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就是学校为了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学校的管理人员对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激励、创新的职能过程。[19]
学校管理由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和学校管理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学校管理者
学校管理者就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的人。学校的正、副校长和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此外,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都是学校的主人,不仅接受管理,也积极参与管理。所以,对学校管理者不能做狭隘的理解。
2.学校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对象就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承受者,也就是学校管理者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学校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作为学校管理对象中的“人”,主要是指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财”主要是指学校办学所需的各种经费,包括国家拨款、学生缴费、自筹资金、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办学经费;“物”主要是指学校办学所需的物质设备,包括校舍、教具、仪器、图书资料等;“时间”“空间”“信息”则是学校管理的特殊资源,学校管理者必须科学地支配时间,合理地利用学校空间,收集并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能。
3.学校管理手段
学校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组织结构按照职能和任务不同可以分为两类:行政组织结构和非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和年级组等,这类组织结构是为了完成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组织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承担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学校的核心组织机构。
非行政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党支部、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教研机构、学生团体等。这类组织结构是为了配合、监督、支持学校常规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校组织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承担着补充作用,是学校的外围组织结构。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全体成员日常工作的基本规范,一般包括学校的领导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
小学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1.思想品德管理
思想品德管理主要包括:
(1)制订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
(2)抓好班主任工作;
(3)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
(4)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取得他们的密切配合。
2.教学工作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主要包括: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3.教务行政管理
教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手册等。
4.总务工作管理
总务工作管理主要包括:校舍的建设、设备等购置与维修、生活福利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等。
我国学者普遍认可的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计划、施行、检查和总结四个部分。
1.计划
计划是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没有计划的管理工作是盲目的、混乱的、被动的。
2.施行
施行是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施行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指导、协调、激励。
3.检查
检查是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计划目标而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是计划执行的保证措施。
4.总结
总结是管理活动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是在检查的基础上对照计划提出的预定目标进行的。总结是检查的继续,既是对计划执行的总分析和总评价,又是下一个管理活动周期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
二、学校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学校是国家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其目的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适当的身心发展环境,使其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成功地参与社会生活。
1.概念
学校组织机构是按照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组织的职责、岗位和人员进行合理地组合和分配,形成结构合理、权责清楚的协作系统。学校组织机构建设既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又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特点
从学校组织内部系统的剖析出发,学校组织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组织;从学校组织的教职员工特点出发,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从学校组织的任务、目标来看,学校组织是一个受到多重影响、具有多重标准的组织。
3.模式
学校组织机构的模式是指学校组织中权力和职责关系的结构方式,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组织机构的模式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
(1)直线型。
直线型组织机构模式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组织中的每个人只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具体表现为:校长、副校长统一指挥,集中领导各教研组、少先队、后勤等部门。这种组织结构模式简单,统一指挥、集中领导,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上下级关系明确,责任分明,联系简便快捷;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由一人承担,往往难以应付。
(2)职能型。
职能型组织机构模式是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能管理的业务。该组织机构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如在学校管理层中设教务处、政教处、少先队等职能机构,各职能机构各司其职、地位平等。在其职能范围内,不仅可以直接指挥下级单位的工作,而且可以指挥、监督同级其他职能机构的工作。其优点是能够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缺点是容易破坏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领导。
(3)直线-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亦称直线参谋型)组织机构模式的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置的指挥系统(又称直线指挥部门),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职能系统。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和人员被称作直线主管的参谋,在特定的范围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或者受直线主管的委托在特许范围内享有一定的指挥权。
(4)矩阵型。
矩阵型组织机构模式从两个维度设置部门,一个是任务部门,另一个是职能部门。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矩阵。矩阵型学校组织是在大型组织中,为克服缺乏横向沟通的弊病,把管理中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集权化与分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设计的。在这种结构中,纵向设有指挥-职能领导关系,横向设有项目-目标协调关系,各职能部门的垂直系统和各项目的水平系统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矩阵型组织的不足之处是对下属可能形成双重领导,使之难以适从。我国大学和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很多都采用这种组织形式。
(5)事业部型。
事业部型组织机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用分权形式来进行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有利于调动各事业部的积极性,有利于为各事业部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但各事业部存在重复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情况,造成管理成本增高,同时易滋生本位主义,忽视组织的整体利益。实行事业部型组织模式的学校一般是那些规模较大、有复合教学业务或有跨地区教学业务的学校。
4.基本形式
我国学校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性组织机构,这是为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另一类是非行政性组织机构,这是为配合、监督、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而设立的。这两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产生作用和影响。
(1)行政性组织机构。
校长办公室:这是校长领导下处理日常校务的办事机构。它协助校长处理对外联系、对内协调的工作,负责对外联络、文件收发、报表统计、信息反馈等,通常设主任或干事1-2名。校长办公室直接对校长负责,一般没有直接的下级,但与学校的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都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具有综合的协调性和辅助性功能。
教务处:这是组织和管理学校教学业务的机构,具体领导各科教学研究组、年级组及班主任的工作;同时兼管与教学业务有关的科、室,如实验室、图书馆、文档室等。教导处的日常行政事务包括管理学籍、整理教学档案、统计成绩、安排作息时间、编制课表、组织课外活动等,一般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
政教处:这是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组织学校各种德育活动的机构。对各年级组的德育工作负有领导、管理和协调责任,一般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政教处的上级是主管德育的校长,下级一般是年级组和班主任,依据学校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小学不设政教处。
总务处:这是组织和管理学校后勤的机构,负责学校的基建、物资的供应、设备的维修、财务的支出和报销等事项,同时兼管学校的食堂、宿舍等,其宗旨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总务处一般设主任、副主任及办事员若干人。总务处的上级是主管后勤的校长,下级包括所辖的各职能部门或者相关人员。
教研组:这是各科教学研究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活动单位之一,负有组织本学科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等责任。此外,教研组有责任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教研组一般由同学科的教师组成,通常设组长一人。教研组的上级是教务处,下级是各年级的学科教师。
年级组:这是同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集体组织。它的任务是了解同年级学生的德、智、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提高教育质量。年级组组长对本年级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体育卫生、课外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组织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评估活动效果。年级组的上级是教务处或者政教处,下级是同一年级各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
(2)非行政性组织机构。
非行政性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党、群、团组织和各种研究性团体。
党支部:一般来说,由于小学规模有限,因此不设党委而设党支部或党总支。党支部主要抓好学校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时还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对学校的教学、人事、财务管理等工作负有监督和保证实施的责任。
工会、教代会:大多数小学都设有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组织,其性质属党支部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它们是党政联系群众的桥梁,负有下情上传、向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推动学校民主管理、依据有关教育法律或劳动法律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教师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等责任。
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这是党支部领导下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群众组织。其中,共青团由青年教师和符合年龄要求的学生组成,参加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学生会和少先队则由学生组成,一般没有严格的加入条件。这三种组织主要围绕青年教师或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涉及思想教育、教学、文体活动、社会活动等。
研究性团体:一些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性组织,如学科教学研究会、文学社、艺术会等。对于这些组织,学校行政部门应给予热情的支持,并积极进行引导,使之对学校的工作起到有益的辅助促进作用。
5.发展趋势
(1)学校组织机构网络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化、集体化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组织,如职工代表大会、校外专家联谊会、家长委员会、党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等,形成一个网络框架,从而高效地开展工作。
(2)学校组织机构一体化。
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并不意味着学校管理的松散,反而要求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校的各个机构都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各自的职责,因此,要求建立健全决策、协调、执行、操作等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使其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互相配合、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工作效能。
(3)学校组织机构人情化。
学校组织可以说是一个正规的科层制组织,但学校不同于机关和企业,它是以培养人为基本特征的特殊社会组织,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因此,学校组织机构设计中需要关注人情化,这样有利于发挥组织的群体战斗力。
(4)学校组织机构个性化。
由于每个学校情况不同,而学校组织机构又是学校管理风格的外显,因此,组织特征必然具有个性化的性质,个性化的学校有利于发挥学校组织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内部机制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首要前提和保证。学校内部机制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等具有动力作用的系统,其中学校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
1.学校管理体制
(1)学校管理体制的含义。
学校管理体制指的是确立学校内部管理结构与过程的组织制度,主要是指学校的机构设置、领导制度、管理权限的划分。其核心是管理权限的划分,是领导体制。小学领导体制是关于小学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总称。也可以说,就是领导关系的制度化、体系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
校务委员会制。校务委员会由思想进步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组成,在发扬民主、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和对学校的改造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党也很好地利用了他们对新政府的热情和特殊的身份。
校长负责制。完成了对旧制度、旧学校接管与改造以后,学校教育走向正规。1952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领导学校工作,“校长由人民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政府负责,学校一切重大问题校长有权决定”。该体制在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改变学校无人负责、推动学校改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方面不够,校长容易独揽大权(那时党的组织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年整风“反右”,在“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思想指导下,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校长负责制全盘否定,中学普遍推行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结果是党政不分,书记说了算,行政机构和校长的作用没有发挥。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教育部于1963年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工作”,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有保证和监督责任。该体制对党政有了明确的分工,调动了两方面的积极性。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全日制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1984年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意见》,改称“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来;要团结广大师生,大力支持校长履行职权,保证和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教育计划的实现”。这些规定为大、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的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历年真题
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指由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制度。它包含学校党、政、群三方面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权限。
校长全面负责,包括校长职位、职责、职权三个内涵。①校长职位由上级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领导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②校长职责包括工作任务和承担的责任。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定,努力按教育规律办学;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全面主持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卫生、后勤总务、人事组织等学校行政工作;配合学校党组织,支持和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教职工工会等群体组织开展工作;管理人事工作,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健全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③校长的职权包括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
党支部保证监督,主要是参与讨论副校长及中层干部的提名或任免,在政治上把关;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和党支部的积极作用,加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对教职工代表会议、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支持校长独立处理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协调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
教职工民主管理可以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体现。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是听取校长报告;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改革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奖惩、晋升、处分、免职有建议权;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监督评议权;对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财务预算有审议权;对本校教职工岗位责任制的方案、教职工的奖惩办法、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规章制度有决定权;对职能部门贯彻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落实提案有检查权。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主持,人数不多,由有威信的教职工组成。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会、家长会、专题讨论讲座会等形式完善民主管理。
校长负责制作为一项学校基本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校长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并形成科学的领导管理力量结构;改革的关键是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正确处理党、政、群之间的关系,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并不能简单地说就是“校长说了算”。完整、正确的校长负责制,应当是既能够充分调动校长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又能体现教职工当家做主的优越性。其中包括校长要定期向学校党组织通报工作,有关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要主动征求党组织的意见,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校长要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发挥教代会的咨询审议、监督作用,并形成具体制度予以落实。
2.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依据法律法规以及主管行政部门的授权或在其办学自主权范围内制定的学校内部管理规范的总和。学校规章制度从广义上讲包括国家有关教育的所有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纪律章程;从狭义上讲仅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规范、纪律、章程等,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管理规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制度,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及工作制度,学生守则、学生成绩考核、升留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会议制度(学校领导班子会、校务会、行政会、教研组长会、年级组长会、班主任会、家长会、教职工学生代表会等),资料档案保管制度(教师资料、学生资料、学校工作资料、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等),教职工工作制度,各种常规细则(课堂规则、宿舍规则、食堂规则、图书馆实验室规则),等等。
三、小学组织与运行
我国中小学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与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相关。我国小学组织是由校级、中层和基层三级组成的。自1985年起,校级开始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小学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的组织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小学组织机构历经了几次变革,主要围绕第二管理层级进行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领导下的“两处一室”或“三处一室”的行政性组织机构被进一步确定,其中,“两处”是指教导处、总务处,“三处”是指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一室”即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和总务处是学校中层行政职能部门。我国小学基层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教育研究小组和年级组。这两种组织形式可以形成四种不同的基层组织模式:仅有教研组;仅有年级组;以教研组为主,以年级组为辅;以年级组为主,以教研组为辅。
小学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
(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
(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沟通是小学组织管理的基本途径
(1)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应当是这样的:当发送者产生传递信息的需要时,他/她必须首先确定信息的内容,即确定自己的思想;然后对思想进行编码,即根据所选择的传递媒介要求,把思想转换成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传递通道,由信息载体(声频、视频、光电信号、公文信函、人员等)将其发送给接收者;接收者感知到信息的到达,并对之进行解码和领会;最后,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又反传给发送者,亦即发送者得到了对他所传递的信息的反应,这就是反馈。只有当接收者得到并理解了信息的内容时,沟通才算实现。在沟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遇到干扰,使信息传递受阻或造成差错,就算不上沟通。
(2)沟通在小学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①信息传递作用。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沟通把信息载向学校系统的上下左右,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系统。
②控制作用。学校对其下属的机构以及全体师生实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离不开沟通渠道。学校的机构系统实际上就是正式的沟通渠道,上级的指令通过它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它层层上报,学校通过这一机构系统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
③激励作用。在学校中,沟通是一种激励的工具。及时的领导作用,对工作绩效的肯定,奖励出色的行为,给下属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等,这些都是通过沟通才达到激励的目的。
④情感交流作用。沟通可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情感,交换对于学校内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参与感、满意度。
(3)小学组织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①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沟通渠道。下行沟通是学校组织机构自上而下的命令、指示、审批、拒绝、批复、批转等;上行沟通是学校组织机构自下而上的请示、汇报、申请、建议、请求、申诉等;平行沟通是同级机构间的交流、协商;斜向沟通是不同级别机构之间的联络、协调。
②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社会传闻(即小道消息)。非正式沟通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类沟通具有两面性。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作为正式沟通渠道的补充,缓解组织内部出现的某些紧张关系,并可作为试探性的信息发布和收集反馈的渠道。但是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信息的误传、误导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以及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所引起的误会和是非争端,还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类渠道散布谣言等,都会对学校管理产生或大或小的消极作用。
2.学校绩效是小学组织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因此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高绩效。具体地说,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评定,并据此决定工资报酬的级别,决定工作岗位以及升迁等;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使学校更确切地掌握教职员工的基本素质及其他情况,以便按其特点进行培训,更合理地开发他们的潜能。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教学工作安排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最后,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公平感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
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学校管理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方法是管理理论转化为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
学术方法是对学校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重点提示
小学组织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小学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只要有小学组织存在,就离不开对小学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的讨论。要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机制,需要深刻领会学校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和学校管理手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校管理者为了管理学校的行政组织机构和非行政组织机构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建立完善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即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等。其中,学校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学习时要重点理解学校管理的内涵和要素,牢记学校组织的设置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小学组织的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是理解小学教育、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作为希望从事教育事业的未来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历史、现状、特点和任务,深刻理解小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方向,还要熟悉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运行机制,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尽管本章在历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占分比例较小,但本章的内容与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掌握小学教育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理解小学教育的变迁及现实诉求,在掌握学校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理解小学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掌握小学组织管理的核心要求和基本方法。
本章要点回顾
学习资源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潘仲茗.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概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4.赵承福.小学教育管理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
5.汤书翔.小学教育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6.马楑华.小学教育新思维[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7.杨庆余.小学教育案例及其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简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叶宝华.现代中小学教育与管理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