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小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教育目的

目的是个体对他所希望达成或获得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设定。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有无目的性。因此,人类进行教育首先就需要明确教育目的是什么。

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了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可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可分为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两类。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反映社会对于教育系统的总要求,要求教育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及其发展服务。个人的教育目的则要考虑教育对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要求教育为个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以及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服务。教育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组成完整的教育目的整体。有效的社会教育目的必须通过个人教育目的来实现。反之,有效的个人教育目的也必须考虑社会教育目的,以社会教育目的为设定和实现的前提。孤立或割裂两者的关系,就会形成片面的教育目的,导致整个教育观念上的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所以,在教育目的的设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的统一;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则应在鼓励教育对象具有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引导这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历年真题

【3.1】【2013上】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科学本位

C.伦理本位

D.个人本位

【3.2】【2013下】“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使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导向功能

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大方向。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要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一方面,它表现为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规划的确定以及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及教育方法的选择等;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是各个年龄段教育的合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无论在空间或时间上,都必须朝向教育目的所指明的方向。

2.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是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重要手段。从宏观上说,教育目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等都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从微观上说,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都有支配、协调和控制、调节作用。在理解和掌握教育目的的条件下,人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时,都会自觉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行事,以克服教育活动的盲目性;当教育活动偏离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时,教育工作者也会自觉地反思并予以纠正。

3.评价功能

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评价教育过程是否有效,教师工作成绩的高低以及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成长的状况如何,要有具体、细致的评价标准,但是所有细化的评价标准的最高价值预设都来源于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当具体评价标准有违教育目的时,就需要对具体评价标准做出修正。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培养目标是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学习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来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它既是一种学说、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战略、一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奠定了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又不断践行、丰富和实现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目的表述回顾

教育目的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也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

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我们对教育目的新的思考和探索。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限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目的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教育目的首先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理想的体现,因此,不同的教育家往往会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念和理念。历史上曾出现以柏拉图、凯兴斯泰纳等为代表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为代表的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教育无目的论等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教育目的又以客观性为存在前提,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目的,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教育目的的确定必然会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相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也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5]统治阶级一方面要利用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权制定出符合本阶级需要的教育目的,为巩固这一统治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利用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力维护本阶级在教育资源占有上的特权,并保证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确定会体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教育目的既然是教育活动主体对培养对象质量和规格的设计,就不能不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虽不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方向起决定作用,但仍对教育目的起制约作用。教育目的必须要以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并通过具体的教育目标去落实,因而教育目的需要反映不同学段受教育者的共同成长规律。完全不考虑人的身心实际及发展规律的教育目的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无效的。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人总是用理想提升自己,用理想人格塑造自身。教育目的既然是对培养对象规格的设计,就不能不与人格理想相联系,受到制定者理想人格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直是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社会分工,实现经济基础的质的变革以及整个社会的本质改造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高度发达、劳动高度进化的必然产物。任何社会的进步水平和人的解放程度总是同人的德、智、体三者发展水平成正比的。人的智力和体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道德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不仅发展了体力和智力,而且发展了人的道德意识。在促进人的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教育成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而且认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进程应当被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灵魂。

历年真题

【3.3】【2012下】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三)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环境,促进受教育者在逻辑、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使受教育者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各育提供动力和能源,推动受教育者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学生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人们常常把智育与教学混为一谈,把智育等同于教学。实际上,智育与教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而教学则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是实施上述各育的基本途径,它与智育属于不同的层次。从完成的任务方面看,智育与教学亦有所不同。智育与其他各育一样,具有自身的任务和内容。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则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即智育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作为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知识技能准备和智力支持,是实施其他各育的基础。其他各育中的知识因素,都要靠智育去形成和发展。同时,智育中也包含其他各育的因素。因此,要使年轻一代具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熟练的劳动本领,必须实施智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能为目标的教育。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和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对学生来说,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是主动的、休闲性的,具有愉悦学生性情、缓解学习紧张、丰富学生生活、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享受闲暇能力的作用。

(4)美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美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长人的聪明才智,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情趣,给学生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美育也可使学生在未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美的要求创造出优质美观的产品。

美育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美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能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人、陶冶人。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美育也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增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情操可以得到陶冶,体质受到锻炼。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学生缺乏劳动能力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较差,怕吃苦、讲享受,缺乏勤俭节约精神,缺乏责任感。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和生产技能,形成学生优良的民族精神与美德,关系民族、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劳动技术教育的推广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学大纲。

2.全面发展教育各部分的关系

历史上把德育、智育和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内容,现在又把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简称德、智、体、美、劳“五育”。这“五育”并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层次,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后一层次包含前一层次的内容,又综合了本层次的新内容。教育目标的第一层是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发展,提出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当把心理发展的目标同其生理基础联系在一起考察时,进入教育目标的第二层次,即体育。而与前两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相比,这一层次更具体、更现实,还将前“四育”培养、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在个体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最基本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第三层次。

具体而言,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同时,其他各育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将其寓于各育任务的实施中才有可能。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成为实施各育不可或缺的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则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审美观念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而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更离不开知识基础和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因此,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各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强调某一方面或将它们割裂开来,要坚持“五育”并重,但“五育”并重并不是均衡发展,要使全面发展教育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健将,或者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精通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是不可能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而言,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我国政府始终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历年真题

【3.4】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突然决定将音、体、美课程提前考察,将课时留给语、数、外科目。该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错误,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表述不完全一致,但这些不同的表述在总体上又是统一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十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坚定的价值取向,又认为社会存在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和人的闲暇时间极其充裕,消灭了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16]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和正确认识、处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关系的方法论,这样既避免了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对立起来,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性,又避免了在阶级社会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唯一和根本目的,否定个人和个性发展的价值,用社会需要取代个人需要的片面性。

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实际上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表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德、智、体三个方面,而且还应包含审美能力的培养、健全心理素质这一维度。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更是我国教育的长期和根本任务。当然,全面发展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只能实现在一定历史阶段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

历年真题

【3.5】【2015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我国的教育目的始终强调我们要培养的人是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或社会主义方向的人。这在不同时期的表述上有所不同,如:“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在教育目的的阶级性上,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有其明显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宣扬超阶级性的资产阶级教育目的,也不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剥夺绝大多数人受教育权利的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教育目的。社会主义的教育追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的可能空间。同时,它也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受教育者做到政治与业务素质的统一,德才兼备。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现代社会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成员,从而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具有以前各社会阶段所未有的高度的民主特征,除了教育机会均等等方面的进展之外,这一民主特征的重要内涵就是尊重个体的存在价值、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需要具有不同风格与特长的建设者,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建设者。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在强调全体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般要求的同时,也必然重视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的充分发挥,从而寓一般于特殊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目的内涵。

中国社会曾是一个社会本位色彩浓厚的社会,除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影响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一些时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理解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其结果是我们在教育中对人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影响了学生在主体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基本特征十分重要。

三、素质教育及其实施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观在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共识,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还要努力追求教育公平。在教育政策层面,需要提高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力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则表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情感、思想、行为。

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要求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素质教育不是竞争性、排他性的教育,而是一种合作式、相容性的教育,不但要保护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要给他们以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一个人能够成功。

2.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前教育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即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理解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既包含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也包含能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素质;既是社会个体的个性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又是整个社会每一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从教育战略的制定和政策的调整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内涵到手段都是相通、同构的。更进一步来说,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具体实施环节,让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得以现实化、具体化、明晰化。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德育方面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智育方面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

3.体育方面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根据农村的实际条件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

4.美育方面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高雅健康的节目。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三)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素质教育是一项关乎中国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和行动,涉及整个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教育发展战略调整。对学校教育而言,素质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国家各项教育政策措施确保素质教育发展路线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时代风向标,急需政策的支持。需要国家、地方和学校多方的政策支持。自国家正式提出和使用“素质教育”以后,先后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和规定来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如“教育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就是人们广泛关注的政策决定。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有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是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是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

2.学校文化变革集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文化变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实施素质教育具体依托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行动来进行,如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育与生活”成为教育发展中最主要的话题。以生活为视角来重新建构学校教育的主旨和精神,推进了学校教育的开放和转型。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求学校教育为学生差异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主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各地学校都在努力创造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特色管理、特色班级、特色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等。

3.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下,中国社会致力于新一轮基础与课程改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不断推陈出新,有效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有效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进行充分的国际比较、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要求,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愿景。

学校的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不难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致力于改变这些问题和现状的新课程改革切切实实、脚踏实地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想。

4.学校的具体改革措施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生活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具体开展素质教育时,要求一切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做到立足于学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因此,在选择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时,学校需具体承担素质教育的种种理想和行为,要特别关注学校的教育观念是否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是否多样化,学生获得发展的方式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从目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举措和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教育致力于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教师教导与学生自学的结合。例如,很多学校通过开展各类课内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逐步践行素质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