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任务四 财务管理的环境

财务管理的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条件。通过环境分析,提高企业财务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按其存在的空间,可分为内部财务环境和外部财务环境。内部财务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者的素质等四个方面。由于内部财务环境存在于企业内部,是企业可以从总体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施加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外部财务环境由于存在于企业外部,它们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无论是有形的硬环境还是无形的软环境,企业都难以控制和改变,更多的是适应和因势利导。因此,本任务主要介绍外部财务环境。影响企业外部财务环境的有各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等因素。

一、法律环境

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法律规范范围内进行的。一方面,法律提出了企业从事一切经济业务所必须遵守的规范,从而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法律也为企业合法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提供了保护。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企业组织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所适用的法律不同。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各国均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这三类企业的行为。在我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因此,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熟悉其企业组织形式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

2.税收法规

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规规范。支付税金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有重要影响。企业都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收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筹划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而不允许在纳税行为中发生偷税漏税。精通税收法律关系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要意义。与企业相关的税种主要有以下5种。

(1)所得税类 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3)资源税类 包括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4)财产税类 包括财产税。

(5)行为税类 包括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

3.财务法规

企业财务法规制度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法令文件。我国目前的财务管理法规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企业财务通则》是各类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实施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2006年年底,我国财政部对《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修订,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4.其他法规

从整体上来说,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筹资活动中,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了筹资的最低规模和结构,如《公司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规定了筹资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程序,如《公司法》就对公司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条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在投资活动中,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了投资的方式和条件,如《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可以用货币资金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规定了投资的基本程序、投资方向和投资者的出资期限及违约责任,如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必须按照《证券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所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企业投资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分配活动中,国家通过法律如《税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及《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了企业成本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企业应缴纳的税种及计算方法,利润分配的前提条件和利润分配的去向、一般程序及重大比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也会引起财务安排的变动或者说在财务活动中必须予以考虑。

企业财务人员要熟悉以上法律规范,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履行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二、经济环境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微观管理活动,与其所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1.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管理体制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组织、管理、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分为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两类。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是指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的企业体制及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所有者的关系。宏观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主体、财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等方面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相一致。微观经济管理体制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与宏观经济体制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2.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一般指从各个角度考察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构成,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经济结构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一方面,产业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财务管理的性质,不同产业所要求的资金规模或投资规模不同,不同产业所要求的资本结构也不一样。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要求财务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否则企业日常财务运作艰难,财务目标难以实现。

3.经济周期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呈长期的快速增长之势,而是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当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时期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市场需求旺盛,销售额大幅度上升。企业为扩大生产,需要增加投资,与此相适应,则需筹集大量的资金以满足投资扩张的需要。当经济发展处于衰退时期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下降,投资锐减,资金时而紧缺、时而闲置,财务运作出现较大困难。

4.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并正在进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体制、外贸体制、计划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财务活动的运行。如金融政策中的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的预期收益;财税政策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和投资项目的选择等;价格政策会影响资金的投向和投资的回收期及预期收益;会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前预测、决策及事后评价产生影响等。

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投入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大大超过流通的实际需要量,因此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通货膨胀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资金占用额迅速增加;利率上升,企业筹资成本加大;证券价格下跌,筹资难度增加;利润虚增,资金流失等。为避免通货膨胀给企业造成极大损失,实现期望的报酬率,财务人员必须对通货膨胀有所预测,采取加强收入和成本的管理,并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减少损失,如提前购买设备和存货、买进现货而卖出期货等。

三、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企业总是需要资金以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而资金的取得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从金融市场取得。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利率高低等都会影响企业资金的筹集和投放。因此,金融市场环境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熟悉和利用金融市场环境是搞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金融环境的作用

具体地说,金融市场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企业筹资的场所,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规定在金融市场提供的多种筹资渠道中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和筹资途径。另外,在筹资活动中,利率、证券价格和证券指数等金融市场参数变动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成本和风险,因此,企业财务部门应做好分析预测,采取措施规避成本上升和风险增长的可能。

2.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的场所,它提供了多种投资工具和方式,使企业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达到承担风险适中和获利高的目的。另外,在企业投资活动中,利率、证券价格和证券指数等金融市场参数的变动会对企业的投资方向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对企业分配决策的影响

金融市场筹资的难易程度和金融市场投资的机会多少将会影响企业的分配政策。当市场利率上升、证券市场价格和证券指数低迷时,会使得企业筹资困难,如果在未来又有良好的投资计划,就要采取较低的股利支付比率,保留大量的留存收益以满足资金的需要;反之亦然。

(二)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是经营货币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和买卖黄金、外汇等金融商品的场所,是与商品市场并列的一种市场。在金融市场上,资金是被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交易的。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市场,如银行、证券交易所等;也可以是无形市场,即通过现代通信网络进行交易。金融市场由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等基本要素构成。

1.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

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金融交易的市场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金融市场主体可以分为筹资者、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筹资者一般是企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金融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如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可以是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其主要目的是将闲置的资金使用权转让给资金需求者,以获得一定利息或红利收益。金融机构既是金融市场的筹资者、投资者,又是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可见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通常是政府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等,它保证金融市场正常运行,依法对金融市场的其他参与者进行监督,并通过有关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或者行政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节,稳定金融市场。

银行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和储蓄等金融业务及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用中介、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提供信用工具和充当国民经济的调控手段。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3种。

(1)中央银行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它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管理国库。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维护支付和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代理国库和其他与政府有关的金融业务;代表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2)政策性银行 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以政府财政拨款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主要资金来源。目前,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银行。

(3)商业银行 是以经营存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5种。

(1)保险公司 是将投保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当被保险者发生保险条款所列事项时进行赔偿的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保险业务,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人身保险等。保险公司从投保者那里集中了大量的资金,可以用于各种投资活动,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被严格限制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投资基金范围内。

(2)证券机构 是指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

(3)信托投资公司 是以受托人的身份代人理财,其主要业务有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以及投资等。

(4)财务公司 是由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入股,向社会募集中长期资金的金融机构。

(5)金融租赁公司 是办理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组织,其主要业务有动产和不动产的租赁、转租赁和回租租赁等。

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指金融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的标的物,是市场的客体。在金融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的就是货币资金。无论是银行的存贷款,还是证券市场上的证券交易,实际上都是货币资金的转移。资金需求者希望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而资金供给者则希望通过金融市场投资来获得投资收益。但是,与商品市场上交易商品不同的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只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3.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

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或称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交易时所使用的信用工具,是交易对象的载体。有了金融工具,资金交易双方的融通资金活动就更加方便和快捷,同时,金融工具作为合法的信用凭证,使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者产权关系更加清晰,并能得到法律的保护。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各种商业票据、可转让定期存单、股票、债券、期货合约、期权合约等。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双方就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资金融通的。筹资者可以利用金融工具筹集到所需资金,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这些金融工具进行投资活动。

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征。

(1)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地、不受损失地转变为现金的能力。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对于资金供需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金融工具的持有人来说,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相当于现金,当持有者需要现金时,能够很容易地将其转变为现金。通常,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应具备变现迅速、易被投资者接受、交易费用低和市场价值较稳定等特点。

(2)风险性 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前者是指证券的发行人由于经营状况恶化、破产等原因而导致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不能得到偿还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波动可能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3)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投资者购买金融工具获得收益的大小。

金融工具的上述三个特性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流动性与风险性和收益性成反比关系,风险性与收益性成正比关系。即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风险越小,收益也越低,而收益越高的金融工具,其风险也越大。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融资期限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主要包括短期存贷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等。在货币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主要是短期金融工具,最短的可能只有1天,长的可能是几个月,但最长不超过1年。在我国货币市场中最活跃的是同业拆借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主要包括长期存贷款市场、长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主要是长期金融工具,其期限都在1年以上。在我国,长期存贷款市场的发展基本上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而证券市场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2.按交割的时间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是指金融工具买卖成交后,当场或几天内买方付款、卖方交出证券的交易市场。期货市场是指按一定价格订约成交,交易双方在某一约定时间以后进行清算和交割的交易市场。

3.按证券发行或交易的程序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指新发行证券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或交易市场,是指进行证券买卖和转让的交易市场。我国证券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分别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初级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新货市场”,而次级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旧货市场”。

4.按交易对象分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资金市场是指进行资金借贷的市场,包括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货币市场和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它是设置在各国主要金融中心,由外汇供需双方及外汇交易的中介机构组成的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外汇市场有伦敦、纽约、东京、苏黎世、新加坡、法兰克福和中国香港等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黄金市场是专门经营黄金买卖的金融市场。黄金作为世界货币,成为人们投资和资金融通的重要媒介之一,也是各国国际储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金市场交易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其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各国的官方机构、金融机构、经纪商、企业和私人等。目前,世界上著名的黄金市场有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和香港。

5.按地理区域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活动的范围以一国为限,不涉及其他国家,只限于本国居民或企业参与的金融市场,如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国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活动范围超越国界的金融市场,其范围可以是整个世界,也可以是某一个地区。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国际金融市场。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延伸,即从纯粹本国居民之间的金融业务发展到也能经营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金融业务而又接受当地政府法令管辖的金融市场。离岸国际金融市场是一种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非居民交易为业务主体,故亦称境外市场;二是基本不受市场所在国金融法规和税制的限制。欧洲货币市场就是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典型代表。

(四)利息率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指标。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在金融市场上,资金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以利率为价格标准的融资实际上是资源通过利率实行再分配。因此,利率在资金分配及企业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1.利率的类型

利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银行储蓄存款利息率、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利率、法定利率等等。通常利率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①按照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利率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准利率又称基本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如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都属于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在利率变动中起决定作用,其他利率要随基准利率的变动而变动。所以,了解利率的变动趋势应当主要了解基准利率的变动情况。

套算利率是指在基准利率确定之后,各金融机构根据基准利率和借贷款项的特点而换算出的利率。一般来说,风险较大的贷款项目套算利率确定得要高一些;反之,风险较小的贷款项目,套算利率确定得低一些。例如,某金融机构规定,贷款AAA级、AA级、A经企业的利率,应分别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5%、1%、1.5%,加总计算所得的利率就是套算利率。

②按照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这种利率在整个借贷期内都是不需要调整的。所以,对借贷双方准确地计算成本与收益都十分方便。但是,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实行固定利率对债权人,尤其是对于贷放长期款项的债权人,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借贷都开始采用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可以调整的利率。根据借贷双方的协定,通常由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进行调整。浮动利率可以为债权人减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但是手续比较繁杂,工作量较大。因此,多用于3年以上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期限多为3年以上,长者可几十年,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一般都采用浮动利率。我国的房地产信贷期限一般都较长,最长可以达30年,这种贷款一般都采用浮动利率。

③按利率形成机制不同,分为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根据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利率一般以市场利率为主,根据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需变化,利率随之变动。

法定利率又称官方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我国的利率属于官方利率,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④按照债权人取得的报酬情况,利率可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或者是在物价变化时,扣除通货膨胀补偿后的利息率。例如,假定某年物价没有变化,企业从某金融机构借款100万元,年利息额为5万元,则实际利率就是年利率5%,而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为2%,则实际利率就是3%。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后的利息率。市场上所见到的利率几乎全是名义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物价上涨,则名义利率必然大于实际利率;反之,如果物价下跌,则名义利率必然小于实际利率。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物价不断上涨似乎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所以,通常情况下的名义利率要高于实际利率。

2.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决定因素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资金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易价格,利率是不断变动的。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平均资金利润率、借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经济周期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1)平均资金利润率 利息来自利润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利率要随平均利润率的提高而提高,随平均利润率的降低而降低。当工商企业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后,所得利润一部分以利息形式支付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使用借贷资金的代价;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的利润。显然,利率不能高于利润率,否则,企业就会因运用借入资金所生产的利润等于零或小于零而不再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此外,利息是提供贷款的债权人的收益,所以利率的最低界限是大于零,不能等于零或小于零,否则债权人不会拿出资金。至于利率究竟占利润率的多大比重,则取决于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竞争结果。

(2)借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借贷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要受到市场供求法则的制约,即作为借贷资金价格的利率要由资金的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通常情况下,借贷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要下降;反之,利率则会上升。

(3)经济周期 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对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在经济过热时,尤其是出现通货膨胀时,资金需求增加,会使利率水平上升;反之,在经济衰退时,尤其是出现通货紧缩时,利率水平会随之下降。

(4)国家经济政策 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有较大的影响。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通过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则资金供应减少,利率上升;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增加货币发行,则情况相反。

3.利率的组成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一般说来,资金的利率由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和风险附加率组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附加率

(1)纯利率 纯利率是指无风险和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例如,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国库券利率可以视为纯粹利率。纯利率的高低受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2)通货膨胀补偿率 通货膨胀补偿率是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由于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投资者的实际报酬下降,他们在把资金交给借款人时,会在纯粹利息率的水平上再加上通货膨胀补偿率,以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因此,每次发行国库券的利息率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变化而变化,它等于纯粹利息率加预期通货膨胀率。

(3)风险附加率 投资者的实际报酬除了受通货膨胀影响以外,还受投资风险的影响。投资风险越大,所要求的收益率也越高。一般而言,投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风险,所以风险附加率也就等于违约风险附加率、流动性风险附加率与期限风险附加率之和。

违约风险附加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投资者因承担这种风险而要求提高的利率。违约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利率报酬越高。债券评级实际上就是评定违约风险的大小。信用等级越低,违约风险越大,要求的利率越高。国库券因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所以国库券利率要远远低于其他债券的利率。

流动性风险附加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资产流动性不好而带来的风险,由投资者要求提高的利率。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该资产的变现能力。各种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是不同的。政府债券和大公司的股票容易被人接受,投资者可以随时出售以收回投资,变现能力很强,流动性好,因此这些有价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小,其流动性风险附加率也低。与此相反,一些小公司的债券鲜为人知,不易变现,流动性差,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流动性风险附加率作为补偿。

期限风险附加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偿债期长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例如,五年期国库券利率比三年期国库券高,两者的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相同,差别在于到期时间不同。到期时间越长,在此期间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长期债券按固定利率计息,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大。期限风险附加率是对投资者承担利率变动风险的一种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