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
财务管理工作是指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过程与一般流程。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总体上可划分为五个基本环节,即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财务决策在这些环节中处于关键地位。五个环节相互联系,周而复始,形成财务管理的循环系统。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financial forecasting)是指利用企业过去的财务活动资料,结合市场变动情况,为把握未来和明确前进方向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计和测量,是财务决策的必要前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测算企业财务活动的数据指标,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算企业财务收支变动情况,确定企业未来的经营目标;通过测算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提供依据。财务预测的内容一般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成本费用预测、销售收入预测、利润总额与分配预测以及有关长短期投资额预测等。
财务预测的一般程序如下。
(1)明确预测目标 财务预测的目标亦即财务预测的对象和目的。预测目标不同,则预测资料的搜集、预测模型的建立、预测方法的选择以及预测结果的表现方式等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根据管理决策的需要,明确预测的具体对象和目的,如目标利润、资金需要量、现金流量等,从而规定预测的范围。
(2)搜集整理资料 根据预测对象的目的,要广泛搜集与预测目标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资料、财务和生产技术资料、计划和统计资料等。对所搜集的资料除进行可靠性、完整性和典型性的检查外,还必须进行归类、汇总、调整等加工处理,使资料符合预测的需要。
(3)建立预测模型 按照预测的对象,找出影响预测对象的一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对预测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水平进行定量描述,以此获得预测结果。常见的财务预测模型有因果关系预测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及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等。
(4)实施财务预测 将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利用财务预测模型,选取适当的预测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预测结果。
近年来,由于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预测方法的发展也很快,据国外统计,已达130多种。企业财务管理中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大类。定性预测方法是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职人员,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各自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初步预测意见,然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如座谈会、讨论会、咨询调查、征求意见等)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定量预测方法主要依据历史和现实的资料,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预测。以上两类预测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进行预测时,应当将它们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以便提高预测的质量。
二、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financial decision)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财务目标的总要求,运用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同时,财务决策又是财务预算的前提,是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的基础。
财务决策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和其他决策。筹资决策主要解决如何以最小的资本成本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并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包括确定筹资渠道和方式、筹资数量与时间、筹资结构比例关系等;投资决策主要解决投资对象、投资数量、投资时间、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的优化选择问题;利润分配决策在股份公司也称为股利决策,主要解决股利的合理分配问题,包括确定股利支付比率、支付时间、支付数额等;其他决策包括企业兼并与收购决策、企业破产与重整决策等等。
财务决策的主要程序如下。
(1)确定决策目标 由于各种不同的决策目标所需的决策分析资料不同,所采取的决策依据也不同,因此,只有明确决策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各个阶段的决策分析工作。
(2)提出备选方案 以确定的财务目标为主,考虑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结合企业内外有关财务和业务活动资料以及调查研究材料,提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选择最优方案 备选方案提出后,根据决策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分析、评价各种方案的经济效益,综合权衡后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financial budget)是用货币计量的方式将财务决策目标所涉及的经济资源进行配置,以计划的形式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财务预算位居财务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是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来编制的,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和系统化,是控制和分析财务活动的依据。企业编制的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财务预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 根据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与所确定经营目标有关的各种因素,按照总体经济效益的原则,确定主要的预算指标。
(2)协调财务能力,组织综合平衡 合理安排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之与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相适应,使资金运用同资金来源平衡、财务收入与财务支出平衡。
(3)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 以经营目标为中心,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并检查各项有关的预算指标是否密切衔接、协调平衡。
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特种决策预算是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的预算,又称为资本支出预算,主要是针对企业长期投资决策编制的预算,如厂房扩建预算、购建固定资产预算等;日常业务预算是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生产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财务预算是企业在计划期内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也称为总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四、财务控制
财务预算的执行要依靠财务控制。财务控制(financial control)就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预算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它是财务管理人员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完成财务预算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是落实计划、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在企业经济控制系统中,财务控制是一种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最强的控制,也是财务管理经常进行的工作。
财务控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控制内容、控制方式和控制方法:第一,按控制的时间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第二,按控制的依据分为预算控制和制度控制;第三,按控制的手段分为绝对数控制和相对数控制。
实行财务控制是落实预算任务、保证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一般而言,财务控制需实施如下步骤。
(1)确定控制目标 财务控制目标一般可以按财务预算指标确定,对于一些综合性的财务控制目标应当按照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分解,使之能够成为可以具体掌握的可控目标。
(2)建立控制系统 即按照责任制度的要求,落实财务控制目标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形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纵横交错的控制组织。
(3)信息传递与反馈 这是一个双向流动的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够自下而上反馈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也能够自上而下地传递调整财务预算偏差的要求。
(4)纠正实际偏差 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实际脱离计划的情况,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以保证财务计划的完成。
五、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前景进行评价和剖析的一项业务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分析计划期内财务预算完成情况以及财务指标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且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编制预算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分析的内容可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方法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等。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分析方法,组成财务分析方法体系。
财务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占有资料,掌握信息 开展财务分析首先应充分占有有关资料和信息。财务分析所用的资料通常包括财务预算等计划资料、本期财务报表等实际资料、财务历史资料以及市场调查资料。
(2)指标对比,揭露矛盾 对比分析是揭露矛盾、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财务分析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评价企业业绩,发现问题,找出差异。
(3)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因素,有生产技术方面的,也有生产组织方面的;有经济管理方面的,也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找出影响财务指标的主要因素,以便分清责任,抓住关键。
(4)提出措施,改进工作 要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出各种财务活动之间以及财务活动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提出改进措施。提出的措施应当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并通过改进措施的落实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