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艺术与感性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经管学院
胡子啸

我认为《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些对艺术和感性、感性与理性对比的见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乔”、一段话。

第一个“乔”,就在书的导论中,他是“卡拉瓦乔”,书中以他创作《圣马太像》的两次尝试为例,说明艺术家的革新常常不为人所接受的现象。这里我想说的其实是卡拉瓦乔革新的内容和他想达到的目的:“他苦苦地思索那个年迈的贫苦劳动者,一个小税务员,突然不得不坐下写书时,场面必然会是什么景象。”我觉得这是大师对宗教艺术传统的神圣、高贵风格的挑战和颠覆,他想要的是人们从圣人身上看到他们作为“凡人”的一面,消除过往的那种距离感,让信徒在作品中产生共鸣,产生“神圣就在身边”的感动。卡拉瓦乔在那个时代不得不向权威低头,但后续艺术的发展证明信徒真正需要的正是这种触动人心、引发人拥抱神圣的作品。那这与“感性”有什么关系?如果严格地按照福音书的描述创作,得到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像卡拉瓦乔最终被采纳的作品那样:正确,但不亲切。真正成功的艺术是什么样子?是从感性出发,以令人感动的方式阐述经典、传递理念,不拘一格,以人为本。艺术一定是感性的,纯理性创作的不是艺术品,是工艺品。

第二个“乔”,在书中的第十章,距离第一个“乔”300年,他是“乔托”,书中将其描述为意大利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的标志和最大功臣。他重新发现了古典艺术中的“短缩法”并有了新的领悟,跳出了拜占庭艺术的窠臼,书中以《信德拟人像》这幅乍看酷似雕塑的画作说明其技艺之精湛。为什么一项技术,而且是偏向短缩法这种“正确描绘世界”的“理性”技术,能在艺术的感性领域中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拥有这么高的价值?我觉得是因为它通过更真实地映照现实,让人们更容易沉浸在它描绘的世界中,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情感。这里我们看到理性其实也不是完全和感性矛盾的,至少在艺术中不是。艺术一直都是强调和服务感性,而这并不一定和理性冲突;当理性限制感性表达的时候就摒弃它,当理性辅助感性沟通的时候就利用它。

第三个“乔”,来自我们学院前院长推荐书单中的一本自传,他是“乔布斯”,他与艺术的关系就在我们的身边——苹果公司的产品。《乔布斯传》中介绍,乔布斯一直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最简洁、舒适、完美的体验,一切以简单易懂、方便快捷为目标;苹果公司最早的广告标语之一便是“至繁归于至简(simplicity is the greatest sophistication)”,而从Macintosh主机、iPod到iPad、iPhone,我们看一眼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惊艳、兴奋、跃跃欲试,足见乔布斯以及他创造的这家公司对这一理念的贯彻。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现代的“艺术”创作:让作品感动观众、吸引观众、令观众流连忘返。当我们看到一部iPhone圆润的曲线时,我们产生的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体验吗?当我们抚摩一台Macbook纤尘不染的外壳时,我们涌起的难道不是一种美的感动吗?乔布斯对美的追求,让科技这原本冷冰冰、充满理性的领域,诞生了感性,并逐渐成为潮流。

所以当我们说,现在时代不同了,理性才是第一生产力时,不妨想一想这三个“乔”。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周海宏教授曾经说过:“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人这种生物从来都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哪个时代的人类都离不开感性。这一点我们其实早就认识到,也一直有人在向一代代青年宣传,从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思想,到今天邱校长推荐的这本书,我觉得从事教育最深最透的人都看到了我们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为之深深忧虑。然而很遗憾的是,我身边就有很多人并没有感受到这层深意,甚至连书都是草草翻了两页就束之高阁,甚至都没带到学校;而一些学长,经常问我看没看完,能不能借他们看一下。他们已经进入大学独立把控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对艺术的渴求反而高过我们这些刚刚从高考中解放的后辈……我是挺为那些同学们可惜的。不是为了批评谁,只是说如此多的例子体现感性的价值、如此多的人都这样重视艺术,我们即使现在不懂、不感兴趣,也应该多少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至少我的感觉是,这里面,确有天地。

最后谈一下我对开篇那句话的理解。“没有艺术这回事儿,只有艺术家而已。”我觉得其实贡布里希不是觉得“艺术”作为概念而言真的不成立,只是对初学者一下子说清楚很难。读了书后,我觉得艺术是存在的,而且非要说的话,我认为应该说“艺术就是艺术”。什么意思?就像《斐多》《理想国》这些希腊哲学著作中主张的那样,有些概念,如“正义”“希望”“自由”是我们作为人原本就有的,不是后天学习,而是“回忆”起来的。就好比我们看见一幅优美的画作,会本能地意识到“这是艺术”,不需要解释什么,因为大家的内心中都能沟通到某一个理想国中“艺术”的绝对概念。艺术就是艺术,欣赏艺术也从来不存在什么门槛,只要敞开心扉看一幅作品,感到“它就是艺术”,就足够了。导论最后几段警示我们“由于一知半解而自命不凡,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为什么知道一点还不如一片空白?就是因为带“剧透”地欣赏作品,便再难做到真正敞开心扉,言自己心中所想;一个艺术小白不喜欢毕加索的抽象画拂袖而去,在这种意义上就远比略懂些抽象艺术特点搜肠刮肚说些违心的赞美更有价值。

艺术、感性、理性,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胡子啸,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曾获2017级新生“军训标兵”称号,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附中真的是一方神奇的天地。踏入她的大门,身着红白校服,你就注定与RDFZer这一名号代表的平台、资源、期望与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附中的学习并不比其他学校紧张,生活并不更枯燥,甚至可以说远比一些齐名的学校更轻松、愉悦、自由;但我们之所以有“国内领先”的自信、“世界一流”的目标,正是因为每一位附中人都明白自己在这里可以干什么、需要干什么、希望干什么。相信你一定也是如此。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这是我们一入学就熟知的附中的培养理念,现在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亦时常想起,一路走来许多选择也深受附中栽培的影响。首次踏入校门时的悸动,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仍是我最为宝贵的回忆和不懈努力的动力。希望你们在附中的生活中能像开学宣誓时所言,“秉承人大附中精神,锤炼人大附中品质”;也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路,从这里收获新的视野、品格。

最后,期待我们有朝一日清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