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实质上是性本能的“________”。[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升华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
2“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见于________的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王国维;《文学小言》
【解析】“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出自王国维的《文学小言》。《文学小言》是王国维早期的学术随笔,从文学本体论、价值论、分类法等不同层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作者早期文学思想的精华。它不仅奠定了王国维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鲜明地体现了古典传统与现代意识的通融,在20世纪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古典文学理论认为,构成文学作品基本要素的是________。[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案】文学形象
【解析】文学形象是古典文学理论中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文学形象中包含了深刻的社会生活的本质与内涵,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在意蕴,同时文学形象的运用也是文学不同于哲学、宗教、科学之处,其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衡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活动[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3欲望升华说[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欲望升华说是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本质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该学说以精神分析学作为哲学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尽管艺术活动是受本能欲望驱使的非理性的直觉活动,但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体系,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在想象中得到能量的释放和升华,因而艺术品给人以美感。简言之,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和美根源于人的本能欲望,艺术美的本质在于对本能欲望的升华。
4模仿说[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研]
答:模仿说是古希腊学者对于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朴素表达与概括,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其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柏拉图使之初具理论体系,直至亚里士多德方成为完整的学说理论,成为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核心用语。模仿说不仅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于两千年来的西方文学创作,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5文以载道[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文以载道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关于文道关系的主张,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本质的一种重要论述。它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发展而来,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一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6语言本体论[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语言本体论是自索绪尔之后的现代语言学对于语言的一种全新理解,过去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工具,人是语言的中心,而语言本体论则认为,说话的主体并非语言的控制者,语言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语言本体论反映在文学上则认为,语言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语言就是人们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也是文学的家园。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学活动及其意义?[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1)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意义
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美学意义。人类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其实讲的是人与对象的关系,这种人与对象的关系应用于文学创作,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它能引起人的自觉能动的、含目的性的文学创造,让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地得到体现。
换言之,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生产活动还是精神创作活动,都是人意志的表现,从精神创作活动方面来看,文学活动也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并因此而呈现一定的美学意义,具体表现在: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由的关系;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③人可以通过“自然的人化”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④通过文学创作和欣赏,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让“人化的自然”尽情展现出来。
总之,文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游戏说[名词解释,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游戏说”是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其主要观点有:
(1)艺术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2)“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游戏,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游戏,作为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最广义的美。
(3)自由是审美与游戏的根本特征
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一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
(4)艺术活动是“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其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但认为过剩精力说难以解释人在游戏类型上的选择性和殚思竭虑、废寝忘食的专注。他还认为,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谷鲁斯借鉴了文艺史上古老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该学说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当然这种“内模仿”区别于动物的模仿,而具有人的本能的特点。
总之,游戏说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发生的奥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人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游戏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者“天性”,并且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冲动”或“天性”来自何处,这样就难以从根本上揭示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
3简要陈述文学起源的劳动说?[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
答: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人并不是本来就优于其他动物的,只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才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为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集体进行的劳动中,出于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方面的需要,创造出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的内容。如《击壤歌》中写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反映出了早期农耕生活中人们自给自足、随遇而安的历史情况。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现,因此早期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这种早期文艺的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原始人将劳动动作和被狩猎的动物的动作衍化为舞蹈,将劳动时的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而劳动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和体现的节奏,则为原始人提供了音乐的灵感。诗、乐、舞三位一体,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四、论述题
1参照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模式,分析文学活动四种理论视野各自的理论依据,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合理性与片面性。[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文学活动四要素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模式,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活动。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文学批评观念中只研究作家与作品关系的桎梏。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在文学活动整体中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2)文学活动四种理论视野各自的理论依据及其合理性与片面性
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是世界视角、作者视角、作品视角、读者视角。从上述每一个要素视角出发,都会看到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只从其中某一个视角看文学,便会暴露片面性。
①世界
世界即现实世界、社会生活。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中的客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话,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从古希腊的“模仿说”,到近代的“再现论”,再到我国解放后的“反映论”,都大体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强调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理论依据是:文学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没有反映对象,就没有反映;文艺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文学作品中确实包含着现实世界的影子,这也是其合理性所在。不过,如果只看到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看不到二者的区别,看不到文学同时也是一种作者的主观表现,就具有片面性。
②作者
文学是作者创作的。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并试图唤起读者的相应感受,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从中国古老的“诗言志”“诗缘情”到西方“心灵表现论”,都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表现。其理论根据是:文学是作家“情动”与要表达情感的产物,文学中也确实包含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理想。不过,倘若只把文学看作作者情感的表现,而看不到文学与生活的联系、看不到作品有其自足性,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③作品
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反映生活也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也好,最终都要表现为文学作品。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即它是按美的规律改造了生活与情思,这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它是以超越事物的本来形态,创造出更具普遍性的审美世界,包含更深广的意蕴,这说明文学作品确实有其审美的独立自主性。但如果过分强调了这一点,而割断了文学作品与生活、与作者的联系,也是片面的。
④读者
文学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文本的价值才能实现。而读者的阅读,既是对作品、人情世态与作家思想感情的了解与“复原”,又是一种“再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对作品的意义进行具体化的理解,其结果必然与作品原意既有重合,也有所不同。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强调文学欣赏与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认为作品是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的,这一说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他们过于夸大文学接受中的再创造,宣布文本一经写出,“作家就死了”,作品任由读者去理解,有否认作品“原意”的意向,暴露出片面性。
总体而言,对文学活动四要素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几乎所有片面的理论都只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即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借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这种做法是片面的。在运用文学活动四要素中的某一个要素进行作品分析时,一定要兼顾到其他三个要素,以免有失偏颇。
2论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文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依赖于社会而产生,同时又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文学来源于生活,因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阐述和揭示;文学高于生活,因为文学作品的内容虽然并不是指生活中具体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但是却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自社会生活,却又不同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2)文学素材的本质是揭示生活现实
由于文学素材总是要通过作家的分析、选择、加工改造,因此对作品题材的筛选和对主题的阐述都取决于作家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比较。这些分析和比较的结果都来自作家主观意识和世界观的指导下做出的判断。之所以选择这些现象为素材,是因为作家认为这些现象比其他现象更有意义,更能充分的反应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本质。
(3)文学以典型形象反应生活
文学中的艺术形象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作家的成功之处是在于能够在作品中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即文学的典型形象,来诠释作家所要表达的现实意义。典型形象是作家笔下一个特殊的领域里的人们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的体现,具有独特性和概括性的典型人物,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4)文学对生活的作用
文学对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文学本身的特有规律决定了它具有影响政治的功能,并且具有很广泛的社会作用,而文学的政治功能和广泛的社会作用的实现,来自文学对人精神面貌的艺术感染。通过文学的教育手段,来发展人们的德育、智育和美育,这是作家社会责任感和职责的体现。此外,文学可以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让人认识现实的是非问题。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观。
五、作品分析题
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对这句话的理解
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这句话是说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即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即人完全是人。
在这句话中,席勒阐发了他关于游戏说的两个观点:
①“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所谓游戏,其实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最广义的美。
②自由是审美与游戏的根本特征
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
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2)席勒“游戏说”的贡献与不足
席勒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且敏锐地揭示审美活动与人自由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某种深层的联系。
然而,席勒“游戏说”忽视了对动物向人的游戏转化过程的机制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在他看来,游戏与审美几乎是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