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宣传(复旦大学2016、2012年研;华东师大2016年研;人大2008年研)
答:宣传是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共由七个环节组成:①宣传者——谁来宣传(Who);②被宣传者——向谁作宣传(Whom);③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④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地方作宣传(Where);⑤宣传时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时机作宣传(When);⑥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⑦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上述七个环节,总称6W1H。这七个环节也就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
2.新闻与宣传(人大2014年研)
答: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与宣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本质上,都是为了宣传某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3.宣传价值(中南财大2010年研;南京师大2006、2003年研;黑龙江大学2004年研)
答: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即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和时宜性。
4.舆论(华南理工2013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研;华中师范农业大学2009年研;南京师大2008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山东大学2008年研)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武大2015、2013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新闻是指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新闻与舆论是有区别的,新闻不等于舆论。它们的区别如下:
①定义不同。新闻是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②传播特点不同。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③主体不同。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2)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的关系。
在舆论从产生到形成并作用于社会的每个环节中,几乎都能看到新闻媒介的影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新闻反映并代表舆论。新闻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舆论形成的自始至终,都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逐步从单纯的表达渠道变成为公众代言人,成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②新闻引发舆论。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首先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的信息,公众接收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介。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新闻媒介长期潜在的作用,也是影响舆论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③新闻引导舆论。这种引导的主要体现: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2.舆论的定义及其特点。(中南财大2009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舆论的本质和特点。(西南大学2009年研)
(2)简述舆论的特点。(中南财大2007年研)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开性。从分散的个人意见到群体性的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讨论和交流,而已经形成的公众意见要发挥意见影响力,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作为民意的显示,实现舆论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干预。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自始至终,它都是在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
(2)公共性。公共性具体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要吸引公众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讨论最终整合形成一致意见,这一意见指向的事物必须具备公共性,即利益上对公众而言的切近性,或者涉及公共利益,并契合了公众关心公共事务的内在心理。
(3)急迫性。舆论的急迫性是指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向与目标的现实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迫性。
(4)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其存在和影响的广泛,原因主要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机和多元,以及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的广阔。
(5)评价性。舆论是一种意见,它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而是对事物(包括社会人物、事件、问题及其方方面面的社会联系等)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也就具备了一种评价性。
3.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是什么?(中南财大2010年研)
答:任何宣传都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宣传目标,即争取良好的宣传效益,宣传的7个环节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
(1)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这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2)宣传对象——向谁做宣传(Whom)
在漫长的宣传活动史上,宣传对象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到了近现代,宣传对象的地位才被进一步认识。宣传对象是一批人,他们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认知结构,有自己的记忆和思想。对于一切宣传,他们会作出能动的反应。宣传对象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
(3)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在宣传效益中,起最后决定性作用的是宣传内容。这包括:宣传者是宣传真理还是宣传谬误;宣传者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
(4)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地方做宣传(Where)
从宏观的社会背景来看,有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在封闭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的干扰小,没有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宣传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开放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各样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受众的思想比较复杂,宣传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比较困难。善于组织和选择具体的宣传场合是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一环。
(5)宣传时机——在什么样的时机做宣传(When)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宣传需求是不同的,宣传效益也不同。例如,在局势动荡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人们急于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的宣传对于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局势平稳时期,信息的透明度高,人们对自己已有的思想观点充满信心,强化宣传是最易被人们所接受的。
(6)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宣传要取得成功,动机必须纯正,那就是要为人民利益而宣传。为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广大群众利益,或为个人自私的目的而进行宣传,那必然口是心非,这样的宣传终究要失败。
(7)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这包括所采用的媒介、途径和宣传的手段、技巧。任何宣传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途径,采用一定的手段、技巧。问题在于宣传者是否运用得当、运用得巧妙。各种媒介、途径各有特点,宣传的手段、技巧也多种多样。
宣传的成败是上述七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次成功的宣传中,可能有其中的一两种因素起突出的作用,但并不等于其他因素不起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清华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简析新闻与宣传的区别。(简答题,湖南大学2016年研;华中师大2015年研;华南理工2014年研)
(2)试论新闻和宣传的异同。(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但新闻与宣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请论述新闻与宣传有什么不同。(北大2009年研;南京师大2008年研)
答:(1)新闻和宣传的联系
新闻与宣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本质上,都是为了宣传某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
①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新闻事业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早期的报刊均是特定的政治或宗教集团的宣传工具。
②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都属于传播的范畴。新闻和宣传工作都离不开广泛的受众,如果没有受众关注、接收,新闻和宣传工作都不能进行。
③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宣传是一种传播活动,可以通过任何传媒进行。新闻事业出现以后,报刊、广播、电视成为宣传者使用的基本工具。从世界范围看,报纸从“观点报”向“新闻纸”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终结的过程。
(2)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具体而言,其不同点主要如下:
①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收,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追逐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②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让受众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而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③传播的方式不同。在一张报纸上,绝不可能重复刊登同样内容的新闻。但宣传却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
④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信息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凡是能够证实观点的所有材料,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的都可以用,不管是新近的还是历史的,是新鲜的还是人们所熟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⑤传播内容不同。新闻重事实,没有事实主体的所谓的“新闻”不可能拥有大量读者;而宣传看重的是观点,事实为观点服务,往往为了体现观点而在表达程度、用词造句上反复推敲。
⑥传播的原则不同。新闻在报道事实的时候,注重平衡原则,尽可能照顾到事实的各个方面和角度。宣传从某种观点出发,本能地突出某一方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另一方面。
2.联系实际,谈谈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以及主流媒体应该怎样提升舆论引导艺术。(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
(1)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
(2)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挥传统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力。(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新媒体作为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舆论引导艺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1)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
①媒体泛社会化导致主流媒体议程设置权力弱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政府主导舆论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媒体,而是可供选择有海量信息的新媒体。新媒介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传播格局,主流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信息的发布权向草根阶层转移。从主流声音一统天下到草根阶层众声喧哗,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权力被弱化,通过掌握有限的媒介资源控制舆论场的局面已被打破。
②新媒体改变了舆论生成演化路径,网络舆论场充满了变数和不可控性。新媒体成为舆论生成和发酵的重要场所,并深刻地改变了舆论生成和演化路径。在新媒体语境中,信息和意见的复杂程度非以往任何时候可比,一些偶然发生的“小事件”或“小事端”在新媒体语境中借助于舆论的放大作用而被瞬间引爆,从而演绎成重大公共危机事件。2012年受到公众关注的四川什邡事件、微笑局长事件、重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等均源自网络,并在网络空间瞬间发酵。另外,拥有大量粉丝的意见领袖深刻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这给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带来极大挑战。
总体来说,现今的舆论格局已经从政府对舆论的主导演变为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对舆论主导权的争夺。
(2)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艺术,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变传统的舆论引导思维。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已不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惟一途径,主流媒体必须转变惯性思维,摒弃“唯我独尊”的固化思想,适时调整对热点事件尤其是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姿态,积极主动介入,动态、客观、全面地发布事件。
②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自身特性。互联网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发端于网络上的舆论有着区别于传统舆论的自身特性,如意见主体自由而分散,传播渠道多元共生,网络内容散乱复杂等。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要认识到这些特性,并加以引导。
③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网上舆论热点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不少也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搜集、报送、分析判断机制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网络舆情汇集报送工作,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强化对舆论的有效引导。
④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重大新闻事件、突发事件面前要做到报道全面、及时、准确、公正,以此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强化舆论影响力。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这类事件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强烈的震撼力,有的报道敏感、复杂,直接影响社会安定。事实证明,广大群众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对主流新闻媒体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依赖,主流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影响着事件处理的效果。
⑤利用深度报道优势,提高自身的权威性。新媒体出现后,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新媒体传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谣言等问题屡禁不止。主流媒体利用深度报道的优势,对一些谣言进行深度调查,还原事实原貌,不仅可以止住谣言,且可以强化权威性,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3.试论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武大2007年研)
相关试题:在传媒新语境下,论述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与演变,在新时代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上海大学2015年研)
答:(1)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①把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混为一谈。以批评性报道代替舆论监督,认为揭露、批评就是舆论监督。这是对舆论监督的一种片面理解。舆论监督是把舆论监督客体的行为及时地传递给舆论监督主体的一种过程,它既包括揭露、批评行为,也包括传播行为。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手段之一,但不是目的。目前我国所面临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只有合理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才能取得监督实效。
②一些部门和领导不愿意接受舆论监督。有些部门和领导舆论监督意识淡薄,有些更是不愿受新闻舆论的监督,在工作中仍有“人治”的烙印。有的部门和领导法律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对新闻舆论监督畏之如虎,一听到新闻舆论的批评,便“老虎屁股摸不得”,动辄对新闻单位横加指责,有的甚至使用行政手段进行打击报复。
③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不能够公正地进行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以“机关报”为主流,很多新闻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具有半官方性质,往往代表或影响某种较高权威的意见。舆论监督源于公民权利,使用的是公众权利,表达的是公众立场。新闻记者本身的采访应有严格的程序限制,而非理性的权力意识极易使一些新闻记者的评论有失客观,甚至会出现新闻记者利用媒体权力泄私愤的现象。一些新闻工作者过高地估计新闻媒体的作用,以新闻媒体的行为代替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甚至“包打天下”;还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片面追求时效性,缺乏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
④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舆论监督权利,不能受到职业道德的合理约束。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亦应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守则。有的新闻工作者缺少自律意识,把监督权作为特权,动辄就把当事人的不满搬上报刊;有的新闻工作者为泄私愤或为私利,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非法干预正当的社会活动,把舆论监督变成生财的工具,大大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可信度。
⑤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化。这点在对司法部门的舆论监督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主要是通过判决之前对案件进行不适当的渲染和煽情造成社会舆论影响,使法院面临来自社会公众及各方的压力而不能自主公正判案。有的新闻记者由于不了解审判活动程序,缺乏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找不到案件报道的法律要点,未就相关问题向法官调查了解情况,便发表文章,进行评论。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也是凭道德标准的理解,把法律事实视作一般事实,从而误导公众。
⑥舆论监督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把其载入宪法作为治国方略,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出,必然包括政治领域的法治化内容,其中包括舆论监督法制化。自1980年以来,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和建议制定“新闻法”,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建设还不可能一步完善。再者,还由于不少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浓厚的“人治”传统。所以,只有健全有关新闻舆论的法律法规,新闻工作者的正当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不受侵犯,社会舆论监督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改进新闻舆论监督的对策
①要把新闻舆论监督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惟有如此,才能为舆论监督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才能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做到有法可依,并在实践中完善这部法律,新闻舆论监督才能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
②要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监督,为人民利益大胆仗义执言。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夯实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捕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然后把收集的情况加以整理、加工,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凡是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定团结及有利于使人们树立反腐必胜信心的事,新闻工作者都应责无旁贷地大胆去做;反之则要大胆反对、抵制;要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恪守新闻工作者的操守,树立高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③把握新闻导向,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较快,其工作遵循“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和原则,新闻舆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新闻舆论导向,切忌借“新闻舆论监督”之名,搞人为“轰动”、新闻“炒作”,甚至刊登和播放一些道听途说的虚假报道,使受众对我国当前的形势产生错误的判断。
④采访和报道中要坚守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目前,由舆论监督引起的纠纷,有部分是由于事实不够准确造成的。因此,必须做到事实真实准确,这样才能使舆论监督真正起到作用。客观公正,也就是报道事实不带有任何偏见,特别是不要把记者的主观意图夹杂在报道之中,要坚持把报道事实同评价事实严格区分开。
⑤要给被监督者申辩的权利。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旦造成负面影响很难挽回。近年来,新闻媒体失实的报道较过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却很少见到更正。由于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很大,而被监督者在新闻媒体面前力量十分微弱,一旦出现失实,甚至事实被歪曲,他们如果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难免会采取消极抵制的方式。因此,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一旦出现失实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更正;在被监督者提出申辩时,应给予被监督者申辩的机会,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政府与媒体都必须密切关注新闻舆论监督的实施及发展进程,从而做到迅速发现其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惟有如此,才能够在规范新闻业建设的同时,有效加快和谐社会的民主进程。
4.结合新闻传播实践,试述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中南财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以“表哥局长”杨达才和“哈尔滨塌桥事故”等报道的舆论监督为例,论述当下中国社会舆论监督的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研)
答: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尖锐性。新闻舆论监督通常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传媒进行,因而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具有极大的尖锐性。例如,当事人某一方面的缺点和错误,一个单位在某个问题上的失误或不足,一经公开发表,立即会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变成全社会的公开谴责和批评,其压力之大,远非小范围的内部批评、文件通报所能比拟。表哥杨达才作为地方安监部门负责人,在突发性事故灾难面前的微小表现让网民唏嘘不已。网民通过查找其佩戴的名贵手表的图片引发了网上舆论,这是舆论监督的一个典型案例。
(2)广泛性。社会各个团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能够参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有党政机关和全体官员干部,也有一般的人民群众,既包括党和政府的政务活动和党风政风,又包括普通百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风气。哈尔滨塌桥事故责任重大,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成为当时全国新闻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无形中给当地相关部门施加了压力,体现出了舆论监督的广泛性。新闻舆论监督不仅使当事人受到批评和监督,也使广大受众通过监督批评而受到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所社会正义的学校。
(3)及时性。新闻传媒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曝光,迅速地将当事人及其错误缺点传播到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形式能更直接、更迅速地达到批评监督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同时,新闻舆论监督由于常会考虑监督批评的普遍教育效果而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监督对象和事实,因而更能迅速地达到推动全局工作的目的。
(4)巨大的杀伤力。新闻舆论监督面向全社会公开进行,当事人的一切熟人——他的上级下级、亲朋好友、邻里故旧,顷刻之间都会知晓。他过去所扮演的一切角色——领导干部、先进模范、廉政典型等,都立即显出它们的尴尬。他曾经千方百计塑造的人生形象——廉洁奉公、朴素勤勉、积极向上等,也会随着批评报道的见报而悉数改变。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对当事人而言,无不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对于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等,应该竭力把这种杀伤力发挥到极致;而对于一般当事人的普通的缺点错误,则要“手下留情”,不必把火力用足用够。因此,对于当事人什么时候点名、什么时候不点名,安排在什么时候发表,在哪块版面或哪档节目刊登,都要慎之又慎,反复斟酌推敲。
(5)权威性。新闻报道以事实为根据,新闻舆论监督以可靠的事实为立足之本,因而具有不可摇撼的权威性。它是言之有据,持之有“事”的,尤其是中国新闻传媒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报纸相当部分是党政机关报,其余报纸的主管部门或出版单位也是党政机关或社会团体,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全由政府主管。在普通群众看来,这些新闻传媒所发表的舆论监督的稿件,不仅经过记者编辑调查核实,而且也征得了干部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因而这些监督稿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是无可怀疑的。有的老百姓更是认为,这些监督和批评,实际上就是党委和政府对当事人的指摘和训斥,它同党委的决定、政府的文件几乎没有区别。正因如此,中国的干部和群众对于新闻传媒所开展的舆论监督,也就看得更为严肃、更为严重。
上述特征表明,中国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是威力强大的政治武器,是社会整合的有力手段,是新闻传媒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
四、案例分析
2001年8月12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起初舆论一边倒将矛头指向医院,随后,在相关部门及当事医院的回应及人民网就原报道中“医生护士全体失踪”说法调查发表后,媒体开始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相关舆论开始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
答:(1)事件报道和舆论发展
8月12日17时23分,湖南省网络媒体华声在线刊登题为《湘潭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不知去向 医院称已尽全力》的报道,这则报道被网络媒体转发后冠以各种标题,标题中凸显“产妇惨死”“护士医生跑路”“死者赤身裸体”“满口鲜血眼含泪水”等,从而使得事件被媒体曝光伊始就快速吸引了各方眼球。这则新闻被搜狐、网易转发后,引发近40万网友参与话题讨论。然而事件首发时间为17时左右,网络媒体转发相对较少,事件的舆情热度在当日并未快速上升。
8月13日,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更多新闻事实被披露,媒体关注度快速上升。人民网“求真”栏目15时40分首发对湖南湘潭有关部门的求证采访,确认“医生护士全体失踪非实情”,成为事件重要拐点。官方回应经媒体放大后,对舆论的引导有一定正面作用。
8月14日,舆论转向,在铺天盖地地指责医院“草菅人命”之后,媒体回归理性,对之前的新闻报道进行反思。同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别轻易下结论”奠定报道基调,促使舆论回归理性。文章称,媒体和公众不应草率评价事件,只有把医疗事件归置于就事论事的框架内,才能给医患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
随后,《环球时报》《法制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一方面对新闻媒体报道失实行为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对破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纷纷建言,让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的讨论更加深入和理性。
(2)舆情反思
①新闻娱乐化刺激被网络放大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报道初期,“满口鲜血”、“裸体”、“惨死”等字眼以及医务人员全失踪、手术室不明身份男子嚼槟榔抽烟等描述充斥于网络和某些媒体的报道,这些描述对公众的感官产生较强刺激,从而使得事件短时间内快速发酵,当地医院和政府面临着较大的舆论压力。
②失实报道体现媒体素养缺失
在事件最初报道中,某些媒体对事实报道不明,从而让医院陷入较为被动的境地。媒体报道伦理暂且不做过多评论,但从官方的舆情处置来讲,无论是湘潭县妇幼保健院还是湘潭县官方在危机应对方面的素养有待提升。
③院方缺乏疏导舆情的经验
医患矛盾已成为当下互联网热点之一,梳理以往医患矛盾相关事件,舆论的发展通常遵循这样的路线,即网友借助自媒体曝光,随后敏锐媒体跟进,将矛头直指院方,引发舆论关注,随后院方在舆论压力下做出回应,与此同时独立第三方,如一些专家或机构,对事件进行分析,通常舆论会对院方的回应进行二次质疑,这时候可能伴随着院方一些负责人的被问责,同时舆论热度开始下降。从这个舆论发展脉络可以看出,遭遇类似事件时,医院方通常处于被动的、疲于应付的境地,显然不能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3)应对策略
①敏感事件中发挥主场优势,主动发声
面对这种窘境,当地官方应该联合院方,在事关人命等重大医疗事故时,建议设立相应的新闻通报机制,第一时间对医疗事故的脉络做清晰的梳理,化被动接受采访为主动发布信息,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在此基础上赢得危机处置主动权。此事件中,固然有“华声在线”对事件进行报道时存在新闻事实交代不清的因素,但也跟院方未能发挥主场信息优势、主动向媒体传递信息有关,诚如网友所言,若官方信息快一些,民众的误解也会少一些。
②官员尽量避免做出结论性表态
在调查过程中,官员的表态理应倾向于明确态度,而不应该倾向于下结论,盲目的结论极有可能成为舆论再次发酵的导火索。在此事件中,最终尸检结果尚未出炉,湘潭县卫生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称院方尽到了责任。这种带有结论性的表态,显然不合时宜,有为医院背书之嫌。
③善用自媒体自净机制实现舆论对冲
湘潭产妇死亡这桩吸引人的新闻在微博上、微信上广泛传播之后,立即引来了其他媒体、专业人士的纠正,并在自媒体平台上形成一拨更大的传播。短短两天之内,舆论就立即翻转。这种舆论的翻转显示自媒体平台有自净机制,同时也给各单位一个启示,要善用自媒体平台,筑牢微博平台话语权的同时,快速向微信平台扩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媒体平台上的话语权。唯有如此,在面对突发危机时,才能有效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对冲,并尽可能实现舆论引导。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2014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