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庄子》(节选)
解题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不要用人力改造自然。他认为仁义礼乐的教育只能戕害人的本性,“仁义”是用来统治百姓的,对于教育者则不过是欺名盗世的工具。在教育上,庄子主张“绝圣弃知”、“攘弃仁义”,以“四齐”、“四无”为教育内容,即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和无己、无功、无名、无情;教育过程要做到心志纯一、顺其自然。他还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强调“贵师”、“用反”、“虚静”、“道观”等教育教学原则,充满了辩证的色彩。
选文
庄子论“大巧若拙”与“攘弃仁义”
庄子提出“大巧若拙”,主张摒弃仁义,“不以智治国”,反对一切技能技巧,反对法律。人类要从堕落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抛弃所谓的文化、道德、智慧,回到原始自然状态中去。
外篇 胠箧[190]第十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191]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192];掊斗折衡[193],而民不争;殚残[194]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195],铄绝竽瑟[196],塞瞽旷[197]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198],散五采[199],胶离朱[200]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201],攦工倕[202]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203],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204]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205];人含其聪[206],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207],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208]矣。
庄子论“无为”而治
统治者的教化,应该达到“无为”的境界,就像“形之于影,声之于响”。
外篇 在宥第十一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209]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210],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211]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212],无擢[213]其聪明;尸居而龙见[214],渊默而雷声[215],神动而天随[216],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217]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
大人之教[218],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219],为天下配[220]。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221]以游无端;出入无旁[222],与日无始;颂论形躯[223],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有[224]!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
庄子论“缮性”
庄子在下面的选文中主要讨论了如何养性的问题,提出“以恬养知”,返璞归真。
外篇 缮性第十六
缮性[225]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226];滑欲于俗[227],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228]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229];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230],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231],礼也。礼乐遍行[232],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233]己德,德则不冒[234],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
古之行身者[235],不以辩饰知[236],不以知穷[237]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238]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239]谓得志。
庄子论“不内变,不外从”
在下面的选文中,庄子指出“不内变,不外从”,从而达到无所不适的境界。
外篇 达生第十九
工倕旋而盖规矩[240],指以物化[241]而不以心稽[242],故其灵台[243]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忘要[244],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245],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246],忘适之适也。
【出处】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