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灵魂深处:80年代之北大记忆(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句玩笑成就了我的大学梦

潘慕平[5]

在经历了6年的农场生活以后,我回到了北京。1977年,也就是我进入北京朝阳无线电厂工作的第4个年头,29岁的我终于迎来了大学恢复高考的日子。

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只不过当时也不敢想,此生是否还有机会实现我的大学梦。现在,机会真的来了!

我兴冲冲地走进工厂的党总支书记办公室,向马书记提出报考大学的申请,却被当头浇了一瓢凉水。马书记说,他不能批准我的申请,理由是工作需要,离不开。我反复请求,也无济于事,只好悻悻而回,可是心里一直也放不下。

我当时正担任工厂机加工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而机加工车间60%都是年轻小伙子,其中不乏爱闹事者。我隔三岔五要去公安局的拘留所领人,颇难管理。在厂里为数很少的男党员中,据说也就是我能同这帮小伙子“打成一片”,并同他们达成默契:厂内一律“和平共处”,要闹事,务必请到厂外。说也怪,上任一两年,竟也无事。如此,马书记如何舍得放我去考大学呢。

直到大学报名截止日的那一天,马书记带着团总支书记小王来我车间视察工作。在汇报了工作以后,马书记表示满意。我顺便说了一句:“马书记你看,你把我上大学的事都给耽误了。”看来,马书记当时的心情还不错,居然笑嘻嘻地同我开了一句玩笑。他说:“谁说我不批准,你去报吧,只要你考得上。”说罢径自笑着离开了,真不知他是否知道那天是报名截止日,而且所有的报名表都已经在上午就交到区里了。

我想,这不过是一句玩笑,也就没有当真。可是一起来的小王并没有走,他在厂里负责大学报名一事,把马书记的“玩笑”听得真真切切。在我转身要去干活时,他一把拉住我说:“现在是三点二十,五点钟区里截止报名,没准儿还真来得及。”我说:“是吗?”小王说:“让我试试看吧。”说罢他立即奔出车间,跨上自行车,向着区里的报名点骑去。

差十分四点,小王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拿着一张报名表。一进车间就对着我大喊:“小潘,快来填表,选志愿!”弄得全车间的人都听到了。小伙子们凑起了热闹,开始起哄了。他们把刊登招生目录的《北京日报》铺在钳工的工作台上,帮我选志愿,我则在一旁填表。就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说,复习数理化肯定是来不及了,就报文科吧。第一个是北京大学,再琢磨报哪个学校也没时间了,就报北大吧。如此,我就填了两个志愿:北大新闻系和北大经济系,连第三个也来不及挑了,匆忙间,看着小王跨上自行车又向区里奔去。

几天后,小王真的把准考证给我了。马书记见事已至此,也就随我去了,只丢下了一句话:复习别影响工作。

我生怕他反悔,连忙立下保证。

就这样,一句玩笑成就了我的大学梦,我考上了北大经济系,当然我的生活从此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