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1993—2008年
从1993—2008年的十五年间,第二时期(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发展阶段。其标志有二:一是研究进入社会,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二是组织加强,研究领域扩展。
1.研究进入社会,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领域而言,正在呈现出学术研究开始走进现实生活、正在对当前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产生指导作用的新局面。
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原有历史建筑面临着或拆除或保留或保护与利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同历史研究密切相关。因为问题的关键是原有历史建筑的价值问题。有没有价值,是决定其拆除或保留的前提;价值大小,则决定了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历史价值,一是现实价值。对于历史建筑来说,首先应评估其历史价值;没有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恐怕其现实价值很难论及。
1993年以来召开的五次研讨会,均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予以注意。
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召开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接收论文68篇,其中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论文13篇,占19%(图11,图12);
图11 1996年9月第五次研讨会会场(庐山)
图12 第一~五次研讨会论文集
1998年10月在太原召开的“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接收论文72篇,其中涉及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论文22篇,占31%(图13);
图13 1998年10月第六次研讨会会场(太原)
2000年7月在广州和澳门召开的“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为主题,接收论文92篇,其中有关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研究保护的论文37篇,约40%(图14);
图14 2000年7月第七次研讨会会场(广州—澳门)
2002年8月在宁波召开的“200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近代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为主题,接收论文97篇,其中有关现代城市发展中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及手段的论文22篇,近四分之一(图15);
图15 2002年7月第八次研讨会会场(宁波)
2004年7月在广东开平召开的“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以“开平碉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为主题,接收论文74篇,其中有关保护与利用的论文29篇,近40%(图16~图18)。
图16 2004年7月第九次研讨会会场(广东开平)
图17 第九次研讨会主席台
图18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学术丛书1~4辑
2006年7月在广西北海召开的“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早期近代建筑与骑楼街道的研究保护”为主题,接收论文95篇,其中有关保护与利用的论文22篇,近1/4(参见附录2、3)。
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科学技术史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特别是有关建筑历史方面的基础研究,如果不能面向现实、对当前的建设产生作用,就难免会囿于“象牙之塔”,曲高而和寡。第二时期(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密切注视中国建筑界的实际状况,其研究进程同现实发展紧密相关。这就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1985年应运而起、在异常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但在二十几年间能够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3—2008年第二时期(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发展阶段的15年间,清华大学在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结合实际建设项目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有:
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1993—1998年)、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北京支行扩建方案设计(1994年)、原财政部印刷局中卫门翻建工程(1998年)、北京王府井东堂修复及院门重建工程(2000年);北京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0年)、庐山牯岭正街保护修建性规划(2001年)、庐山原胡金芳旅舍改扩建工程(2002年)、庐山2004—2020年总体规划修编文化资源保护规划(2003—2004年)、长春市整体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与紫线管理研究(2004—2005年)、首都钢铁公司历史文化资源考察研究(2006年5月—7月)、鞍山近代建筑调查研究(2006年6月—2007年12月)、清华大学西体育馆考察及保护研究(2007年4—6月),等等(图19~图26)。
图19 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
图20 原财政部印刷局中卫门翻建
图21 北京王府井东堂修复及院门重建
图22 北京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图23 庐山牯岭正街保护修建性规划
图24 长春市历史文化与紫线管理研究
图25 首都钢铁公司历史文化资源考察研究
图26 清华西体考察及保护研究
同时,结合实际建设项目进行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实践、进行研究生培养。
1995年开始,清华大学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引入教学环节;并于2001年2月(2000—2001学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32学时),为国内首次开设。由于有多年基础研究和实际工程的积累,厚积薄发,此课程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2.组织加强,研究领域扩展
1997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决定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2001年6月改为现名“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统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则使之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扩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研究方向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引导。
1998年10月在太原召开的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中国东南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近代建筑比较”为主题征集论文,是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于1997年8月成立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所作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引导。
其背景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我国政府提出的繁荣西部、缩小东西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稳定的政策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城市面临新发展的形势,近代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包括19个省份、面积占全国近九成、人口占全国2/3的中西部地区,其城市建筑形态在近代的变化和演进,较东南部地区更具普遍性;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深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证明,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西部城市太原的召开,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近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随着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向深入和广度的发展,对于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历史研究的视角不应局限于单栋建筑,要同其所在的地段、所在的城市的大环境联系起来作全面的审视,才能作出更为准确的历史文化定位。研究方向的多样化、多角度,必然会促使研究领域扩展,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领域开创更为广阔的前景。因此,2004年在广东开平召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以“开平碉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为主题征集论文,可以说是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方向所作的再次有意识的引导。
早期近代建筑“外廊式”(Veranda Style;20世纪50年代中国研究者称之为“殖民地式”:Colonial Style)是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的一种主要建筑形态;骑楼街道在近几年也逐渐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广西北海市样式丰富的早期“外廊式”近代建筑群、形态完整的珠海路和中山路骑楼街道,有其独特性。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北海召开(图27),以“早期近代建筑与骑楼街道的研究保护”为主题征集论文,使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方向的引导持续下去。
图27 2006年7月第十次研讨会会场(广西北海;陈小铁 摄)
2008年7月,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图28),以“近代建筑的地域性与国际性”为主题征集论文。可以说,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引导已进入常态化。
图28 2008年7月第十一次研讨会主席台(昆明;陈小铁 摄)
200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接收论文125篇,涉及10个有关方面的研究。论文作者按篇累计共221人,其中在校学生59人,超过1/4。在校学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作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表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越来越吸引了青年一代学人的关注和参与。
如果说组织加强,研究领域扩展,是第二时期(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发展阶段的标志之一,那么,青年一代学人的关注和参与形成的研究队伍扩大、发展势头强劲,则成为这一阶段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