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艺术的故事》后关于中国艺术的思考
美术学院
家和
说起来可能有些奇怪,细细读完一本英国人写的《艺术的故事》后,我却想谈谈中国的艺术。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我翻到这本书第147页的时候,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在看过太多神秘的古埃及图画,精美的古希腊雕塑、建筑,僵硬的西方中世纪作品以及繁复的波斯艺术之后,柔美圆润的中国艺术如清泉般滋润我的眼睛,使人心旷神怡。意识到我们拥有多么与众不同而美丽高超的作品后,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传统艺术。
作为一个美术生,我惭愧地承认,我对中国的绘画所知不比对西方更多。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那么多别国的艺术瑰宝后,我感到中国传统绘画里的宁静、含蓄、悠远,是任何国家的艺术,包括同为东方国家艺术(日本的浮世绘)所不能比拟的。比如书中所举的马远的《对月图》,清隽挺拔,气质悠远;宋代的《藻鱼图》,精巧细致,优美动人。中国画的气质,是西方人几乎无法学习的。我们可以明显看到19世纪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绘画的影响。他们轻易学到了平面化和装饰性的特点,但却很难理解中国画中的气韵流动。使我们不由相信,中国文化确实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如果是这样,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画如今却在我们的意识中愈发淡薄了呢?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的一段话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中国诗一蹴而就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这句话一针见血。世人对中国绘画艺术常有误解,以为不能写实便是不发达的表现。我认识一位留洋教书的华人,他能准确背出金字塔的高度,却对中国的建筑嗤之以鼻。因为“木质结构不易保存”。以此来评判建筑艺术的优劣显然荒唐,正如以“传统国画不够写实”为由对国画进行批判一般。
贡布里希在书中反复强调,没有艺术一说,只有艺术家而已。金字塔确实神秘而堪称奇迹,但从人类才智的付出来看,中国艺术同样值得尊敬。《艺术的故事》一书在讲到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时才写道,艺术家不再为社会赋予的明确任务而创作,而是表达思想本身,这是一个命运攸关的重要时刻。但在中国,早在宋朝就出现了表达思想的文人画。我曾见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站在那幅画前我被深深震撼:这幅画的精神气质,恰似北宋文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苏轼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高山仰止的品行,从文字到图画一脉相承。中国画可以写实,有些工笔画中的花鸟鱼虫,几乎可以与西方大师丢勒最精细的素描相比。然而对于写实,中国的画家确实志不仅在于此。因此,中国的绘画不可谓不发达,反而因发达太早而后至瓶颈。
传统的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逐渐式微。我接受到的训练,资料几乎全部以西方为主,当我看到贡布里希的书,才意识到对于我们的传统艺术,我知道的可能不比自称“浮躁的西方人”所知道的更多。我知道,现代中国有许多艺术大师,包括清华美院的教授们,都是熟知传统而灵活运用,学贯中西,使中国艺术重现生机的令人尊敬的前辈们。吴冠中先生是清华美院重要的前辈,他的水墨作品虽用传统材料,但表现了许多崭新的题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理论。《春如线》等作品甚至是抽象化的,同样,他也用油画材料反映了许多中国题材。现在的许多文艺创作,也越来越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作品,如《大圣归来》等影视作品,受到了观众广泛的欢迎。我希望我们这一代,在接受了大量西方艺术的故事后,也能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更多地了解中国艺术的故事。否则厚厚一本著作,六百余页篇幅,涉及中国的不过区区几页,一个西方人可以这样看待中国艺术,但倘若我们也是如此,岂不让人寒心。
钱锺书先生文章最后写道:“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了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加强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更增加了甜蜜。”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感谢学校推荐了这样一本书,使我赞叹于西方艺术快速的发展,享受他们创作出的杰出作品,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唤起了我对祖国艺术的深深眷恋。
作者简介
家和,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对我来说,高中三年,最值得珍惜的是在附中与老师和同学的相遇。遇到真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老师,遇到性格各异、共同前行的同学,遇到志同道合、可以一起谈天说地的朋友,遇到给予我许多帮助和启发的学长学姐……
愿你们珍惜在附中的每一段相遇相知,用心度过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愿你们不负时光,而时光亦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