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哪,后来呀:漫话医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 离不开鸡

鸡压倒其他肉类,成为人类肉食的主要来源有两个因素。一是发达国家的健康趋势,这些国家比如美国以往吃牛肉为主,美国的牛存栏数和生产加工能力足以保证美国人吃肉,但是近代以来,脂肪摄入太多对于健康的不良影响已经被反复证实了,美国的大众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是用白肉代替红肉。所谓白肉是鸡肉,红肉是牛肉,至于猪肉,因为脂肪含量太高,消耗量也逐渐下降。美国的鸡肉销售量不仅早就超过牛肉,而且还在持续上升。牛肉业只能靠扩大出口来维持。2014年,预计美国人均消耗鸡肉包括火鸡为99.1磅,人均消耗牛肉为53.8磅, 人均消耗猪肉为45.9磅,鸡肉消耗量占总肉类消耗量的将近一半。全面杀鸡虽然不会导致老百姓没肉吃,但其导致健康的长期后果会相当严重,甚至超过禽流感可能造成的损失。
另外一个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的食品供应问题,尤其是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饮食结构是以素食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国家的老百姓也希望能吃上肉和多吃肉,对于这些国家的政府来说,靠养牛来为民众提供足够多的肉食是很不现实的,即便靠传统的养猪也无法实现,唯一的可能是大量养殖生长期短的鸡,鸡肉成为填补肉类空缺的手段之一。此外,人口爆炸对这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传统的饮食结构是无法为多出来的人口提供食物,必须靠大规模工业化养鸡来弥补。如果全面杀鸡,这些国家一来不能保证老百姓吃肉,二来很可能出现饥荒。
鸡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些鸡的生存环境极其拥挤,养鸡厂尽可能地节省空间,让鸡一个挨着一个地挤在笼子里,更有以产蛋为目的的新型养鸡厂的鸡笼是一个摞一个,从地面一直到房顶,而且每个笼子里鸡放得过多,使得有些鸡不得不踩在其他鸡的身上。这种环境,一旦出现禽流感,会马上传播开来。
美国在禽流感暴发中幸免于难,原因是美国的养鸡厂消毒措施搞得好,同时没有和其他禽类的接触机会。禽流感之所以以亚洲为最,原因是消毒不过关,和其他禽类接触的机会多。亚洲的养鸡场特别是中小型养鸡场,和鸟、鸭、猪等动物接触的机会很多,很容易传染上禽流感。
亚洲的鸡的产量增长迅速,从1984年占全球鸡产量的23%,总数和美国相等,均为600万吨,到2004年,亚洲的鸡的产量占全球的31%,为2100万吨,超过美国的1600万吨,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鸡产量在30年内增长了8倍。正是这些地区,成为禽流感的疫源区。
在亚洲地区加强禽流感检测,一旦发现疫情马上加以控制,将出现疫情的鸡场的鸡全部杀死,是不是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禽流感了呢?
有关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认为这是现实的可行的办法,但是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其中最强劲的声音直接质疑禽流感的来源,认为并不是从野鸟而来,而是在养鸡场自己出现的。他们认为,现代化工业化养鸡才是真正的禽流感的疫原。
H5N1于1997年在中国香港出现,据调查,早在1996年就在中国内地出现,这时中国的养鸡业快速增长达到了一定水平,不仅城市,而且很多村镇都开设了养鸡场。鸡瘟,其实一直就没有断过,由于没有对其进行研究,因此也无法断定是哪一型的禽流感。
2003年开始亚洲禽流感再次出现,虽然不一定都始发于中国,却是和亚洲各国养鸡业的高度发展相一致的。
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鸡一起生活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加上亚洲本身就是人流感、禽流感的集合地,其自然和社会环境非常适于流感的暴发,因此有人认为,工业化的养鸡环境为禽流感的变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世纪之交,这种变异达到了暴发的程度。换句话说,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禽流感这个瘟疫。这种趋势是无法扭转的,因此只能尽力做好准备和防范。
从1997年香港最先出现H5N1病例,中间经过2003~2005年煞有介事的流行,十年磨剑,可是预料中的大流行一直没有出现。
大流感呀,您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2009年春天,猪流感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