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老庄哲学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巨大,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从中吸收了有益的思想养分;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家思想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庄子和老子是中国先秦时期道家学说的两个代表人物,其思想是道家学说的核心和精髓,“老庄哲学”既指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也是道家学说的代名词。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集中收录在《老子》和《庄子》中。这两本书不仅是中国哲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而且是世界哲学名著。这两本书中不仅记录了老子、庄子关于自然的感悟、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极其深厚的思想内涵,而且全面反映了老子、庄子独特的思维方法和人生智慧。
阅读老子、庄子的文章,不仅可以加深对自然的感悟、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思考,而且能够获得一系列思想方法的借鉴,增强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道家思想概述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之理。在“道”的统一之下,道家的思想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道为宗
道家之所以得名,就在于它以“道”为思想的核心。这个思想经老子论述后,为道家后学们所坚持,成为道家思想之宗。《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管子·内业》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师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当然,在对“道”本身的理解上,道家各派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我们从这些论述中不难概括出其基本含义,那就是“道”既指自然变化和万物生灭的规律,同时又指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法则。
(二)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规律,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与此同时,倡导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清静,是指心神宁静,“少私寡欲”;无为,就是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更不能急躁冒进、过于强势,“为而不争、利而不害”。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实质是去物欲,致虚静,养神心。这是一种重身轻物思想。
(三)以人为本
道家所讲的以人为本,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于治世来讲,强调通过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认为“以天下为根本”的政治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认为只有不损害个人利益,使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保障,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整个国家才会真正的繁荣。二是就修身养性来讲,道家强调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主张“齐物”“逍遥”,对万物的态度是“无所恃”。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恃”的,大至鲲鹏,小至蜩鸠,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活动。而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所恃”,这样才算真正的“逍遥游”。
就涉及的问题而言,道家关注的主要是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道家各派虽然都追求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但也表现出向某一方面的偏重。大体说来,黄老学派更关心治国的方面,而杨朱、庄子学派则更倾向于治身或精神自由的方面。
二、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他曾任东周守藏史,是掌管国家图书的史官。老子是一个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思想深邃的学者,其哲学思想与思维水平远在孔子之上。据《史记》记载,孔子向他请教过周礼和做人的道理。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的众多著作中,《老子》堪称一部奇书。这部用韵文写的哲理诗,短短五千言,却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枝炫丽的哲学之花。《老子》不仅是道家学说的奠基之作,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一书的内容及其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道”为万物本源的学说
《老子》一书中所论述的“道”是构成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所提出的“道”是一个集合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道”为万物的本原,二是“道”为万物生灭、变化的规律,三是“道”是万物的精、气、神。
老子所说的“道”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讲的“物质”“元素”一类的概念。这是老子思想最为伟大的地方——早在两千多年之前,老子已经就物种起源的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精辟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段话是说,任何一种事物最初都是由物质的基本元素生成的,生成之后就遵循“一生二,二生三”的规律开始繁衍。特别重要的是,任何事物在生成之后,还要吸纳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然后才能正常生存。就凭这样的见解,老子堪称世界科技的元祖。
《老子》一书对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灭变化规律作了精辟的论述。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段话是说,人依赖于地而生存,而地的活力依靠天的施与,天的大又要靠“道”(即物质)来成就,“道”的有无全在自然的造化。这段话不仅论述了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将世间万物之宗归结到自然造化,把这一观点放在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背景下来看,真是精辟至极。又如“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由一种状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都是其变化的自然规律在起作用。如人由少儿的弱小到成年的强大,再从成年的强大到老年的衰弱,这都是自然规律。
老子所说的“道”是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并且其相互对立的两面都在不断地相互转化。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这段话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及事物正反两面的相互生成规律,如“难易相成”,没有“难”,哪来的“易”。又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弯曲的缺陷反而是保全的优势,一时的委屈是最终挺直腰杆的必要条件;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拥有的多了反而易生困惑。
《老子》一书开篇的首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之中能够说得清楚的部分,不是“非常”之“道”。那么,什么是“非常”之“道”呢?那就是无影无形,人无法直接感知的“道”,即事物的精、气、神。这样的“道”虽然无法直接感知,但却可以意会。这就如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的“情”一样。“情”是什么?你能描述得清楚吗?描述不清不等于不存在,更不等于不可意会和不可描述。虽然我们说不清“情”是什么,但我们可以用心去感知、去体验,也就是说,可以去“意会”。况且,无影无形之“道”也常常作为一种“属性”体现于有形的事物上面。比如说,当你心中所疼爱的人很“累”时,你就想着为她去分担。这其中就是一个“情”字在起作用。
(二)“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
《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清静无为”。这里的“无为”,意思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更不可急躁冒进,一切要顺其自然。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四十四章)这些论述是老子处世哲学的精华所在,其中心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做人要宽容、忍让,谦虚谨慎,要知足、知止。
(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一书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他列举了一系列对立的概念,诸如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古今、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美恶、正奇、强弱、刚柔、与夺、有无、损益、阴阳、祸福等,揭示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老子看来,矛盾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以对立的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老子》又强调,矛盾的双方无不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现象,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而且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着,如“物壮则老”(五十五章)、“木强则折”(七十六章)、“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七十六章),无论是人生之祸与福,还是自然之壮与老、强与折、生与死、柔弱与坚强,无不处于转化之中。《老子》从这些现象中概括出一个普遍命题:“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强调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因此,“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只有保持柔弱的地位才有前途。
三、庄周与《庄子》
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曾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即去职隐居,从事著述。
庄周的思想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由庄周及其弟子所著。这是一部洋溢着超越精神和浪漫情趣的哲学论著,这部书多用文学的语言、寓言的形式浅显易懂地阐释深刻的哲学思想。不论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庄子》都有很高的价值。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在政治上,他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在生活态度上,他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自在。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认为,人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超越客观条件和自我意识的制约,达到“无恃”“无己”。所谓“无恃”,就是人的活动不依赖任何客观因素和条件,即不受制约。人如果能在天地之间驾驭元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之境,就实现了“无恃”。而要实现“无恃”,就必须实现“无己”。所谓“无己”,就是摒弃自我意识,顺应自然,从而超越现实世界的制约,达到“道”的境界。这一观点虽然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但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