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灵魂深处:80年代之北大记忆(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高干”足球队是怎样炼成的

张健[24]

有这样一支足球队,它的阵容强大,不是因为足球技法高超,不是因为有显赫的足球战绩,不是因为有声震国内外的大牌明星,而是因为它的队员后来要么是身居要职,要么是学界精英,要么是企业翘楚:部级干部2人、将军1人、司局级干部5人、企业高管3人、知名学者5人……这样阵容强大的队伍是当年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足球队。时间已经过去很久,有些队员我可能忘记,有些队员的位置和名字可能有误,敬请原谅,也希望看到此文的同学纠错补漏。

我的队友们

30多年前,笔者曾经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由于“文革”的特殊环境,笔者成为北大学生时,已经28岁;成为经济系足球队员时,已经31岁。以这样的年纪,在足球队中只能算中等,后卫朱斌、夏申等,都比我年纪大。当然,也有些刚过20岁的新人,他们大多数是1979级的同学,比如王惠德、张宇燕、韩实等。

从队员的来源看,大致是三个年级平均分配,每个年级四五个人,总数在十四、五位(有替补队员)。如果没有记错的话,1977级有于吉、石小敏、王敏、黄少敏、葛建民;1978级有邹小平、何忠泽、张健、李克平、夏申、朱斌;79级有张宇燕、王惠德、韩实、赵铁男;研究生有李飞。队长是79级的王惠德,领队是77级的王宏伟。

客观地说,在北大本来没有人将这支队伍列为强队,因为队员中是校队成员的只有王惠德和于吉两个人,相比而言,其他系队有更多校队成员;另外,我们系队里没有一个“老外”,当时留学生中的体育能人很多,田径和足球赛场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记得有一位叫卡马拉的非洲留学生,百米成绩居然是10秒几,足以与当时的国家队媲美,他做足球前锋,也是锐不可当。而经济系只能靠自己了。

我的母校天津一中在“文化大革命”前是一所男生学校,足球很普及,水平也比较高,曾经出过两个国家队员(守门员张业福和前锋李学俊),但是我本人水平很低,连年级队都混不上去。没想到,到了北京大学居然还成了经济系队的成员,而且从头至尾每场必上,没有当过“板凳队员”。当然,对足球的热爱一直没有放松,以及在场上的拼命三郎精神,也是我的长处,尽管年龄偏大(参赛时已经31岁),尽管体力不太强,但是每球必争,短跑速度也还算过得去,看似无望的球也会去抢,也敢于射门,拼下来的结果是:我成为进球最多的队员之一。当然,我处于右内锋的位置,也是得分的最佳位置。

应该说,经济系队队长王惠德的足球技术水平明显比大家高一大截。他在中场,是全局的“稳定器”,球一旦传到他的脚下,很少能被对方截获;他的盘带和传球技术,在整个北大也毫无争议属于绝对一流水平。球经他传递可以很顺畅地直达对方“软肋”,很容易破门得分。其实,他的专业功底并不是足球,而是曲棍球;但是体育无界线,有天赋的人绝对是一通百通。有这样一位技术全面、过人和传球技术都一流的中场,是经济系足球队能取得冠军的关键。

李克平身高一米八以上,绝对称得上是美男子,而且又是体育全才,足、篮、排“三种全会”。身高优势,让我们的中场头球占尽先机,与王惠德的脚下功夫相辅相成。于吉的左边锋,要速度有速度,要技术有技术,而且是天然左脚,不愁从左面发动进攻。张宇燕稳中有快,胆大心细,常常出其不意找到机会。右边锋何忠泽,身高最矮,我身高166cm,是第二矮;他身高大约165cm,但速度极快,带球也很稳当,常常把对方的大个子后卫甩到后面,看得真过瘾。

值得称道的是我们的后卫。所有后卫都是身高180cm左右的大个子,每次上场的四个后卫整齐威严,俨然一道长城,令对手望而生畏。在比赛中,经济系队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失球最少的队伍,这也是我们能获得冠军的最重要原因。研究生李飞踢左后卫的位置,每次都沉着应战,让对手无从下脚。记得有一次,对方紧逼已经到了门前,他居然还敢虚晃向守门员传球,而把对方骗过将球带出。朱斌,兢兢业业,来自北京四中,球技也了得,对方攻来绝不会打乱自己的阵脚,而是让对方无从下脚。夏申,敢于玩命的上海人,曾经在班级比赛中受伤缝了几针,到了全校比赛,更是风采尽出,大脚出球与细腻盘带相结合,很少有失脚。赵铁男,稳重之余不乏灵活,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对方球员很难“过”他。还有韩实,作为后卫,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主动助攻,而且有从中场远射并成功破门的光辉战绩。守门员邹小平,原来擅长打排球,是系排球队的二传手。他的弹跳力很好,球感极强,又敢于扑救,敢于抢夺,成为经济系足球队顽强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夺冠的大功臣。

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许多足球场上的激战已经忘记了详情。记得较为清楚的是和法律系那一次较量。法律系是全校著名的体育强系,许多体育特长生都是法律系学生。法律系的篮球、排球无人可挡。面对这样的体育强系,足球会怎样呢?没想到,经济系不仅赢了,而且是以4:0的比分大获全胜,着实提气。详细的战况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印象中韩实的中场远射并成功破门就是发生在这次比赛。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经济系3:0领先时,我也十分放松,下半场竟然大胆玩起了盘带,独自一个人带球突破,从中场连续盘过四五个人,一直将球带进禁区,再传给正在那里等候的一位队友(好像是王惠德),将球送进大门里。结果,经济系以4:0获胜。

一张合影引起的回忆

前些天,一位同学在微信中展示了当年这支足球队的合影,全体队员穿着白色的背心,每一个人都“骨瘦如柴”,但瘦弱掩盖不了年轻和朝气,大家是那样信心十足,昂首挺立。我记得当年王宏伟领队费尽心思,为我们每人买了一件黄色半袖衫。这在物资匮乏的当年,还是不错的礼物,衫上印着“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蓝色字样。这件运动衫我留了好久,前几年才被爱人清理,十分可惜。

但是这张照片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年足球队员朱斌同学的解释很有道理。这张照片是参赛不久后留下的。当时,这帮“乌合之众”并不被各界看好,也就是“重在参与”罢了。大家刚一开始只能穿着自己的简陋背心,连经济系的印字也没有。没想到越打越好,连胜不断,系里的同学们都开始刮目相看,黄色半袖衫应该是小组出线后王宏伟领队说服系学生会给置办的。可惜的是,获得冠军后,全体队员身穿黄色运动衫的照片没有留下。

进入决赛并获得冠军,惊动了系领导,连著名的经济学家、我们尊敬的陈岱孙主任也前来助威和祝贺,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据说,这是北大建校后经济系第一次获得足球冠军(彼时北大建校已经有83年)。这点光荣历史,我后来还常常和学弟学妹们谈起,自豪之情难免外露。不知经济系(后来的经济学院,以及有传承关系的光华管理学院等)以后是否还获得过这等殊荣?

运动练就健康体魄

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得不错,令人欣慰。如果追寻北大对各位同学的影响,除了让大家刻苦读书、刻苦钻研外,让每个同学保持健康体魄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更是日后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基础。在北大,每天锻炼一个小时是一个硬性要求,每个学生体育八项指标必须达标才能毕业。虽然有些同学抱怨不已,但多数还是老老实实地按要求完成,客观上保证了同学们在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后还有较好的身体。当年足球队队员们多数事业有成,拥有健康的体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北大对体育的严格要求,对于不喜欢体育的同学来说是个负担,而对我这个体育迷来说,则是个福音。除了足球,排球我也相当喜欢。由于大学体育课开设了排球课,让我这个体育迷又多了一个爱好。虽然我个子很矮,但排球里还能找到一个位置,做二传。有一阵子,我们班里打排球成为热点,连续多天和留学生联队每天都打一个小时比赛。对方有一个日本同学,曾经是千叶县县队半专业的队员,个子虽然不高,但常常扣得我们没脾气。和他们的比赛,我们也是输得多,赢得少,但每天打球其乐无比。为了打排球,我的眼镜竟然被打坏了十几次。当时那种白塑料框的眼镜太不结实,对方一扣球就有可能把眼镜打坏。后来只好配了个金属框的,尽管丑陋,但很结实。

当然,踢足球是我的最爱,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更多的还是在五四球场踢足球。由于不是正式比赛,往往是较熟的同学凑在一起,摆两个书包就成了球门。那些同学多数是叫不上名字的,所以后来基本上不知所踪。只有一个来自加蓬的留学生和我较熟,因为和我住在同一栋留学生楼里(大三后我从37楼搬到留学生楼,陪住一名日本留学生)。记得他的中文名字叫南冬,他的个子不高,但极其灵活,足球在他脚下,几乎如黏在身上一般,“花活”玩得很漂亮,过人干净利落。前几年,我在一个中非国际论坛上,遇到几位来自加蓬的外交官,还特意打听了有无叫“南冬”的官员,但毕竟中文名字不等于加蓬本地名字,这个“南冬”究竟是音译还是意译,也不得而知,我的打听也就没有结果。

亲爱的南冬,你在哪里?你还踢足球吗?你过得还好吧?你还记得那位来自经济系的球友吗?记得我们几乎每天在五四球场的奔跑吗?记得我们在系级正式比赛(他是中文系留学生)中我对你的“贴身盯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