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学教育的变革与理想
小学教育在整个人生的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儿童,尤其是小学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直接关乎其成长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进行变革,必须追求理想的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变革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且是信息时代、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小学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共同的背景、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小学教育变革中,也呈现出许多共同的趋势。[12]
(一)加强基础学科教学,注重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成为各国小学教育改革首要的关注点。
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养成、乐于学习的态度是基础学力的核心,各国在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方面的共同趋势是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读、写、算能力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英国从1999年开始在小学推行“国家读写战略”和“国家计算战略”,统称为“国家基础学力战略”,在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六项基本技能,即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和解决问题。美国以“回到基础”为提高教育质量之方略,强调为使全体美国人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必须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水平,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1999年,美国教师联盟指出,各州课程标准必须包括四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2001年,布什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的教育改革计划,要求加强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从2007年到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先后发表了《国家行动计划: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的紧急需要》的报告、《成功的K-12阶段STEM教育:确认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有效途径》的报告,并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联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战略五年计划》。不仅标志着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初战告捷,而且明确了未来五年STEM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详见(五)中相关部分)。日本小学教改则一贯重视儿童基础学力,认为“切实教给儿童终身自主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和人格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丝毫不容忽视”。中国政府始于2001年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二)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培育儿童的价值观
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伴随着普遍的社会道德危机。因此,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成为普遍的趋势。公民道德要从小培养,小学加强道德教育,成为公民道德培养的关键。各国小学教育改革普遍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儿童精神、道德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重新强调传统的价值观念;重视公民教育并扩充新的时代内涵,如国际理解教育和环境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保护儿童免受有害信息的侵害;加强心理教育,塑造良好个性;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美国素来具有个性解放传统,20世纪80—90年代重新强调了在学校中要强化传统价值观念,培养美国公民应具有的共同品德,如诚实、勇敢、正直、慷慨、忠诚、善良、守法、爱国、勤奋、公正和自我修养等。英国在1999年新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现代公民要形成四个方面共同的价值观,包括自我: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人际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可信自信;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环境:对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然的平衡性和多样性。日本在小学道德教育上,特别注重通过丰富的体验,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强调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将尊重人的精神贯穿到家庭、学校和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中国素有重视德育的传统,1999年6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把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2001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2年2月,由全国妇联联合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使公民道德从儿童抓起,落实到小学教育之中。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养成儿童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一个新兴的群体——创客(maker)悄然出现,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2012年年初,美国政府推出一个新项目,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在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makerspace),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2014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办了“创客博览会”(Maker Faire),并将每年的6月18日定为“国家创客日”。中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培养儿童的信息素养,包括对待信息技术的观念,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防止儿童成为信息和媒体的不加鉴别的被动接受者等。英国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旨在为儿童有能力参与快速变化的世界生活做准备,侧重学生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中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强调“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个别化教育,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教育民主化成为影响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观念。处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尤为鲜明地提出把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课程改革方面,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关注儿童的经验是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要点。在教学方式方面,加强个别化教育,以适应儿童学习方式的差异。如法国规定所有小学必须对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打破年级教学组织形式,把初等教育分成三个学习阶段,按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小组教学。在班级规模方面,倡导小班教学。在教育目标上,韩、日两国都对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应试教育进行反思,认为教育要尊重学习者的多样化、重视儿童个性发展。日本提出建立能“伸展个性,提供多样性选择的学校制度”,在大致每10年修改一次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2008年)中,力求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创设“儿童梦想基金”、发放“心灵笔记”,通过多样的服务、体验活动,培育心灵丰富的日本人。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大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在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把培养人的主体性,促进儿童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围绕此目标,展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而引发教和学的方式的变革。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五)加强科学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开始逐步替代工业经济,各国政府调整科技与教育政策,强化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重视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各国小学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走向数字化,新材料、新工艺和在线合作制造服务的运用,制造变得更加灵活,成本更低。这种制造业以数字技术与个人制造的结合为特征,由此带来制造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创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催生并推动着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的萌芽与发展。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拟订的“2061计划”旨在通过具有实效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课程,增强美国公民以科学理解力为核心的文化能力。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标志着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已初步完成。2013年,美国《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的发布,是该轮科学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自2013年以来,美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加入“创客运动”,实施“创客教育”,将“基于创造的学习”(learning by making)视作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方式。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旨在为所有中小学学生提供适宜的用于创造的环境、资源与机会,尤其是借助技术工具与资源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融于创造过程,实现基于创造的学习;能够在创造过程中提升学科学习质量,尤其是提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学科学习中的自信、创造力与兴趣;能够全身心投入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全人发展。[13]中国的课程改革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以综合、探究为主的“科学”课程。各国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共同趋势是注重儿童科学探究的欲望、过程和方法,强调体验性和过程性目标,把“科学”作为综合课程以融通不同的学科领域,从而保证科技教育的智慧启蒙价值。
二、小学教育的理想
我们所说的“理想的教育”,经常是指“良好的教育”。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理想总是高于且先于现实而存在的。没有对于什么是良好教育的理想,没有某种关于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我们就无法从事教育。那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14]
理想的小学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概而言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5]
(一)关注生活:教育的现实关怀
教育的现实关怀在于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活的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满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因而也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在生活世界中,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这种直接的知识逐步典型化,就形成了生活世界的观念,这些观念经概念化和体系化,产生科学理论。
强调回归生活,是因为在现代人(尤其是学生)的生长家园中,“生活世界”被严重地剥离了,“科学世界”成了人唯一的生长家园。学校教育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生态观,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世纪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是我们建在异乡的家园;生活世界才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生命的根。远离自然、远离社会、远离生活的教育,自然也就远离教育的本来轨道。教育,应该让生活更美好。
(二)关注发展:教育的未来关怀
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应立足于人的立场,构建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整体,使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文化修养,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接纳,并能够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去。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一是在教学观念上,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因素,要充分认识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主动选择、能动适应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具有积极创新精神的人。二是将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要达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协调、达到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发展的协调、达到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协调。三是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综合化的学科内容应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并保持科技、人文和社会科学内容的合理分配。四是在教学过程上,要着力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学会”为“会学”,变“模式化”为“个性化”。
(三)关注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人有了生命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意义在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人类发展史已经表明,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优质教育成正比。优质教育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教育,不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认识生活的意义,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设计生活,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不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理解生命的价值,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珍惜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理想的教育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理想的教育立足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理想的教育实现人的真实的生命成长。
从这种意义上说,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受教育机会;所有的教师都有教育热忱;所有的设施都有教育内涵;所有的活动都有教育意义。
知识小卡片1-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教育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1.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有什么特点?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学教育中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3.小学教育为什么要关注生命?
4.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5.理想的小学教育是什么样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阮成武.小学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张永明,曾碧.小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