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五节 营养性并发症
一、营养不良
胃手术后营养并发症是由于改变了食物的摄入和食物消化或营养物质吸收的功能。部分患者为避免倾倒症状等,常减少食物摄入或改变膳食成分,因而导致显著营养不良。但主要是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全胃和非生理性胃肠道的重建所致。这些障碍包括: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良,并可伴有脂肪泻;②食欲、饱满感异常;③铁、VitB 12和叶酸缺乏;④骨软化症。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胃癌术后食欲缺乏较溃疡病术后更明显,而且症状持久。食量减少、消瘦、体重下降是胃术后常见的现象,有少数患者甚至始终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二、贫血
1.由于胃术后胃酸减少,影响铁质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膳食中的铁主要是三价铁,三价铁必须和胃酸相作用转化成二价铁才能有效吸收。胃切除术后,胃酸分泌减少,铁吸收能力减弱。另外,二价铁吸收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进行,胃切除毕Ⅱ式重建越过了最有效的铁吸收区。
2.由于胃切除后抗贫血内因子缺乏,造成VitB 12吸收障碍,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主要通过口服无机铁盐及稀盐酸制剂治疗,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注射VitB 12,严重者可输血。
三、腹泻、脂肪泻
胃切除术后约20%的患者有腹泻,毕Ⅱ式术后约有50%的病例可出现脂肪泻。一般情况下,若每日粪便脂肪量超过15g以上将可引起营养失调。正常24小时粪脂排出量为≤6%摄入的饮食脂肪,粪氮排出量≤2g。扰乱最大的为全胃切除,合并平均粪脂排出量为16%,粪氮排除约2g。有部分胃切除术后的患者不能耐受牛乳,被称之为牛乳不耐症,其发生率为25%~30%。
四、营养不良性骨病
【病因】
1.摄入不足
因胃术后进食脂肪类食物感觉不适,而选择清淡食物,导致饮食中缺乏钙与VitD。
2.胃肠改道
胃肠改道会从许多方面引起VitD和钙的吸收不良,尤其在BillrothⅠ式胃切除后,因为主要吸收钙的部位——十二指肠被旷置。
3.脂肪泻
脂肪吸收不良不仅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会使脂肪在肠道与钙形成钙皂,妨碍钙的吸收引起骨病。
4.其他原因
如日照机会少,既往体质差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1.病情显著时可有骨痛、压痛、病理骨折及放射线上显示骨质稀疏等各种症状与体征,在此之前早有代谢,生化方面的异常。
2.胃术后骨病的诊断关键在于及时注意临床生化的异常,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的骨质病变。将血清钙、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SAP)的测定作为诊断的第一步,如有异常,需作骨活体检查。
3.虽然有学者观察到胃术后患者掌骨皮质较薄、髂骨或股骨可有改变,推荐用X线诊断,但体内储存钙,骨内钙要减少30%以上,降低至正常量近一半,才能从X线上看出,所以单凭X线诊断是不可靠的。
【治疗】
胃术后如有营养不良,应间断或持续的补充VitD和钙,同时观察SAP的变化。据报道,一般治疗3~6个月即见效,在生化、组织、放射学和症状上均得到改善,骨质密度增加。VitD的用量不等,从500~200 000U,因人而异。一般每月肌注4万U,每日口服1~2g钙即可。极少数有严重脂肪泻的患者,需经肠外供给钙。此种方法是安全的,但治疗期间应测定血清钙。
(王磊 刘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