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数据治理工具和系统选型
数据治理的实施需要IT技术的有效支持。根据权威数据管理研究机构TDWI对数百家国际企业的调研结果,数据治理所涉及的IT技术主题及其重要性排序如图3-15所示。其中,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在全部技术主题中位列前三。
图3-15 数据治理中的关键IT技术
在国内,习惯将元数据、主数据、数据质量以及数据标准等几部分功能统一形成主数据管理平台并作定制化开发,通过一站式数据管理提升用户体验。因此,主数据管理平台(MDM)是数据治理最重要的工具,能够为数据治理建立一套基础数据资料,存储治理范围内的数据定义、负责人、来源、转换关系、目标、质量等级、依赖关系、安全权限等,这些基础数据对于商业整合、数据质量、可审计性等数据治理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时,主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定制化的流程对上述基础数据的创建、清洗、存储、更新、分发、删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一致。
作为实施数据治理的核心IT技术,优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将为数据质量、数据集成等技术的实施,以及数据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同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虽然都能够实现主数据的整合、标准化、存储和分发等基本功能,但在产品特性、产品实施复杂度、系统兼容性、可扩展性方面仍存在许多差异。企业需根据严密的流程来对MDM的产品进行选型。在选择MDM系统时,企业一定要充分做好自身的调研工作,例如:企业高管层需要的是什么?数据治理的难点是什么?具体的业务难点是什么?当前的IT架构和未来的IT规划是什么?否则,盲目按照所谓的同行业可借鉴的经验进行评估与选型,只会让企业更加无所适从。
大部分企业都比较接受“成熟套装软件+专业的实施团队+适当的个性化定制开发”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企业管理特点和建设目标,个性化的开发是必要的,但成熟软件与开发的比例越大,项目风险越小。对于某些重点行业,如机械、电子、冶金、汽配、化工等行业,一些实施经验丰富的厂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些行业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企业标准应用,也对行业化应用进行了提取和升华,基本能够满足某一行业的个性化应用要求,大大降低了实施的风险。例如,北京三维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能源行业主数据解决方案和机械行业主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帮助该行业中的领头羊企业大大提升了主数据管理能力,成为数据治理方面的优秀范例。
在主数据管理系统的选型中,应该兼顾以下原则。
• 信息集成原则:MDM作为数据集成的平台,兼容性是产品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主数据产品不但需要与企业现有应用软件实现流畅的数据共享,更需要支持企业未来的IT规划。大多数时候,MDM产品购买者容易受到他们倾向的软件厂商的影响,或者受到他们正在使用的数据管理或企业应用软件厂商的制约,但随着企业应用的不断丰富,依赖某一技术框架下的主数据产品反而会影响数据集成的效率。
• 最终衡量标准原则:衡量MDM选型工作质量好坏的最终标准是看MDM在企业的推广应用中能否取得成功。成功是各项工作因素的综合表现,包括主数据体系的方方面面。因此,凡是与选型相关的因素都要尽可能考虑进去。
• 功能与技术并重原则: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软件是不多的,技术过于先进的软件,不一定适合企业。不成熟的技术可能会被慢慢淘汰,造成未来系统升级、扩展的困难,要准确地把握二者的结合点。
• 服务至上原则:MDM软件的管理对象是面向整个IT架构及其应用,不同的IT架构对MDM产品的要求差异很大,因此,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管理咨询、定制开发、日常维护等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需求。信息系统选型不单是选产品,同时也是为公司未来发展选择一个具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以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大多数时候,MDM产品购买者容易受到软件厂商故意降低初始报价的销售策略的影响,或者受到他们正在使用的数据管理或企业应用软件厂商的制约,这些都会造成选型过程的草率,为以后的系统应用埋下后患。信息系统选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4.1 软件公司的行业实践
软件公司的行业实践是一个成熟软件公司最大的价值体现。对于一个成熟的主数据管理产品,应该是经过很多企业使用,且有一定发展史的。这样产品的软件公司才会在长期的客户使用中,不断将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业务流程等与软件产品的进行结合,持续地优化更新产品。
软件产品并不是单纯的技术体系,更重要的是内置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因此,只有行业实践丰富的软件公司,才有可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托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对于行业实践少的产品与软件公司,由于经验不足,许多遇到的问题需要不断摸索解决,为此企业将担负巨大的风险。
3.4.2 产品特性
从目前的软件行业来看,同规模同行业的软件公司的产品相对是同质化的,但非同规模同行业的产品相差就会很大。这不是体现在表面所看到的功能上,而是体现在系统内在的框架和逻辑关系,以及管理思想和应用上。
但是企业往往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了解产品,准确判断产品和企业自身的匹配程度。保险起见,就要优先选择那些大企业都在使用的软件产品。
此外,虽然很多领先的信息管理技术都源于国外,但是对于主数据管理这一新概念,国内的普及非常迅速,在产品上已经迅速跟进国际水准,甚至在一些特色应用上超过国际水平。国外基于成熟的产品体系开发的产品普遍架构庞大而复杂,所以对新技术的采用普遍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实施过程烦琐。因此,在选择产品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国际声誉,还需要结合成功实践,考察企业在主数据管理方面的真正实力。
3.4.3 软件公司的实力
软件公司的实力包括公司的规模、成立时间、团队构成等多个因素。软件公司的规模大,成立时间长,说明这个公司经历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期,其产品是得到业界认可的,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
3.4.4 软件公司的实施
信息系统的实施不仅是技术实施,更重要的是带来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变革。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否,需要站在管理的角度来评判。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团队来实施,才能利用实施团队的经验来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3.4.5 软件的价格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IT项目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企业管理思想相匹配,选择的是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低价中标。
信息系统的总价中包括非常多的因素,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如新增组织费用、个性化需求开发、与其他系统接口、后续开发成本和解决方案的价值等。因此,不能仅用有形成本作为唯一的考虑因素和谈判依据,而是要靠竞争和多角度的谈判策略来控制总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