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匮要略》看张仲景对六淫病因学说的贡献
草园学记:文章作者分析了《金匮要略》对病因的分类,以及对六淫病因的形成、性质、致病规律和相对性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张仲景《金匮要略》对中医病因学说所作出的贡献。中医学界普遍认为,中医病因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发展于东汉年间,以《金匮要略》为代表,成熟于宋代,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代表。作者通过分析佐证《金匮要略》推动了中医病因学说特别是六淫理论的发展。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按阴阳对病因病机进行分类的记载,但较系统而全面地进行病因分类者,《金匮要略》实属首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杂病的病因病机与发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学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外感六淫病因学说的形成贡献最大。现试述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一、《金匮要略》对病因的分类
病因是指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不当以及外伤、虫兽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令人发病。另外,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宿食等停积于体内,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导致其他疾病发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云“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首次对病因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病因三条学说。
二、《金匮要略》对六淫的形成、性质和致病特点的认识
张仲景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指出人的生存生长离不开自然气候,而自然气候太过或不及,又能令人致病,即所谓“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1.对六淫形成的认识
《金匮要略》首篇第八条:“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此段原文依据时令与气候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反常气候即客气邪风的形成。当气候变化异常,与节令不相适应,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便为反常气候。例如,冬至之后的六十天,正值雨水节,此时是少阳当令的时候,阳气开始生长,气候逐渐转暖,这是正常规律。如果未到雨水节,而气候已经温暖,这是时令未到,气候已到,即“未至而至也”;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尚未温和,这是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此即“至而不至也”;如已到雨水节,气候仍然很冷,这是时令已到,而严寒的气候当去不去,此即“至而不去也”;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却像盛夏般炎热,这是气候至而太过,即“至而太过也”。无论先至、不至、不去还是太过,皆属反常气候,仲景称之为客气邪风,后世通称为六淫,皆能影响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对六淫的性质、致病规律的认识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十三条云:“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对各种外邪的特性、致病规律及其临床表现做了进一步阐述,基本构成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主要内容。
(1)风邪 ①风为大邪,其性散漫,多中肌表。风邪具有轻扬善行,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其性散漫而不居,因其无处不到,故为大邪。常伤及人体的头面、肌表、肩背等属于阳的部位。②风为阳邪,中于午前。风邪善动而不静,多侵袭人体阳位而为病,故属阳邪。而一日之中,午前为阳,为风邪当旺之时,故风邪伤人多在午前。③风令脉浮。因风邪伤人多侵袭肌表,病位在外,人体正气外出抗邪,鼓动脉气于外,同时风性散漫不收,故使脉象应指多浮而缓。
(2)寒邪 ①寒为小邪,其性紧束,常中经络之里。寒邪为冬令主气,具有寒冷收引之性,与风邪散漫开泄、无处不到之性相反,故相对而言称为小邪。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皮肤、肌腠、经脉拘急收引,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而导致各种疼痛,如寒邪侵袭体表经脉,引起头项强痛,骨节疼痛;伤及内脏经络,可致胸腹冷痛等。②寒为阴邪,中于日暮。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故为阴邪,而一日之中,午前为阳,午后为阴。日暮之后,为阴寒最盛之时,亦为人体阳气始衰之时,故寒邪多在此时侵入人体,损伤阳气而令人致病。例如,寒邪损伤肌表卫阳,则见恶寒怕冷、头痛项强;损伤太阴脾阳,则见脘腹冷痛、呕吐便溏等症。③寒令脉急(紧)。因寒邪收引紧束,侵入人体,使经脉拘急收引,阳气闭郁不宣,气血凝滞不通,故脉象应指多紧急而不柔和。
(3)雾露之邪 ①雾露为清邪,其性轻浮,居上而伤于上。雾露水湿本为同类,所不同在于,雾露乃天之雾气,为浊中之清,其性轻浮上行。如人晓行雾中,雾邪蒙蔽头面清窍,令清阳闭郁,则会出现头痛鼻塞等症。②雾伤皮腠。因雾露轻清,有飘浮上行、向外的特点,故善侵袭头面,损伤皮腠,令肌表阳气疲惫,腠理不畅,汗出不彻而表现为湿郁肌表的证候,如身困乏力、肺气不利、上逆作喘等。
(4)湿邪 ①湿为浊邪,流注于下。与雾邪相对,湿为地之湿气,为浊中之浊。其性类水,水性下行,故湿邪常注于下,易伤人体下部,导致下肢水肿、淋浊、带下、泄泻等病证。②湿性重滞,易流关节。“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指感受湿邪,其临床表现多有沉重、重着的特点。如湿邪袭表,则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倦怠等。“滞”即黏滞、停滞之意,即感受湿邪,易致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而关节为宗筋所聚之处,故湿邪留滞经络,则使关节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甚则肿胀变形。③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滞而类水,故为阴邪,侵入人体后,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大便不爽、小便短涩等症。因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入侵,常易损伤人体阳气。脾为阴土,主运化水湿,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留滞,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症。
三、《金匮要略》对六淫致病相对性的认识
仲景虽然提出了“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的论断,肯定了六淫的致病作用,但同时又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二条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揭示了六淫致病的相对性,强调了人体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即六淫邪气虽有致病作用,但人体能否感触六淫而发病,还与人体的正气有关。如果人能顺应时令气候的变化,内养正气,外慎风邪,那么外邪便不能侵犯人体而发病。正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六淫致病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发病与否,一般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四、结语
综上可见,《金匮要略》对六淫病因的形成、特性、致病规律和相对性的认识与现代中医学的认识几近一致。由此可见,六淫病因学说虽起萌于《内经》,但发展成熟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之后近1800年来,六淫病因学说的发展也只是内容上的补充完善,其理论框架未出仲景之右。无怪乎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科凡例》中曰:“金匮之言,实为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