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个传说
王因予[22]
最近常见回忆文章,称77、78级是如何的空前绝后,史无前例。而当年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北大物理系,自然汇集了各省市高考状元。初入校来,雄心未减,谁也不服谁。考场内外较量过几次之后,慢慢就明白了天外有天,该服气时还是要口服心服的。我们年级里,文科我最佩服的是大才子陈东,曾在一支烟时间内为我们宿舍7人每人题诗一首,用金庸的话说就是比曹子建只少一斗只多一步;理科我最佩服的是高材生于大海,以第一届全国数学竞赛二试最高分被免试录取,入学后在全校数学和英语竞赛中双双获奖;杂学我最佩服的是牛人胡明,他幼时师从李苦禅,国画有相当的造诣。他对世事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常令还是书呆子的我们脑洞大开。他在学时就提出东方式的嫉妒和西方式的嫉妒,这一著名论断后来屡被媒体引用。
三人之外还有一位同学,王群,他的水平我完全难以望其项背。他不是才子,不是牛人,他只是个传说。
第一次注意到王群,是大一时在力学大课的阶梯教室里。当时教力学的李椿老师正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同学们注意啦,当我念定理的时候,我的声音会变,这时你们就要赶紧记笔记……”果然,时不时老师的声音就会高出八度,于是讲台下一片唰唰声,颇为壮观。只有坐在边上的王群,把笔记本卷成筒拿在手里把玩。我说你怎么不记笔记呐,他哼了一声说,我直接记脑子里。谁像你们这帮××(读者自己领会吧),光顾记笔记,能听懂多少?我无语。后来看武侠小说,这就是传说中的过目成诵,入耳不忘吧。
大二时又一次跟王群坐一起,这次老师讲课他连耳都不入了,捧着一本厚度和重量近似于砖头的硬壳书低头在读。我问你怎么不听讲呐,他说,他已经把大学四年级的课程都读了。现在正在读研究生的课程。我好奇地看了一下书名——《量子色动力学》!哇塞!这部书不要说当时的大二学生,就是30年后的今天,7802读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手放下)相信不会超过200人。至少我就没读过。我只知道量子力学很难,电动力学也很难,量子电动力学难上加难。至于……色动……那啥的,没有概念。别是少儿不宜的吧?
大三时,在教室里已经见不到王群了。有一段时间我总往图书馆阅览室跑,抄一本不外借的书(绝对不是“手抄本”)。结果就碰上王群了。他问我“W……?”我瞠目结舌不知以对。以我小学二年级开始学英语的良好基础,我只听懂了两件事:第一,他说的是英语;第二,这是个疑问句。若干年后,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梦萦魂牵,我终于想明白了,他大约是问我,去哪儿啊。尽管现在看来这句问话不合西方习惯,可在那时,我们都还在停留在背单词的阶段;英语会话,想都不敢想。
王群非但自己不务正业,还伙同其他同学,成立了天狼星学社。那时学社是个敏感词汇,发起人都被辅导员请去喝茶(妄自揣度。也许那时条件有限,没得茶喝),弄得学社愈发神秘。王群在学社自然是领军人物,经常给大家介绍一些科学最新进展,大爆炸,超流超导,核糖核酸,模糊逻辑什么的,总之和每天枯燥的作业不沾边,让我们知道了理科也可以是如此的引人入胜。
有一次学社活动,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陈东朗诵了一首诗,大家都赞叹不已。突然王群说,别动,听着!我给你和一首!我们都惊呆了。和诗!这是传说中主席和柳亚子先生才做得到的啊!只见王群点燃了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就吐出来一句七言;吸了四口,吐出一首七绝来,前后不超过两分钟。印象中,当时没有掌声,没有赞叹,就一个词,震惊!如果那时看过春晚,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表达——我们会带着哭声说,太……有才了。
王群考试成绩并不好,我当时觉得不可想象,现在看到了国内考试的弊端,才懂了,他根本不在乎考试,不肯多花时间应付考试。毕业后王群被分配到某学院,宏图未展,郁郁寡欢。后来听到王群英年早逝的消息,我扼腕的同时,却不觉得吃惊。可以想象,他那样一个天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会如何地不得志,如何地压抑。他不容于这个社会,也不屑于。他根本就是超前于我们这个时代的。
2017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