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
血栓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检查是临床检验中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大多数血栓与止血检查是基于测定纤维蛋白形成时间来判断终点的,受多种因素干扰。为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应注意以下方面:
1.抗凝剂(anticoagulant)的选择
一般项目测定所用的抗凝剂是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且严格按9∶1抗凝(即9份新鲜血加1份抗凝剂)。所谓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实际上是指抗凝剂与正常血细胞比容(HCT)血液的血浆之间的比例。若患者HCT>0. 55或<0. 20时,应按Mac-Gann公式计算抗凝剂的用量。抗凝剂量(ml) =0. 185×全血量(ml)× (1-HCT)。
2.标本的采集
采血前患者通常应处于平静和空腹状态下,采血器材应用塑料制品,止血带不应扎得过紧、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采血应顺利,采至特制的2. 7ml或1. 8ml真空采血管(采血量不应超出允许范围±15%)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三次以上,并及时送检。表2-38罗列了枸橼酸钠溶液抗凝的检查项目名称,这些项目中绝大多数标本采集的要求是相同的,且采集一份标本可用于多项测定,不过带*、**的项目需单独采血。
3.标本的处理
标本的条形码应完整、抗凝血总量应符合要求、无凝块等。表2-38中大多数项目所用的是贫血小板血浆(即1200×g离心10分钟),表中带*号项目用的是富血小板血浆(120×g离心10分钟)。标本离心后有溶血、脂浊、黄疸者常影响试验结果,故对严重溶血标本应重新抽血,而重度脂浊及黄疸标本不能用光学法测定。大部分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标本在室温为22~24℃时,应尽量在2~4小时内测定完毕。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20℃以下保存;不宜在4~8℃保存,以避免凝血因子Ⅶ及血小板活化。
对于少数标本采集、处理有特殊要求者,将在各自检查的【标本要求】中予以介绍,例如血小板黏附试验、活化凝血时间的检测需用新鲜全血且不用抗凝剂,故标本采集后需立即进行检测。
表2-38 采用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检测项目名称及标本要求
续表
续表
注:*指用富血小板血浆,需单独采血并尽快送检;**指用贫血小板血浆且血用量大,也需单独采血
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包括了五个方面:血管(内皮)、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蛋白及纤溶活性检查,详见表2-39。
表2-39 血栓与止血的五个方面检查内容
续表
注:带*号的试验项目通常通过自动血凝仪完成检测
其中各凝血因子、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及纤溶系统(如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抗原性一般均采用免疫学方法,如火箭电泳法、双抗体夹心法及胶乳凝集比浊法等来检测其血浆中的含量,此类项目临床开展较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血小板黏附试验、蝰蛇毒时间测定、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素-1及组织因子测定等,由于各种不同原因也很少开展。下面主要介绍临床上常用或重要的试验项目,项目中未提及【标本要求】者,一般是指采用枸橼酸钠1∶9抗凝血。
一、出血时间测定
【测定原理】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现一般采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用出血时间测定器在前臂皮肤上造成一个“标准”的伤口后,记录血液自然流出至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即为BT。它与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血管结构和功能有关,还与皮肤厚度、皮肤弹性、凝血因子等有关。
【参考范围】
2~9分钟,女性BT通常长于男性。
【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血小板、血管等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5×109/L)、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还可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缺乏症等。
【应用评价】
BT试验操作简单,不需要采血,但测定器中的刀片对皮肤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易留下瘢痕。本试验不敏感,且受许多因素影响,所以不宜作为术前止凝血功能筛选、预测手术过程及术后出血风险评估等,当临床上怀疑患者存在血管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时才做该试验。
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分析
【测定原理】
包括含量、活性、功能及多聚体等检测。
1.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 Ag)
常用乳胶颗粒增强的免疫比浊法,通常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在标本(或标准液)中,加入包被有抗人vWF单克隆抗体的乳胶微粒子,后者与标本中的vWF: Ag结合发生凝集反应,乳胶颗粒凝集的强度与血浆vWF含量呈比例关系。结果以对照血浆的百分比表示。
2.血浆vWF活性(vWF activity,vWF: A)
用抗vWF的血小板结合位点(GpIb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包被的乳胶颗粒与标本中的vWF反应,乳胶颗粒凝集的程度与vWF活性(GpIb受体数量)成比例关系。全自动血凝仪可快速测定血浆vWF活性。结果以对照血浆的百分比表示。
3. vWF的功能检测
包括多项检测,详见表2-40。
表2-4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功能检测
4. vWF多聚体分析
用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vWF的功能多聚体,然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或western blot,将定量分析各种多聚体区带。
5.基因诊断
常用PCR和测序检测vWF基因的缺陷。
【参考范围】
vWF: Ag和vWF: A均为50%~150%; vWF: Rco、vWF: CBc、vWF: FⅧBc均为70%~150%; 1. 5g/L瑞斯托霉素的RIPA>60%;血浆vWF多聚体分析可检测到大、中、小多聚体,无异常电泳区带。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遗传性或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vWD)
vWF质或量的缺陷是导致vWD的主要原因。分为1、2、3型,2型又分为2A、2B、2M及2N四个亚型,详见第十五章第二节中的表15-2。另外,还可采用vWF: A/vWF: Ag和FⅧ: C/ vWF: Ag比值,当vWF: Ag减低,这两比值均接近1时,可诊断为1型vWD;当vWF: A/vWF: Ag比值<0. 7时,多为2型vWD。
2.血栓性疾病
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许多应激情况下,如血管病变、血栓性疾病、肾脏疾病、心绞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可导致vWF: Ag明显增加。
3.急性时相反应
vWF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大手术、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vWF: Ag可显著增加,妊娠、新生儿期也常可见vWF: Ag。
【应用评价】
vWF含量测定有多种方法,火箭免疫电泳法的敏感性较差且费时,现临床很少使用; ELISA法相对成本较低,特异性和敏感性尚可,适合大批量标本测定;如今全自动血凝仪可做免疫比浊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好,能快速测定,但费用较高。vWF: Rco、RIPA及多聚体分析是vWD的分型试验,但检测方法繁杂,难度较大,一般实验室难以常规检测。
三、网织血小板测定
【测定原理】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是新释放入血液循环的新生血小板,与成熟血小板相比体积大、蛋白合成能力强、RNA含量多。荧光染料噻唑橙(TO)能透过活细胞膜而使细胞内的RNA着色,从而利用流式细胞术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上进行检测。荧光标记的血小板百分率和强度可反映网织血小板的百分率和网织血小板内RNA的量,即网织血小板的成熟程度。
【标本要求】
采用EDTA-Na2抗凝,抗凝剂终浓度为2mg/ml全血。
【结果报告】
报告网织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IPF = (网织血小板数/总血小板数)×100%。
【参考范围】
IPF为5%~12%。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下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
【应用评价】
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网织血小板测定的敏感性高于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患者治疗过程中IPF增加先于血小板数增加,并随血小板计数上升而逐渐下降,因此IPF可作为治疗随访指标。在骨髓移植及化疗后等患者中,可作为血小板恢复的预示指标。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
【测定原理】
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 agglutination test,PAgT)分为光学比浊法和全血电阻抗法,临床上常用前者。比浊法原理为: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导剂,血小板聚集仪自动搅拌,随着聚集的发生其透光度逐渐增加,仪器自动记录透光度变化(即血小板聚集曲线),通过血小板聚集曲线可分析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曲线常有双峰,第一个峰反映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第二个峰反映了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功能。试验之前以贫血小板血浆调节的透光度为90%,富血小板血浆透光度为10%。
【标本要求】
若用比浊法检测,患者应空腹;电阻抗法检测无严格要求。
【结果报告】
根据血小板聚集曲线计算结果。按O'Brien计算法计算血小板最大聚集率、5分钟有效解聚率及坡度。下面公式中的h1为最大的聚集率距PRP基线的高度,h2为加入诱导剂后5分钟时的聚集率距PRP基线的高度,h0为PRP基线与PPP基线的高度。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参数分析见图2-24。
图2-24 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参数分析
【参考范围】
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根据具体情况及试验结果调节诱导剂的浓度。各种诱导剂所测得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11. 2μmol/L ADP: (70±17) %; 5. 4μmol/L肾上腺素: (65±20) %; 20mg/L花生四烯酸: (69±13) %; 1. 5g/L瑞斯托霉素: (67±9) %; 20mg/L胶原: (60±13) %。
【临床意义】
血小板聚集率增加见于某些易栓症等;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尿毒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
【应用评价】
本试验是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最常用试验。但该试验受影响因素较多,如标本准备、试验条件及不同实验室等变化大,不易标准化,重复性较差,且血小板数过低时本法敏感性较低。因此,该试验主要用于血小板无力症等初筛诊断,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监测及评价血栓形成倾向。
五、血小板自身抗体测定
【测定原理】
血小板自身抗体分为血小板膜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latelet 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PAIg)和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platelet-specific-autoantibodies)。PAIg又称血小板相关抗体,包括了PAIgG、PAIgM、PAIgA等,以往用ELISA方法检测,其敏感性虽高但特异性较低,故临床上已较少开展,目前多用流式细胞仪的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包括抗GPⅡb/Ⅲa、GPⅠb/Ⅸ、GPⅠa/Ⅱa、GPⅣ、GPⅤ等,常采用MAIPA或MACE法(为ELISA法)。
1.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platele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PIFT)
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常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主要用于筛查PAIg。①直接法: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的抗体,检测待检血小板上结合的PAIg;②间接法: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的抗体,检测待检血清中可以与正常血小板相结合的PAIg。若用两种不同荧光素标记抗人IgG、IgM的抗体,则可同时检测PAIgG和PAIgM。
2.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抗原捕获试验(monoclonal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MAIPA)
将正常人的血小板、待测血清分别与不同抗血小板小鼠McAb (抗GPⅠb、GP Ⅱb、GPⅢa等)一起孵育,经洗涤后裂解血小板,将血小板裂解液加入到包被有羊抗鼠Ig的微孔板中,然后再加入酶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经酶底物显色,根据标准曲线可得出待测标本的各抗体含量。如用该法检测PAIg含量,其原理与其相同。
3.改进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odified antigen capture ELISA,MACE)
是检测待检血清中的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所以不同的是用健康人血小板与待检血清一起孵育,接下来原理同MAIPA。
【标本要求】
采用67mmol/L EDTA二钠溶液抗凝剂1份与9份血液混合,充分混匀后即刻送检,标本血量至少5ml。分离出血小板或血浆进行检测。
【参考范围】
PIFT、MAIPA及MACE均为定性或半定量试验,正常人均为阴性,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本试验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的指标。PAIg阳性主要见于ITP,PAIgG加PAIgM的阳性率约为70%~90%;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有不同程度增加。GP Ⅱb/Ⅲa、GPⅠb/Ⅸ阳性也主要用于诊断ITP,并作为ITP疗效和预后评价指标。
【应用评价】
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较多,以上三者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其他还有流式微球技术、流式免疫芯片技术等。PIFT主要用于筛查PAIg,直接法与间接法同时检测,灵敏度可>90%,但特异性较低,因为血中的免疫复合物或免疫球蛋白可非特异性地与血小板结合。MAIPA或MACE主要用于检测血小板表面或血清的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特异性较高,MACE是MAIPA的改进方法,操作更为简便,但MAIPA仍是目前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最主要方法。PIFT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用MACE或MAIPA进行确诊。由于血小板不稳定,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测定。
六、血小板活化检测
血小板活化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膜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并结合凝血因子、膜糖蛋白数量及分布改变、血小板微粒形成、颗粒释放反应及花生四烯酸代谢改变等。下面简单介绍有关血小板活化的检测项目。
【测定原理】
1.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测定
均采用酶免双抗体夹心法。
2.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标志物
用流式细胞多色分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活化的GPⅡb/Ⅲa)、CD62p (GMP-140)、CD63 (溶酶体膜蛋白)等表达,可反映血小板结合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和α颗粒、溶酶体颗粒释放反应水平。
3.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血浆血栓烷B2(TXB2)、尿液去二甲基-TXB2(DM-TXB2)和11-脱氢-TXB2(11-DHTXB2),用ELISA或RIA测定。
4.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
应用血小板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术计数血浆中PMP。
【参考范围】
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颗粒释放反应功能亢进,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血小板在心肌梗死、脑梗死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在栓塞中起重要作用。在用药前、后需了解血小板功能状态及活化水平,为治疗方案、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帮助。
3.血小板功能缺陷疾病
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纤维蛋白原受体表达不增加;血小板α颗粒缺乏症患者CD62p表达和血浆β-TG、PF4浓度不增加;血小板环氧化酶或TXA2合成酶缺乏症、服用抑制环氧化酶或TXA2合成酶药物,血浆TXB2显著下降。
【应用评价】
血小板活化指标以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标志物较为常见,如纤维蛋白原受体、CD62p、CD63分别反映GPⅡb/Ⅲa活化、内容物释放的标志;由于β-TG、PF4的影响因素较多,当血小板在体外活化时可假性增加,当肾脏排泄功能异常、血小板破坏增加时,血浆β-TG、PF4也可增加。
血浆TXB2可反映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状态,当血小板体外活化后可致血浆TXB2假性增加。DM-TXB2和11-DHTXB2是体内TXB2经肝脏氧化镁或脱氢酶代谢的产物,由肾脏排出,其浓度不受体外因素或操作的影响,能准确反映体内血小板TXA2的合成情况。
七、活化凝血时间测定
【测定原理】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陶土-脑磷脂混合液(以充分激活FⅫ、Ⅺ,并为凝血反应提供催化表面),然后加入一定量离体的新鲜静脉全血并开始计时直至血液凝固,即为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
【标本要求】
标本不需抗凝,采集静脉血后立刻做,所以要求现场采血。
【参考范围】
(1. 70±0. 76)分钟。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敏感的筛选试验之一,能检出轻型血友病。
1. ACT延长
见于内源凝血系统的因子(FⅫ、Ⅺ、Ⅹ、Ⅸ、Ⅷ、Ⅴ、Ⅱ、Fg)遗传性或获得性减少、缺陷;纤溶活性增强或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等。
2. ACT缩短
见于易栓症及DIC早期。
3.监测肝素用量
ACT是监测体外循环肝素用量的较好指标之一。在肝素化后使ACT保持在450~600秒为宜,在肝素中和后ACT应小于130秒。
【应用评价】
本试验虽敏感,但凝固时间短,结果不易判断,不过现在有活化凝血时间测定仪。由于采血后需立即测定,2分钟左右可出结果,故是一种床头试验。通常用于体外循环手术时,由麻醉医师来监测肝素用量;还有用于严重创伤、产科意外等紧急情况,以监测患者凝血情况。
八、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测定原理】
在待检的PPP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 +,启动外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酶,最后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结果报告】
报告结果采用多种形式。①PT的秒数;②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rothrombin time ratio,PTR) =患者PT值/正常对照PT值;③报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口服抗凝治疗的标本必须同时报告INR,INR = PTRISI,ISI为组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
【参考范围】
不同的方法及实验室其参考值也不同,患者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INR根据抗凝治疗目的及人种而异。
【临床意义】
PT是较为敏感、简单和常用的外源性凝血系统筛选试验,也是手术前必测的常规项目之一。
1. PT延长
见于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FⅩ、Ⅶ、Ⅴ、Ⅱ、Fg)遗传性或获得性减少,获得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亢进、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病、肝素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等。
2. PT缩短
遗传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某些易栓症及DIC早期等。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的最常用指标,中国人INR在1. 8~2. 5用药较为安全和有效。
【应用评价】
组织凝血活酶是PT中最重要的试剂,其来源及制备方法不同,使各实验室之间PT测定结果差异大、可比性差,尤其影响着口服抗凝剂患者治疗效果的判断。因此,口服抗凝治疗监测的结果报告必须标准化标本、必须采用INR,使PT的结果在各实验室之间有可比性。
INR不推荐作为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虽然大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肝病的严重程度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相关,但各凝血因子的半衰期差异较大,因此,INR不能真正反映肝病的严重程度。
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对PT的结果影响较大。采血的器皿必须为洁净的塑料试管,最好使用真空采血管,避免凝血因子的活化。尽可能空腹采血,采血应顺利,避免脂浊、溶血及气泡;充分混匀抗凝,任何微小的凝块都会影响测定结果。标本的采集严格按照按1∶9抗凝(即1份枸橼酸钠∶9份全血),标本采集量太多、太少(指超过±15%)都会影响测定结果;血细胞比容(HCT)>0. 55或<0. 20时,按Mac Gann公式调整抗凝剂的量。
九、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测定原理】
在待检的PPP血浆中加入过量激活剂(白陶土),以激活因子Ⅻ和Ⅺ来启动内源凝血系统,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来提供凝血催化表面,在Ca2 +参与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参考范围】
不同的方法及实验室其参考值也不同,患者APTT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APTT是较为敏感、简单和常用的内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凝血因子Ⅷ: C水平<25%即出现异常。是手术前必测的常规项目之一。
1. APTT延长
见于内源凝血系统的因子(FⅫ、Ⅺ、Ⅹ、Ⅸ、Ⅷ、Ⅴ、Ⅱ、Fg)遗传性或获得性减少、缺陷。获得性的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亢进、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病、肝素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等。
2. APTT缩短
见于某些易栓症及DIC早期。
3.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
治疗的监测
在血浆肝素浓度为0. 1~1. 0IU/ml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应用肝素的第1~2天内,应每4~6小时监测一次,以后酌情决定每天的监测次数。治疗的安全有效范围是APTT测定值为正常对照值的1. 5~2. 5倍。
【应用评价】
APTT测定因所用试剂来源及制备的不同,均可影响测定结果。如激活剂为白陶土,则对凝血因子较为敏感,而鞣花酸则对狼疮抗凝物较为敏感。肝素治疗监测的采血时间:若为静脉注射或皮下给药,应选择在二次用药的中点或下一次用药之前;若系静脉持续滴注,则无时间限制,而且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处理并检测,以防止PF4中和肝素;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将血浆二次离心冷冻保存。APTT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见PT测定。
十、凝血酶时间测定
【测定原理】
在待检的PPP血浆中加入一定量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测定出现纤维蛋白丝的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参考范围】
不同的方法及实验室其参考值也不同,患者T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 TT延长
以DIC晚期为多见,也可见于遗传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纤溶亢进、肝脏病变、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增多、FDP增多等。
2. TT缩短
主要见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药物的影响等。
【应用评价】
对于纤维蛋白原的减低或异常,TT是最敏感的筛选试验。它是检测可凝固的纤维蛋白原,因此可提供纤维蛋白原功能和质量的信息。TT监测肝素时,应注意其与肝素浓度的线性较差,应联合APTT监测。在溶栓治疗时,可用TT作为监测指标,以控制在正常对照值的3~5倍为宜。
十一、纤维蛋白原测定
【测定原理】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筛选试验之一。分为凝血酶(Von Clauss)法和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衍生法)。
1. Von Clauss法
在稀释的血浆中加入足量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时间。凝固时间的长短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成反比。
2. PT-衍生法
当PT反应完成时,全部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此时纤维蛋白产生的浊度与Fg含量成正比,利用浊度的变化测定Fg含量。
【参考范围】
(2. 0~4. 0) g/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 Fg增多
见于感染(病毒、细菌)、恶性肿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风湿热等非特异性应急反应,老年人含量也会相对增多。
2. Fg减少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消耗性低凝期及继发纤溶亢进期、原发性纤溶亢进、严重肝脏损伤、溶栓治疗后、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等。
【应用评价】
Fg测定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Von Clauss法和PT-衍生法,Von Clauss法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此法影响因素少,线性范围广,精确性高,但纤维蛋白原的异质性、肝素及FDP等抗凝物质增多时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PT-衍生法操作简单,不需另加试剂,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时与Von Clauss法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标本脂浊、黄疸会影响测定结果,纤维蛋白原含量在异常范围时准确度差,故现提倡使用Von Clauss法测定。
十二、因子ⅩⅢ定性试验
【测定原理】
在钙离子的作用下,FⅩⅢa能使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物(SFMC)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本试验是根据SFMC可溶于5mol/L的尿素溶液或2%的单氯(碘)醋酸溶液中,交联纤维蛋白则不溶于其中来设计的。故将纤维蛋白凝块置于尿素或单氯(碘)醋酸溶液中,观察纤维蛋白凝块的溶解情况即可初步判断FⅩⅢ有否缺乏。
【参考值】
24小时内凝块不溶解。
【临床意义】
24小时内凝块溶解(尤其是2小时内溶解)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症、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应用评价】
本试验简单、可靠,是十分实用的筛选试验,但不够敏感。临床上若发现伤口愈合缓慢、渗血不断,PT和APTT正常而怀疑FⅩⅢ缺陷时,可首先选择本试验进行筛选。
十三、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测定
【测定原理】
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测定包括促凝活性及抗原性检测,抗原性一般采用火箭电泳法或ELISA法,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测定采用一期法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下面以FⅧ: C检测为例,介绍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其原理如下:用不同稀释度的正常血浆及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Ⅷ: C基质血浆混合(混合后排除了其他凝血因子的影响),测定APTT,分别得出FⅧ: C标准曲线及待检血浆凝固时间,根据标准曲线得出待检标本的FⅧ: C。其他因子活性测定原理同上,所不同的是乏因子血浆。
【参考范围】
FⅧ: C、FⅨ: C、FⅪ: C及FⅫ: C大约为50%~150%。不同的试剂、方法及仪器等,其参考值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 FⅧ: C
下降见于血友病A,根据因子活性分为重型(<1%)、中型(1%~5%)及轻型(5%~40%) ;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FⅧ: C抑制物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FⅧ: C增加见于易栓症、严重肝脏疾病等。
2. FⅨ: C
下降见于血友病B (分型方法同血友病A)、FⅨ: C抑制物存在、维生素K缺乏、口服华法林、误食毒鼠药、严重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使用肝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FⅨ: C增加见于易栓症等。
3. FⅪ: C
下降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症、严重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使用肝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FⅪ: C增加见于易栓症等。
4. FⅫ: C
下降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乏症,其他意义基本同FⅪ: C。
【应用评价】
本试验直接测定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是诊断血友病、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症等重要检测项目,也是血友病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如患者APTT延长而PT正常时,应选择内源凝血途径因子进行检测。如果患者血浆中存在高浓度肝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凝血因子抗体及狼疮抗凝物质等,也会干扰凝血过程,使各凝血因子活性呈假性下降。
十四、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测定
【测定原理】
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测定包括促凝活性及抗原性检测,抗原性一般采用火箭电泳法或ELISA法,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测定采用一期法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下面以FⅩ: C检测为例,介绍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其原理如下:用不同稀释度的正常血浆及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Ⅹ: C基质血浆混合(混合后排除其他凝血因子的影响),测定PT,分别得出FⅩ: C标准曲线及待检血浆凝固时间,根据标准曲线查得出待检标本的FⅩ: C。其他因子活性测定原理同上,所不同的是乏因子血浆。
【参考范围】
FⅡ: C、FⅤ: C、FⅦ: C、FⅩ: C大约为70%~120%。不同的试剂、方法及仪器等,其参考值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 FⅡ: C
下降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Ⅱ缺乏症、口服华法林后、维生素K缺乏、肝素增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肝脏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增加见于易栓症。
2. FⅤ: C
下降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严重肝脏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加见于易栓症。
3. FⅦ: C
下降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口服华法林(Ⅶ: C活性最先下降)、维生素K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肝脏疾病(Ⅶ: C最先下降)、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增加见于易栓症。
4. FⅩ: C
下降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症,其他意义基本同Ⅱ: C。
【应用评价】
本试验是在外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的基础上,直接测定各相应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是诊断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重要检测项目。如果患者血浆中存在高浓度肝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凝血因子抗体及狼疮抗凝物质等,也会干扰凝血过程,使各凝血因子活性呈假性下降。
十五、凝血活化的分子标志物检测
凝血因子活化时可释放出一些分子标志物,如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过程中产生的凝血酶原片段1 + 2 (prothrombin fragment 1and 2,F1 +2)、凝血酶形成后可与抗凝血酶形成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蛋白肽A (fibrin peptide A,FPA)、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而成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oluble fibrin monomer complex,SFMC)等。
【测定原理】
凝血酶原片段1 +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维蛋白肽A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参考范围】
F1 +2: (0.29~1.05) nmol/L; TAT: (1.0~4.1)μg/L; FPA:男性不吸烟者(1. 22~2. 44)μg/L,女性不吸烟、未服避孕药者(1. 20~3. 28)μg/L; SFMC: (48. 5± 15. 6) mg/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有凝血酶形成增多的易栓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导致这些指标的增加。FPA还可鉴别原发性、继发性纤溶亢进,原发性FPA不增加,继发性FPA增加。SFMC也是纤维蛋白溶解的标志,因为初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例如X、Y、D片段)也可与FM形成SFMC,故溶栓治疗期SFMC可增加。
【应用评价】
这些凝血因子活化的分子标志物,虽然特异性、灵敏度高,但试剂比较昂贵且试验费时,所以临床上开展较少,目前多用于科研项目。
十六、抗凝血酶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AT: A)的测定一般采用发色底物法,并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其原理为:在待测血浆中加入过量的肝素和FⅩa,使AT 与FⅩa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剩余的FⅩa水解发色底物(S-2765)并释放出发色基团(对硝基苯胺),在405nm波长有最大的吸收峰。其显色程度与剩余FⅩa呈正相关,与AT: A呈负相关。
【参考范围】
80%~120%。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遗传性AT缺乏症
AT: A下降。其中Ⅰ型特点为: AT活性及抗原性均下降;Ⅱ型特点为: AT活性下降而抗原性正常。
2.获得性AT减少
①合成减少:见于严重肝脏疾病等,常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或病情严重程度相关;②消耗增多:见于易栓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及肝素治疗初期等;③丢失增加: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等。
3. AT: A增加
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急性出血期,还见于心瓣膜病伴心力衰竭和肝肿大、口服抗凝药物、黄体酮类药使用者等。
【应用评价】
AT: A测定是临床上评估易栓症良好的指标,尤其是AT: A下降。与AT抗原性同时测定,是遗传性AT缺乏症的分型主要依据。在疑难DIC诊断时,AT水平下降具有诊断价值;急性白血病时AT水平下降提示发生DIC的可能。在肝素抗凝治疗中,可作为判断肝素抗凝是否有效的指标: AT: A<70%肝素抗凝效果减低; AT: A<50%肝素抗凝效果明显减低; AT: A<30%肝素则失去抗凝效果; AT: A在80%~120%时肝素抗凝效果最佳。采用抗凝血酶抗凝治疗时,也应首选AT: A测定来监测。
十七、蛋白C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包括发色底物法及凝固法。
1.发色底物法
从蛇毒液中提取的protac作为蛋白C (protein C,PC)特异激活剂,激活后的PC作用于特异性发色底物,释放出对硝基苯胺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蛋白C活性(PC activity,PC: A)呈线性关系。
2.凝固法
血浆中的PC经氯化钡沉淀法提取后,在凝血酶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作用下激活为活化蛋白C (APC),APC具有灭活FⅤa和FⅧa的作用,因而能使正常的APTT延长,其延长程度与PC: A相关,由此可计算PC活性。
【参考范围】
100.2%±13. 2%。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遗传性PC缺乏症
PC: A下降。其中Ⅰ型特点为: PC活性及抗原性均下降;Ⅱ型特点为: PC活性下降而抗原性正常。
2.获得性PC缺陷
可见于DIC、肝脏疾病、手术后、维生素K缺乏、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应用评价】
目前认为PC测定是诊断易栓症必不可少的指标,并可作为易栓症的病因检测项目。PC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因此可作为衡量肝功能、是否为维生素K缺乏症的指标。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均可在自动血凝仪上快速测定,发色底物法的试剂比较稳定,但影响因素较多。狼疮抗凝物质、高浓度FⅧ、活化蛋白C抵抗等也可影响凝固法。
十八、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
【测定原理】
凝血酶和凝血酶调节蛋白复合物可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 (APC),APC可以灭活FⅤa和FⅧa的促凝活性,阻止凝血过程的进一步扩大。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C resistance,APCR)是由于PC的作用底物如因子Ⅴ的特定结构发生改变(FⅤLeiden突变),使其促凝活性不能被APC灭活。本试验以APTT为基础,加入外源性APC可使APTT延长,若血浆中存在APCR,则APTT延长程度比正常缩短。因此,通过待测血浆不加或加入APC后检测APTT,可以判断APCR情况,而APCR量化指标则用APCR敏感性比值来表示。
【结果报告】
①APCR敏感性比值(APC sensitivity ratio,APC-SR) : APCR-SR =加APC后测得的APTT值/不加APC后的APTT值;②校正APC-SR (N-APC-SR) : N-APC-SR =患者APC-SR/正常人APC-SR。
【参考值】
APC-SR≥2.0为APCR阴性; N-APC-SR≥0.84 为APCR阴性,<0.84可诊断为APC抵抗。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存在APCR现象提示血栓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存在APCR人群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是不存在APCR人群的5~7倍。
【应用评价】
该方法为APCR检测的筛选方法,其简便快捷,适合人群筛查;另外本方法受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影响。本试验还受血浆储存及血小板污染的影响,易引起假阳性,因此测定时最好采用新鲜的乏血小板血浆。
十九、血浆游离蛋白S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游离蛋白S的活性(free protein S activity,FPS: A)测定原理如下:在待测血浆在加入组织因子、钙离子、磷脂和活化蛋白C (APC),测定血浆PT,其PT比不加APC的PT延长,而且PT延长的程度与血浆FPS: A呈正相关。通过标准曲线可计算出相当于正常血浆FPS: A的百分率。
【参考范围】
63%~135%。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1.遗传性PS缺乏症
PS: A下降。分为Ⅰ、Ⅱ、Ⅲ型,各型特点详见表19-2。
2.获得性PS缺陷
可见于肝脏疾病、手术后、维生素K缺乏、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口服避孕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应用评价】
本法测定简便,可在自动血凝仪上快速测定。它与PC相似,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也是一个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因此可作为衡量肝功能、是否为维生素K缺乏症的指标之一,但若标本中存在FⅦa及APCR时,可出现血浆凝固时间假性缩短。
二十、血浆低分子肝素含量测定
【测定原理】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纯化因子Xa,并加入磷脂和Ca2 +,FⅩa与标本中的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WMH) -抗凝血酶复合物结合而被灭活,剩余的FⅩa继续发挥凝血活性,使待检血浆发生凝固。待检血浆中LWMH的含量与血浆凝固的时间呈正比例,与剩余FⅩa的量呈反比例。
【结果报告】
以U/ml的形式报告结果。
【参考范围】
正常人血浆中LWMH测定值为0。通常在注射LWMH后3~4小时采集血标本,LWMH在0. 5~1. 0U/ml抗凝效果较为理想。由于临床应用的LWMH种类较多,各实验室应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理论上,应用低相对分子量肝素治疗无须实验室监测,但临床用量较大时仍有引起出血的危险,此时应进行监测,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肥胖患者(血管容积与总体重无线性关系)。
【应用评价】
本方法通过抗FⅩa活性来监测LWMH含量,其实这并不能代表LWMH的真正活性。标本采集不能用玻璃器皿,而且必须及时处理、充分离心标本,以避免血小板的活化及影响。
二十一、血浆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测定
【测定原理】
凝血因子Ⅷ抑制物(factorⅧinhibitor)测定原理如下:
1.混合血浆法(Bethesda法)
将待检血浆与已知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的正常人血浆混合,37℃温育2小时后,测定混合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 C),若待测血浆中存在因子Ⅷ抑制物,则会导致混合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以Bethesda单位来计算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含量。1个Bethesda单位相当于灭活50%凝血因子Ⅷ的量。
2. Nijmegen法(改良Bethesda法)
将待检血浆与正常人混合血浆等量混合后作为测试血浆,将乏Ⅷ血浆与正常人混合血浆等量混合作为对照血浆,37℃温育2h后,分别测定对照血浆(以对照血浆制定标准曲线)、测试血浆中的FⅧ: C,得出结果。
【结果报告】
Bethesda法与Nijmegen法均以Bethesda单位来报告结果。Bethesda单位= (温育后FⅧ: C/对照血浆FⅧ: C)×100%×待测血浆与对照血浆的稀释倍数。Nijmegen法结果判定:取接近50%活性的稀释度,在半对数表上读取相应的Bethedsa单位,然后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即为该样本的抑制物滴度。
【参考值】
正常人无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存在,为0个Bethesda单位。
【临床意义】
因子抑制物是能中和血液中凝血因子促凝活性的循环自身抗体,患者的凝血因子与因子抑制物结合后被快速灭活,而肝脏又不能及时产生足够的凝血因子补充,导致血浆凝血因子水平下降,出血风险增大。因子Ⅷ抑制物临床常见于反复输血、因子Ⅷ浓缩剂应用的血友病患者,也可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妊娠期间。
【应用评价】
Bethesda法是检测抑制物的标准法,其简便、广泛适用,多用于血友病A患者,如患者出现FⅧ同种抗体,本试验较为敏感,对其他原因所致因子Ⅷ抑制物的患者不甚敏感,特别是滴度较低时敏感性更低。而Nijmegen法提高了试验的敏感度,是目前公认、较理想的检测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因子Ⅷ抑制物的方法。因子Ⅷ抑制物的确定,还需排除狼疮抗凝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二十二、狼疮抗凝物质测定
【测定原理】
狼疮抗凝物质(lupus anticoagulant,LAC)干扰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导致多个凝血因子活性(FⅧ: C、FⅨ: C、FⅪ: C、FⅫ: C)下降。APTT法狼疮抗凝物质测定包括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其原理如下:
1.筛检试验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含硅土、乏磷脂的筛选试剂和钙离子,硅土活化F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使血浆凝固。若被检血浆中有LAC存在,则血浆凝固时间延长。
2.确诊试验
筛选试验延长的血浆,若有LAC存在,则在加入足量脑磷脂、硅土及钙离子后,凝血系统启动,血浆凝固。脑磷脂能中和LAC,使延长的血浆凝固时间被纠正。
【结果报告】
标准化狼疮抗凝物质比值(normalized lupus anticoagulant ratio,NLA-R),计算公式为筛检试验的测定值比值除以确诊试验测定值的比值。
【参考值】
NLAC-R在0. 8~1. 2为正常; 1. 2~1. 5弱阳性; 1. 5~2. 0阳性;>2. 0强阳性。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筛选试验的血浆凝固时间延长
见于有LAC存在、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Ⅴ、Ⅱ)缺乏症、口服抗凝剂、肝素治疗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 LAC阳性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发性流产、多发性血栓形成及恶性肿瘤等。
【应用评价】
基于APTT的硅化凝血时间法,使检测更易于自动化,而且不受因子Ⅶ缺乏及抑制物的影响,低浓度肝素(<0. 4U/ml)的干扰较小。硅化凝血时间法较蝰蛇蛇毒法更特异。
二十三、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测定原理】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3P试验)是指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释放出肽A、肽B后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纤维蛋白降解(FDP)。FM与 FDP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硫酸鱼精蛋白可使该复合物中的FM游离,FM可自行聚合呈肉眼可见的纤维网状、絮状或胶冻状,即为阳性。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或中期、严重感染、大手术后、咯血、消化道大出血、分娩、恶性肿瘤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原发性纤溶亢进呈阴性。
【应用评价】
3P试验对继发性纤溶亢进有较好特异性。虽然敏感性较差,但本试验测定简单、方便,是临床上了解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常用筛选试验。在静脉血栓形成、严重感染、多发性外伤、大手术及急性溶血时,3P试验也可呈现阳性; 在DIC晚期时,纤维蛋白原水平极度下降,3P试验可呈阴性。标本采集不顺利、抗凝不充分及从输液管和留置管中采集标本等都会导致结果假阳性。
二十四、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 activity,PLG: A)常采用发色底物法,其测定原理为: PLG在链激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纤溶酶,发色底物(S-2251)在纤溶酶水解下,释放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水平呈正相关,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求得血浆中PLG: A。
【参考范围】
80%~120%。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先天性减少见于遗传性纤溶酶原缺陷症;获得性增加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其他易栓症;获得性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加,见于原发性纤溶亢进、DIC、严重肝病、肝移植、恶性肿瘤广泛转移、大手术后及严重创伤等。
【应用评价】
发色底物法简便、快速,可在大多数自动血凝仪上检测,并可与D-二聚体同时测定。在溶栓治疗时,因使用的溶栓酶类不同,在治疗开始阶段PLG含量和活性的下降,不一定是纤溶活性增加的标志,如同时进行D-二聚体或(和) FDP的测定,可了解机体内真正的纤溶状况。
二十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ctivity,t-PA: 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其原理为:待测血浆的优球蛋白中含t-PA,加入过量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t-PA可吸附在纤维蛋白上,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使发色底物释放出发色基团,显色的深浅与t-PA: A呈正相关。
【参考范围】
(1. 90±0. 71) U/m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增加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易栓症等。
【应用评价】
血中t-PA含量随年龄的增加、剧烈运动、应急反应而增加,因此在分析测定结果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外,在采集血标本时不应扎压脉带,否则会导致结果偏高。
二十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activity,PAI-1: 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待测血浆中加入过量纤溶酶原激活剂(PA)和纤溶酶原,血浆中的PAI-1和PA形成复合物,剩余的PA使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纤溶酶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显色基团,显色的深浅与剩余PA活性呈正相关,而与PAI-1: A呈负相关,从而间接测得PAI-1: A。
【参考范围】
(6. 4±2. 6) U/m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易栓症等,减低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应用评价】
血液中纤溶活性主要取决于内皮细胞分泌t-PA/PAI-1的相对比例,测定PAI-1是为观察它们的比例、了解机体的潜在纤溶活性。因此,PAI-1应与t-PA同时测定,单纯测定PAI-1意义不大。
二十七、血浆α2-纤溶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血浆α2-纤溶酶抑制剂活性(α2-plasmin inhibitor activity,α2-PI: 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其原理为: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纤溶酶,后者可与血浆中α2-PI结合成复合物,然后加入发色底物,剩余的纤溶酶水解发色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其显色的深浅与剩余的纤溶酶呈正相关,与α2-PI: A呈负相关。
【参考范围】
85%~110%。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分娩后等;减低见于肝病、手术后、DIC、遗传性α2-PI缺乏症等。
【应用评价】
该法简便、快速,在大多数自动血凝仪上即可测定,且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比较高。
二十八、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测定原理】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参考范围】
血浆FDP<5mg/L,尿液FDP (28±17)μg/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1.血浆中FDP增加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亢进、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大手术后、溶栓治疗时等。
2.尿液中FDP增加
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妊娠毒血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应用评价】
除ELISA法外,还有乳胶法及免疫比浊法。乳胶法敏感性低,免疫比浊法试剂成本较高,故目前大多采用ELISA法,但ELISA法比较费时。
二十九、血浆D-二聚体测定
【测定原理】
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测定通常采用免疫比浊法。在待测血浆中,加入吸附有抗D-二聚体单克隆的乳胶微粒子,标本(或标准液)中的D-二聚体与抗D-二聚体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乳胶微粒子复合物,乳胶微粒子聚集而使浊度增加,浊度的高低与标本中的D-二聚体含量成正比。
【参考范围】
<0. 5mg/L。
【临床意义】
增加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交联纤维蛋白降解过程,见于易栓症、DIC及溶栓治疗后等。若溶栓治疗有效,D-D可明显增加,陈旧性血栓D-D不增加。D-D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时增加,而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正常,是鉴别两者的重要依据。
【应用评价】
是DIC及溶栓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D-D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有效性,是排除血栓形成的较好实验室指标。现临床上测定的方法较多,以免疫比浊法为首选,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
三十、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测定原理】
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参考范围】
(0. 59±0. 13) mg/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临床意义】
增加多见于纤溶亢进。
【应用评价】
本试验临床上常用ELISA法测定,试剂比较昂贵,试验又比较费时,不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江明华 王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