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理性与感性,浇灌艺术之花

建筑学院
安珺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出了无数个奇迹以证明自己独特的存在。在这其中,艺术是这些累累硕果中的精髓与精妙之所在。从宗教到现世,从社会到自然,包罗万象,举一千从。如今,透过《艺术的故事》,在一件件作品中,在平易近人的艺术史里,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它的魅力,体会理性的原则和感性的认知相融合,艺术的花蕾绽放在我的心间,引领我去认识世间的美好。

由于缺乏对艺术的高度敏感和卓越的审美能力,一直以来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更多地停留在理性的层面。每见到一件作品,我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它的用途、意义、创作者的意图、所处环境、惯用技法……当然,这也是必要的基础。以严谨的探寻和考究的眼光去认识一件作品,联系当时可能对作品造成影响的一切因素,即把它放入一个由知识和经验组成的理性框架内,我们会获得对艺术最有理有据的深刻认知和分析。但若是没有一个预期的条框或不能把作品放在艺术史的链条当中去观想,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件艺术品的艺术目标以及在此意义上的成就。这样一种框架或许就是所谓的审美原则。没有这个框架,我们尽管能欣赏作品,甚至陶醉其中,但却不能领略其科学而理智的精髓。

随着我的年龄逐渐增长,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成型,某些时候,对理性的过于执着难免会成为我欣赏美过程中的桎梏。例如,在艺术博物馆参观皮埃尔·苏拉热《1979年6月19日画作》时,面对一片黑板,我试图理解画作的含义,分析绘画的技巧,甚至联系作者的背景,但都不能消除我内心的迷茫。沉思中,一群群孩子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天真地对大师的作品评头论足,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恶,其中一位导游的话语惊醒梦中的我:“你们要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和作者共鸣。”再看向那幅黑漆漆的布面油画,庄严、沉重,每一条线条都被雕刻出不同的力量,光与影在细缝中达到平衡。还是那幅画,仿佛它依旧什么都没有,仿佛它又表达出了整个世界。

《文心雕龙》讲:“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除去那些理性的说一不二,我想世界更是感性的。在欣赏过无数或优或劣的艺术品后,我们从孩童最懵懂的赤子之心,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风格和个人特色。从自发到自觉,对艺术的欣赏实质上是情感的回归,但是在经验的积累下,最终形成了一个体系——从多元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懂得欣赏艺术,到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非平面视角。

现在回想一下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之所以不敢用自己的情感去妄加揣测,是否因为在博大深远的中国文化中,艺术已经被神圣化,甚至到达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先进和超前的。但是,无论高山流水还是烹茶下棋、坐而论道,都逐渐少了烟火气,甚至脱离世俗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

而贡布里希认为艺术是亲近的,艺术家也是亲近的。

对于大众,欣赏艺术不能单纯地追求“艺术学、艺术史”,艺术也不是脱离生活、神秘莫测的存在。当世最讽刺的行为在于,大师被无限地模仿,而一些特立独行或平淡的东西被禁锢在体制下不能得到发展。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要做的是以科学的欣赏原则做支撑,真正地用主观的看法去欣赏美,让艺术真正贯穿于我们的生活。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如果脱离了理智与认知,或许做出的评论只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装饰语。

感谢贡布里希的艺术故事,让我的理性与感性得以融合,能够更好地去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世界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拥有理性和感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作者简介

,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曾获2017年牛栏山一中“牛中之星”、2017年北京市三好学生。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百年名校,以德育人。当你们从北京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里,牛栏山一中将成就你青春的骄傲,成为你一生的回忆。

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牛中的日子,请你们珍惜。在这里,你们会遇到循循善诱的恩师、相视莫逆的挚友,牛中之于牛中人的意义远不止学习、拉练、游行,还有各种数不清的锻炼和机遇。你们将会在这片沃土学习、成长,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

带着一片初心,勇敢地向前走吧!未来的牛中学子必将是国之栋梁,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