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辩证法
《老子》第一章是总论,谈到老子哲学的本体论(道),认识论(道可道,非常道),方法论(客观无欲,主观有欲),目的论(以观其妙,以观其徼)。第二章是分论,开始谈美丑善恶的相对论。第一句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在注释中,宋代范应元说:“道常无为,初无美恶。”这就是说,老子之道,原来是无所谓美恶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都是自然之道。客观上说,四时没有美恶之分,万物也没有美恶之别,所以可说是美的,也可以说是恶的。等到天下有了人,对主观的人说来,春花秋月是美的,夏热冬寒是恶的。但美恶是相对的,如夏天炎热,似乎是恶,但五谷丰收,又是美了;冬日严寒,似乎是恶,但瑞雪丰年,又是美了。所以老子说:天下人都知道美,却不知道美恶是相对的,没有恶就没有美。如果只知有美而不知有恶,那美和恶就没有分别,美的也可以说是恶的了。第二句接着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也就是说,善和不善也是相对的。如瑞雪丰年对人是善事,但对冻死的害虫来说,却是不善的。如果认为世界上的事都是善事,没有不善的事,那善和不善也没有区别,善也可以说是不善了。下面看看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译文:
译文说:全世界都知道美是美,只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全世界都知道善是善,只是因为有恶的存在,译者加了“只是因为”几个字,译文就容易理解了,因为翻译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第二章接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说,和美恶一样,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也都是相对的。这几句的译文如下:
第一种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译文,括弧内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译文。比较一下“有无”二字,前者似乎不如后者对称,而第二种译文借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意味似乎更加深远。第一种译“相生”“相成”等用分译法,但“相倾”并不好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译文用了complement(相辅相成),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相成”的译文一样,可见这几个词形式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而“前后相随”如果根据形式译成follow或succeed,内容却不对了,因为只有后能随前,前并不能随后,但是中文意义含糊,理解却不会错,这是艺术性文字的优越性。说一可以指二,说二也可指一;而英文是科学性的文字,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有一点含糊,译成互相追随,变成“前”可以随“后”,这样就不合理。而第二种用合译法,不管形式上是“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都根据内容译成“相辅相成”,缺一就没有二,反而更容易理解。所以翻译《老子》和理解《老子》一样,要通过原文的形式来了解原文的内容,又要通过译文的形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内容总比形式重要。
第二章最后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因此,圣人做事,不必都自己做,也不是为自己;进行教育,并不必多说话;万物生长发育,却不是圣人开发的;万物成长之后,也不属于圣人所有;圣人如果做了什么,并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提出什么要求;即使有了功劳,也不认为功劳是自己的。正因为功劳不属于个人,就是大家的了,上一段讲善恶功过相辅相成,这一段更进一步,讲的是功过相反相成的辩证之理、可以翻译如下: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点,但是如何理解,如何翻译?译者各不相同,如“圣人处无为之事”,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世界图书公司的译文分别是:
北京大学出版社译文比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文更容易理解,前者译的是意,后者译的是词,一般译者多于译意,但根据具体上下文看来,“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都要是不为自己的意思,所以译成“不为个人”可能更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