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原始的生活状态是浑然一体的。但在这种原始生活状态里,蕴涵着教育萌芽阶段的一些教育活动。这些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可称之为“生活化”的小学教育。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学校的出现,“学校化”的小学教育逐步形成。
一、生活化的小学教育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存在着一种原始形态的教育,它没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相区分,也没有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故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教育。但从性质上说,那时也有类似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些特定的儿童活动与生活。作为与小学教育具有同样性质的儿童早期的教育实践,它是与整个氏族生活相融合的,也是与个体整个教育历程相融合的。生活化,成为这种教育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表现。[1]
(一)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人类早期的原始生活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满足生理需要的衣、食、住等外在的生产活动,二是为了威慑、抚慰、控制和躲避灵魂世界的敌人以满足精神需求的礼拜和原始宗教活动。与之相应,最初的人类教育就存在于这两个过程之中:一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学会如何制作必要的工具和按照明确规定的方式做好每件事情,从而取得所期望的结果;二是为了熟悉礼拜步骤和宗教仪式的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通过礼拜或宗教,尽力抚慰灵魂世界、培养伦理行为准则与善良勇敢之心。
这两个过程,都蕴涵着针对儿童的基本的技能训练和原始的理论教育。基本的技能训练,是为了使儿童适应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形成符合规范的实践行为技能。原始的理论教育,则通过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力图使年轻人获得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解释,对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关系的说明,从而有效地应对环境的挑战。这两个方面实际涉及三个层面的教育内容,亦即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关系的知识与经验。在西方,主要以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与经验为主;在中国,则主要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识与经验为主。
(二)教育形式的生活化
对于早期的人类教育来说,无论是基本的技能训练或是原始的理论教育,由于早期人类很少有个体意识,群体习惯与习俗所造就的群体幸福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就教育组织形式来讲,精心设计和经营的教育结构是不需要的。作为基本社会机构的氏族或者家庭也就成为早期的教育场所。生活化的教育形式使得儿童的“教育过程从这里开始,而且教育过程最一般的各阶段的最终职责也必须寄托于此”[2]。人们获取生活必需品的过程以及宗教仪式、礼拜或巫术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在观察和参与家庭和族群的各种活动中,习得基本的技能和必要的观念。生活化的教育,成为人类关于儿童与年轻人教育的最初形式。
教育史表明,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那时出现了明确的教育层次的划分,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小学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阶段。但这不妨碍我们清晰地看到,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教育中的某些活动与原始社会早期关于儿童的教育在形式上有着相似的地方,只是后者完全是与生活相融合的。这说明,小学教育注定是在原始的生活化的教育中萌芽而生,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孕育时期,要到人类历史上出现学校这一专门机构才开始得以催生。
二、学校化的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文字的出现,学校这一专门教育机构得以产生,催生着小学教育超越浑然一体的原始生活化形态,开始成为人类有意识规划的、有制度保障的、由专门人员在学校这样的专门场所展开的具有特定形态的活动。学校化的小学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育形态,又大致呈现出两个基本阶段: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和近代小学教育。
(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
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与权利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3]
在教育目的上,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知识,而是为了塑造和谐的身心,养成完美的品德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楷模。因此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教育,也就成为区别社会地位的标志和象征。在孔子那里,基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志道、宏道和行道的士与君子,教育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促进儿童品行的成长。在苏格拉底(Socrates)那里,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寻找人类的善与勇敢的品质;对柏拉图(Plato)来说,教育是为了追求永恒的理念。在中世纪,培养侍奉上帝的仆人,则是教育最为重大的目标。
在教育内容上,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以及宗教的经典成为主要的课程。在孔子那里,儿童需要学习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内容涉及礼、乐、射、御、书、数,核心是文、行、忠、信。后来,随着大一统的专制帝国的形成,以及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四书五经和二十四正史成为基本的教材,核心思想是灌输仁、义、礼、智、信。在西方,则形成以“七艺”为核心的结构比较完美的课程,即以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构成的“三艺”和以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构成的“四艺”。学生所学习的经典不仅仅是作为学生的教材,而且负担起了整理、保留和传播古代人类文化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艺”“术”课程范式,包含着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在教育方法上,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对经典的识记和背诵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因此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成为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与机械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必然是专制的教育教学形式。教育过程是对儿童的管制、灌输,体罚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以便保证教师的威严与经典的至高无上地位。
在教育权利上,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教育者方面,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以及宗教的思想成为社会普遍信奉的真理,使得教师并不是特定的专业人士,教师往往要么是国家官吏,要么由宗教神职人员兼任。在受教育者方面,也存在着鲜明的等级性。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具有入读不同学校等不同的教育权利。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具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许多社会底层人民的子弟没有进入小学学习的机会。
(二)近代小学教育
近代以来,小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既展现为近代意义上学校化的基本进程,也不断分化、变革,出现新的性质和特点。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为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之相应,小学教育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小学教育是在19世纪末从西方引进的,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间有三次比较大的变革,分别是:第一次,变革旧学制,创立了近代小学;第二次,改造普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建立起小学教育体系;第三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教育体系。中国小学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世界小学教育发展是基本一致的,基础性、公立化和法制化、普及化以及课程设置学科化的进程都在不断地得到发展。[4]
小学教育,属于具有基础性的初等教育。小学教育的基础性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1)为接受更高级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智力与文化知识的支持,而不仅仅是启蒙性质的宗教观念的普及与简单读写算知识的教学。
(2)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子弟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
近代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举办权的公立化。随着国家政府的确立,小学教育的举办权也就从教会的手中逐渐转移到世俗政府手中。小学教育举办权的转移,标志着国民公共教育制度和体系的确立。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教育制度作为一项公共制度,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小学教育公立化成为近代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然这种公立化是通过教育法制化来强力推进的。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对象扩大,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成为潮流。小学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到所有适龄儿童,而不分等级和性别。普及教育成为近代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它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确立了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而小学义务教育普及的推进是通过教育公立化和法制化,特别是国家法律的强大力量实现的。
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是一种艺术化的课程,但是随着近代小学教育的展开,小学课程设置出现了学科化的趋势。学科化的小学教育课程发轫于15世纪,并一直持续到今天,以赫尔巴特(J.F.Herbart)的“教材”课程为典型代表。学校里使用的不再是原著,而是经过专门编写的教材课本,先是夸美纽斯(J.A.Comenius)的“百科全书”式教材,继而是分科编写的教科书。
学校化小学教育的产生,是教育走向专门化的第一个标志,蕴涵着人类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但与此同时,近代学校化的小学教育从诞生之初就呈现出各种问题并面临着多重挑战:第一,学校成为社会分层的工具,成为“台阶”“资源”“身份”或“资本”的象征,逐渐丧失了价值方向。第二,面对日益多元的社会利益,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如何保持小学的公共特性,有效地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正的实现。第三,随着传统科层管理体制逐渐向民主化领导体制的转换,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新的挑战,代代相承的教育观念、同辈文化影响以及学生本身的创新特性如何协调。第四,在文化多元日益突出、文化冲突日益严重、文化帝国主义日益猖獗的情况下,小学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功能如何有效加以界定和实现。第五,随着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作为文化富集高地的传统学校怎样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协调与社会、家庭文化的关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