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专家谈心理保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就词义讲,卫生(英文为hygiene)一词是从古希腊神话中健康女神“hygeia”的名字衍化而来的,其原本就含有“健康”之意。现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在英文里都是“mental health”。在中文含义上,心理健康通常指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心理卫生则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进入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一章程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人们以一种多元视角全面看待健康的产物,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全面总结和更新。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以使其更加全面。
2.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3.“心理健康与幸福感”(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的意涵,可用“POWER”(力量)英文单字中的每一个字母来表示。
P ─正向(positive)、幸福
O─乐观(optimistic)、适应
W─全人(wholistic)、生活整体、文化决定
E─享受生活(enjoyment of life)、连系感、归属感
R─复原力(resilience)、因应机智(resourcefulness)
4.心理健康的定义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K.Menni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需要三者同时具备。心理健康者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令人愉快的气质”。英格里士(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这样人们就可以自觉地调动自己的身心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努力通过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调整自己达到一种身体健康、心情愉悦、人际和谐、精神向上的健康状态。
二、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
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
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三、国外心理健康标准
1.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
积极的自我观;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2.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方面:
自我扩展的能力;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体现知觉的现实性;体现自我客观化;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
4.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
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自尊感;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个人的成熟;人格的统整;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5.Scott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
①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地改变行为的能力;②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③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④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⑤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⑥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⑦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⑧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⑨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⑩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
四、国内心理健康标准
1.严和骎(1980)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有能力进行工作;能正常进行恋爱。
2.王效道(1990)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项标准:
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他还认为心理水平可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方面加以评量。
3.王极盛等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6个方面:
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人际关系的适应。
4.王希永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
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唯物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2009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与促进策略研究》中,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讨论,形成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和评价要素,分别表现在自我意识、基本能力、情绪、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五个方面:①认识自我,感受安全。评价要素为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有安全感;②自我学习,生活自立。评价要素为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③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评价要素为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④人际和谐,接纳他人。评价要素为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⑤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评价要素为行为符合年龄与环境、接受现实、合理应对。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1.经验标准 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这种标准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
2.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学标准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判断心理是否健康。这个标准更多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自身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既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行为模式即为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把握标准应掌握三个特性,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些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施加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
五、心理健康分级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
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
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精神障碍患者。
六、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2.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为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5.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服各种干扰,使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保持稳定,最终实现目标。
6.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七、什么表现是心理异常?
1.心理异常——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使人对客观现实反映出现紊乱和歪曲)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2.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理表现
抑郁——心情压抑,高兴不起来,经常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严重时感觉活着没意思,有轻生念头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惧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加快、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冷漠——对人冷淡,多单独活动,无亲密友人,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暴怒——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自恋——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符合其需要或意志。
追求完美——过分追求完美,注重细枝末节,忽略关键要点,以致于无法完成任务。
社交回避——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或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怕回答不出问题,怕惹人笑话,常回避社交。
行为异常(如青少年的品行障碍或成人的人格障碍)——青少年的逃学、反抗权威,离家出走、偷窃、酗酒、吸毒或性犯罪的行为。成年人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冲动行为,敌视社会,做事偏执,甚至犯规违法等行为。
八、怎么判断心理健康
学会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我评价标准
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会存在大问题。心理方面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以前不同、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存在差别等。这种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洞察力和评价叫自知力。
2.心理测验标准
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局限性,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3.临床医学标准
因为目前为止很多的精神疾病并未找到明确的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所以我们暂时达成共识的理解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临床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4.外部评价标准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目前关于精神疾病或心理疾患的诊断是基于大多数专业人员达成共识的精神疾病症状学标准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诊断标准。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均源自于此。而非简单的几个人说谁有病,谁就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推论。其诊断标准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是经过去芜存菁、求同存异的反复验证得来的相对客观的标准。
5.社会适应性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九、什么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
1.外因
对于能够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各种突发的应急事件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社会竞争加剧,造成现代人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不断地向人的应激水平挑战。生活事件的增加,尤其价值观趋于多元所带来的社会和家庭冲突日益增加,都使心理疾病的产生成为可能。单亲家庭日渐增多,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挑战。战争、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对于个体甚至于一个群体的心理状态造成超乎想象的深远影响。
2.内因
个人的适应能力,人格的特质也是重要的因素。
十、心理健康为什么很重要
1.科学研究发现,有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可以将其归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是一组发病、发展、预后、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心身疾病通常涉及的是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患者则可引起病理生理反应;遗传和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病率一般女性高于男性、更年期高于其他年龄段、城市高于农村、脑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社会。
2.人体承受或经历过久或过大的压力时,人体会首先进入“警戒阶段”,在此阶段,人的正常生理功能被打断,大脑皮层向身体发出压力信号,身体为了克服压力准备战斗或逃避,这个过程由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完成,完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通过控制交感神经系统和引导应激反应,促使人体应激激素释放给机体,从而增加应对或逃避的能量。人体发生应激反应后,副交感神经系统会使人体平静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加快心脏跳动、扩张支气管、提高氧气吸入、提高血糖水平、扩大瞳孔以提高视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皮质醇,以保证体内营养素供应,大脑会释放内啡肽以减少身体疼痛。
人体在经历了“警戒阶段”后会迅速进入“抵抗阶段”,在此阶段人体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恢复原来的生理功能平衡;副交感神经系统开始发挥体内能量水平调节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在不停地工作,直到功能衰竭,或直到压力事件消除。如果这个过程人体调整成功或压力事件消除,人体会自然恢复到原来的正常功能状态。如果调整失败,人体会接着进入“衰竭阶段”。
在衰竭阶段,人体用于战胜压力的体力和情感能量逐渐耗尽,用于适应环境压力的能量储备也逐渐耗尽,开始出现压力应对耗竭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理功能紊乱:偏头痛、胃肠激惹综合征、溃疡、感冒、发热、全身酸痛、哮喘、皮炎、牛皮癣、背疼、胃炎、高血压、上肢震颤、麻木等。
(2)情感紊乱:出现抑郁、自杀意念和焦虑症。
(3)精神症状:出现思维混乱、动作笨拙、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忘事、迟到、旷工、易出差错、经常闹误会和短暂性记忆丧失。
我们的身体就这样被压力一步步打倒在地,成为一个真正的患者,更不幸的还会出现自杀和死亡。所以在我们考虑自身健康的时候,决不可只把眼睛盯着细菌、病毒、寄生虫、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生物和物质方面的危害因素,同时还要重视因为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压力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3.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对各界许多名人进行调查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术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
(黄庆之 马 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