西厢房和与正房相对的南房(倒座),以房屋后墙及院墙围成封闭的宅院。北京四合院的房屋和庭院形成明确的主仆、正偏、内外的关系,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以建筑的秩序来展示了伦理的秩序。整个四合院格局形成了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礼的物化形式。这种伦理教化功能与当时的安居适用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介于宫殿与四合院之间的王府宅门,以及为数众多的城垣、街巷、水道、沟渠、坛庙、祠宇、寺观、牌楼等也无不透射出中华民族文化与北京地方文化的意蕴。

北京是名人荟萃之地,名人故居也是北京传统建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纪念性建筑,名人故居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载体。其建筑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也是各个时期不同建筑风貌的重要遗存。

(四)手工艺文化

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近千年文化艺术的精髓体现,显示着中华民族的卓绝智慧和深厚的文明底蕴。北京建都后,每个朝代都要从全国各地招募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到京城为皇宫服务。这使得各地的手工艺尖子汇聚一处,技艺融会贯通,各种技术日臻成熟,许多技法发展到了顶峰,北京拥有了一支在全国同行业中技艺最为高超的工匠;也使得皇宫的工艺美术品在造型、纹样、色彩等方面摆脱了地方局限,形成了高雅华贵、精巧绝伦、独一无二的宫廷风格(6)

北京传统手工艺最鼎盛时期有60多个门类、上百个品种、上万个花色。最为著名的是被誉为“燕京八绝”的玉器、景泰蓝、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宫绣。其他民间工艺更是俯拾即是:鼻烟壶、毛猴、泥塑、根雕、蛋雕、绢人、年画、剪纸等,其中许多作品在海内外展出、获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并被国外友人视作珍品收藏。

京城玉器历史悠久,元代时已有专门制作玉器的玉工司。据说元代初期有道士邱处机在大都民间传授琢玉技术,这一说法以碑记形式铭刻在白云观玉器业公会善缘碑上,至今,北京琢玉匠师仍以邱处机为祖师。京城玉器讲究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巧用俏色,素有“工精料实”的信誉。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年),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到现代,虽然景泰蓝的工艺品已是各种色彩具备,但仍然沿用“景泰蓝”的习惯称谓。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和烧瓷的传统技术,又吸收了传统绘画和雕刻的技法,制成的工艺品具有浑厚凝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

北京象牙雕刻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明朝以来特别盛行。到了清朝,牙雕多是由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北京牙雕题材广泛、工艺精湛、富丽堂皇、精致考究。

北京雕漆是我国漆文化历史中一种杰出的工艺,由于颜色的不同也称为剔红、剔黑、剔彩、剔犀。据史料记载,北京雕漆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雕漆作品具有胎薄体轻、纹饰华美、坚固耐用等特点。

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年历史。金漆镶嵌,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运用镶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罩漆等装饰技法。北京金漆镶嵌从师传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艺术,形成了古朴典雅、端庄华贵、富丽堂皇、品类繁多的皇家风范。

花丝镶嵌包含两种工艺:花丝是用金、银做原料,拔成细丝,编结成型;镶嵌即把各种珍珠宝石装饰在花丝织品上。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花丝镶嵌以北京最精,北京的花丝镶嵌具有明显的宫廷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做工精细、造型新颖优美,多饰以吉祥纹样和传统民族图案,在行业内和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手工织毯制作工艺考究,图案丰富多彩,因为过去曾是皇宫专用的御用品,所以又叫宫毯。北京织毯有地毯、壁毯、卧毯等多个品种,原材料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北京宫毯以传统图案著称,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等,图案讲究纹样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

京绣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契丹国志》中记载,当时的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自元朝定都北京后,出现了主要用于贡奉皇家宫廷服饰、装饰用的绣品,各地绣工逐渐云集京城。由于其代表性的作品多用于宫廷,又被称为“宫绣”。京绣融合了全国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又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而独树一帜,曾和现在“四大名绣”中的“苏、湘、顾”并称为“四大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北京传统手工艺几乎全部面临失传,有些已经彻底失传。如何保护好这些手工技艺,使其传承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饮食文化

北京作为历史名城,饮食文化的历史同样悠久。千百年来,各民族的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也就把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融入了北京的生活当中去。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融汇,北京吸收了各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饮食文化。目前,北京的餐饮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有展示北京地方特色菜的京城老字号、风味小吃,又有汇集了国内外特色的精华美食。

“北京菜”由地方菜、清真菜、宫廷菜、官府菜等融合而成,口味浓厚清鳟,质感多样,菜品繁多。地方菜中山东菜对北京菜影响深刻,民国初年北京的“八大楼”都是山东菜,主厨均出自山东福山与荣城;清真菜在北京菜中有重要的位置,如“烤肉”“涮羊肉”等;宫廷菜选料珍贵,调味细腻,在京菜中地位显著;谭家菜是官府菜中的代表,讲究原汁原味,咸甜适中。

“满汉全席”是一种民族特色浓郁的巨型宴席,它既带有宫廷菜肴的特色,又展示了地方风味之精华,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堪称北京饮食文化乃至中国饮食文化之最。在满汉全席中,烧烤、火锅、涮锅等特殊风味满族菜点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而汉族烹调的扒、炸、炒、熘、烧等绝活更是样样俱全。

以北京“填鸭”制成的烤鸭也是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北京烤鸭做工考究、制作复杂,是清朝时期的宫廷名菜。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是北京的烤鸭两大流派,分别以“全聚德”和“便宜坊”为代表。北京烤鸭有着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北京小吃,历史悠久。史书上自周代起便有记载。先秦古籍《周礼天官》中“羞笾之食,糗饵粉糍”,指的便是粉、糕类的小吃。汉代时,小吃品种逐渐增多。唐宋两代,经济繁荣,小吃品种愈加琳琅满目。至元、明两代,应时应典,寓情于小吃,已成习俗,少数民族小吃也逐渐加入其中。到了清代,各色各样、五花八门的民间小吃、宫廷小吃和民族小吃相互交融。北京小吃有名的老字号有月盛斋、爆肚冯、羊头马等等。现在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当属护国寺和隆福寺两家。

在北京饮食文化中,最丰富多彩、影响至深至大的要数北京市井饮食。这些市井饮食既包括各种各样饭馆堂庄的精致大菜,又包括街头巷尾小铺食摊的吃食,内容十分丰富。在曹禺先生的话剧《北京人》中,一位好吃、会吃,到最好的地方吃的北京人方泰有一段长长的台词:“正阳楼的涮羊肉,便宜坊的焖炉鸭,同和居的烤馒头,东兴楼的乌鱼蛋,致美斋的烩鸭条,灶温的烂肉面,穆柯寨的炒疙瘩,金家楼的汤爆肚,都一处的炸三角,以至于月盛斋的酱羊肉,六必居的酱菜,王致和的臭豆腐,信源斋的酸梅汤,二庙堂的合碗酪,恩德元的包子,砂锅居的白肉,杏花村的花雕”,一口气报出了不少至今仍然为广大群众熟悉和喜爱的北京城风味饮食。

(六)宗教文化

多元宗教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观神庙、社稷祭坛和多种宗教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文化遗产和宗教符号。北京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地位突出。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从东晋十六国时起,传入北京地区。作为五朝帝都的北京,先后有34位皇帝,由于政治与信仰的需要,历代帝王大多尊崇佛教,在北京城敕建的寺庙比比皆是。道教自东汉产生后就开始在北京流传,地处幽州的北京是太平道活动的主要地域。到北魏时期,道教被作为国教。至明清时期,道教在北京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基督教从唐朝至清朝三度传入中国,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鸦片战争后,靠着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才开始广泛传播。伊斯兰教从唐高宗时期传入中国,宋辽时期传入北京。元明清时期,北京伊斯兰教文化体系逐渐形成。

从元代建都北京开始,多种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在北京一座城市里共处。经明、清两代营建,北京城不仅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多种宗教的仪典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的会址,除中国基督教两会外,都设在北京,各大宗教在北京都建有自己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院校,传承各自的宗教文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北京都有数量众多的信众和活动场所。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北京历史遗产中宗教建筑群数量最多,占北京文化古迹总数的25%。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北京有42处,其中宗教文化类的有18处,占总数的43%。在这些文化遗产中,保留了大量的宗教建筑以及与宗教有关的佛像、墓、碑、石刻、经书、典籍等精品,具有很高的考古、艺术和观赏价值。比如,雍和宫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内藏古文物种类繁多,如御笔御碑、铜狮铜炉、鬼神佛像、壁画雕塑等等,紫檀木雕刻的罗汉山、白檀木雕刻的弥勒大佛和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旃檀佛龛,被誉为雍和宫内的木雕“三绝”;云居寺的石经山藏经洞及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九个藏经洞珍藏着浩瀚的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三绝,为世界罕见,寺中还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白云观内收藏有丰富的道教文物,明版《正统道臧》、唐代石刻老子像和石刻《松雪道德经》是稀世的道教艺术珍品;伊斯兰教著名的牛街礼拜寺本身就是一座文化的宝藏,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康熙年间好几件珍贵的文物(7)

北京各种宗教庆典和法事活动也非常多,长年不断,尤其是每年春节前后各种宗教和民俗活动丰富,如雍和宫每年在农历正月三十日(小建则为二十九)举行演鬼;二月初一日早晨打鬼。“打鬼”一语,是汉地民间的俗称,喇嘛称为“部勺”,又叫“跳布扎”。“跳布扎”是利用宗教的大型乐舞剧,向异教徒大示威,所以演出时要做出种种愤怒可怖的表情,使邪魔外道慑服。北京庙会也非常多,如白云观每年春节都举办庙会,庙会中“摸石猴”“打金钱眼”等活动非常有民俗情趣。雍和宫庙会则以独特的藏族风情而著称。开斋节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开斋节全市各清真寺都会举办开斋节礼拜等特色活动。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每年牛街开斋节的聚礼活动会吸引众多海内外的穆斯林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