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定义和基本性质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定义

(一)人才

人才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古已有之,但对人才概念的解释和界定则表述不一。古代把人才亦称作“人材”,最早出自《毛诗序》(《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诗经·大雅》又说:“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易经》还有“三才之道”说。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易传》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现代汉语词典》将人才解释为“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辞海》将人才解释为“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1982年,人事部对“专业人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这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界定。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一概括是对传统人才观念的突破,体现了科学人才观的要求。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了新的界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个定义表明了人才的基本条件(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本质特征(进行创造性劳动)、价值属性(对社会作出贡献),以及与人力资源的内在关系。在继承2003年人才定义的基础上,这个界定更好地反映了人才的本质特征,赋予人才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对于促进我国人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即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如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说,创新就是实现新组合,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和覆盖。创新主要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路径、核心力量。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创新意味着更有广度和深度地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而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讲,创新则意味着将这种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生活、工作的细节当中。因此,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无限的,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同时也能够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学者就将创新划分为三种类型:演绎创新、归纳创新和元创新。

对于创新人才,学术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比较早的创新人才定义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我们认为,一般来说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求异思维、系统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和独特的信息加工过程。创造学认为:评价一个人创新思维能力,主要观察其思维活动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2)创新个性。它体现了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非智力因素。创新的个性特征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独立、果敢、敢于质疑、富有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其中,好奇心与意志品质居于核心地位,在个体的创新活动中起着基础的、关键的和核心的作用。

(3)创新方法。良好的创新方法有助于创新活动开展,提高创新效率。创新方法正确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创新的成败。

(4)创新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落脚在创新实践中,即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用灵活和创新的方式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创新目的,取得创新成果。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

(三)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字义为超出一般,在次序、等级、成就、价值等方面位于最前面的、居领先或优先地位的。可见拔尖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在特定的群体(范围)中比较之下才具有实际意义的概念。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应是那些特定群体(范围)的创新人才中居于最前面的、居领先或优先的人才。创新人才如果不具有拔尖性质,那也不是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不同的参照范围,我们对于拔尖创新人才一词中的拔尖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理解。首先,从单个的人才来说,就是将个体的才能素质作为参照系数,拔尖人才是指那些最前面的人才,以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一般人才。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就是将社会特定群体中的人才作为参照范围,拔尖人才无疑指的就是那些最优秀的前置者。以上都是就拔尖一词的原意来讲,我们还可将拔尖一词做一引申:一个在所从事的行业或领域中的佼佼者,其具有的成就和才华必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光环效应。因此,拔尖也就意味着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拔尖人才也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群体(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中,能够起引领先行作用、表率示范作用的人才。

此外,拔尖创新人才还应具有爱国敬业精神,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继承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109页)。

根据德才两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基本定义应当是: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在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爱国敬业,品德优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特别是在中国、在世界领先的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性质

(一)稀缺性

稀缺性是就数量而言的。相对于“数以亿计”“数以千万计”,“一大批”当然是稀缺的。这是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定义所决定的。但是,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个部门、行业、领域和区域,对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需求量很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人才上“补短板”任务也很重。据2014年9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统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已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1%。因此,我们不能把拔尖创新人才只局限在处于顶端的少数人身上。当然,我们首先要大力造就世界水平和国家层面的领军人才,但是我们也要努力造就各个部门、行业、领域和区域的尖端人才和领军人才。这样,才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央关于“一大批”要求的精神,壮大拔尖创新人才的队伍,也利于顶端人才的产生。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就类别而言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从个体而言,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和个性,然后才会因为他对事物的独到的见解而不懈努力,取得创造性成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力。从群体来说,我们可以从科学层面、技术层面、综合层面把他们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至于这三个层面以下,那就更为多样,并呈现出群星灿烂的壮观了。

1.学术型人才

从科学层面来看,学术型人才是一种具有“研究品质”的人才类型。现代意义上的“研究”一般指的就是对规律的探索,对问题的揭示和对问题解决提出具体的路径与方法,包括新的科学原理的发现和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从“能力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术型人才应在其专业知识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精通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熟知专业发展史、了解专业大师的贡献和各个流派的工作,敏锐把握专业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趋势,并且痴迷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所研究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同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从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和文化价值维度来看,这类人才还应是具有强烈学术共同体观念和学术自觉精神、学术道德品行的拔尖创新人才群体。

2.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侧重于社会实践和运用的技术性人才,包括理论应用于自然的重大技术发明和社会重大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分为设计型、复合型和服务型三种类型。从知识结构角度来看,设计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延伸专业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服务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从能力结构角度来看,设计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既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捕捉商业机遇,能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型创新人才既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分析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能力。

3.复合型人才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般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跨一级学科复合型人才,跨二级学科复合型人才以及以一个专业为主,兼有多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多重整合的特点,这种整合不是多种知识和能力机械地简单相加,而是知识之间和能力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形成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并发挥综合作用。

(三)引领性

引领性是就其影响和作用而言的。由于拔尖创新人才高尚的品德和感人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和超强的创新能力、作出的重大成绩和不凡贡献以及由此而赢得的崇高声誉和威望,他们必然在其团队、行业、部门、领域、区域,乃至全社会形成巨大的“磁场”,产生出强大的正能量,发挥出带头和推动的作用。无论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还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新近崛起和正在崛起的“新锐”都莫不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两院院士的引领带头作用作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他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技大师荟萃之地”,“要发挥好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引领作用,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希望广大院士发挥好科技领军作用,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第2版)。

(四)阶段性

阶段性是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成才、成功过程而言的。就一般情况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学校教育阶段、工作实践和创新创业阶段。应当强调的是,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尽管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还只是基本教育,更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工作到老,学习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一阶段更为重要。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创新创业中成就的。

(五)实践性

实践性是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成才、成功的规律而言的。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实践出成果,实践出人才。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而且,是不是拔尖创新人才、能不能为社会所承认,也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群众的认可。这些都是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所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