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中世纪欧洲分为许多小的封建城邦,中国则很早就统一,而且越来越走向大一统、大融合的趋势。自周代的诸侯千百,变为战国七雄,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国统一时间之长久,在世界各国无与伦比。
秦并六国,行中央集权制,置三十六郡,后又发展为四十郡,在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时候,在我国领域内,与秦并存的还有东北部地区的东胡、北部地区的匈奴、西北部地区的乌孙和西域诸城国、西部地区的氐羌、西南汉藏语系与南亚语系的众部落。汉朝在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统一。北战匈奴,南平众越,通西域,郡县西南夷,设置东北诸郡,除台湾和西藏部分地区外,几乎完成了大部分地区的统一。东汉末,三国鼎立,数十年后,西晋结束了三国的分立。不久,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动荡,出现了南北朝对峙,长达300年,继之而隋唐统一,封建社会趋于鼎盛。隋唐时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统一,但是与隋唐并存的还有我国吐蕃等族建立的政权。唐以后,仍有局部的分裂,如五代十国,辽和西夏分治、宋金对立。这种局面又经过300年,元朝兴起,混一区宇,以凌厉的武功达到范围更大的统一。元末群雄割据,中原扰攘。明朝建立,我国又分为两大部分,以汉族为主建立的明朝统治区和以蒙古族为主建立的统治区。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清继明兴,复归于一,清代再次达到统一的鼎盛阶段,确立了近代中国的版图。从秦始皇统一以后的2 200年,中国统一的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30%。
怎样估算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时间?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间很长,甚至认为从秦以来二千多年时间都是分裂的,只有清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统一西北至鸦片战争之间不到100年时间是统一的。鸦片战争后,香港岛被割,又告分裂。这样估算过于绝对化。所谓“统一”不是全国范围的铁板一块,完全一致,毫无分治分立现象。如果做那样绝对化的估算,那么,乾隆以后的100年间,澳门仍为葡萄牙所占,仍有局部的分裂,但这无碍于当时中国的统一。又如今天,澳门尚待回归,台湾尚未统一,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那么又应当怎样看待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统一与分裂现象?我国的统一,不是指某一部分地区某一民族的统一,而是指我国整个领域和居住在这一领域的所有民族的统一。这样的统一,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也不是统一后没有分裂的。既然是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形成,各个民族之间既有矛盾和斗争,又有互相联系和日益接近的过程;既分别存在和建立过不同的国家政权,又日益趋向于政治的统一和建立统一的国家。各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着斗争和冲突,在历史上表现为内乱、分裂、民族战争和改朝换代。纵观鸦片战争前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国家总是在统一、分裂而又复归于统一的轨道上运行着。实际上,每一次的统一都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每一次分裂也不能简单斥之为历史的倒退,而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向进步的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规律。每一次新的统一,都有一些新的民族融合于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之中,都有新的土地得到开发和利用,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国家领土不断拓展,最终凝聚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为例。清初,清朝统治者所面临的局面并不是全国的大一统,而是明末所出现的中国边疆地区的多元化格局。也就是说,清朝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是并未达到对全国的统一。在边疆地区出现的分裂与割据对于大一统局面来说是局部的和暂时的,是完成全国统一必然经历的过程。清朝统治者对于割据一隅的边疆民族政权并未简单地斥之为分裂或分裂政权,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民族、按不同的地区所确立的不同关系采用了不同的称呼,实施不同的政策。这是因为,清朝继承明朝的统治,明朝未能达到元朝那样的疆域范围,清朝也只能采取稳妥的办法完成它的大一统目标,这也就体现出清朝政府在实现统一过程中的阶段性。对于已经明确纳入清朝统治范围的或者已经明确由清朝直接管辖的地区和民族,不管是汉族政权还是边疆民族政权,如果背叛清朝,再以独立政权形式与清朝对抗,清朝则坚决斥之为“分裂”“谋叛”,坚决平定。
清初的边疆民族政权又是如何看待国家统一和他们所处的割据一隅的地位呢?首先,对于清朝入关,持最积极拥护态度的是各个边疆民族政权。清初各个边疆民族政权对清朝入关的支持,既表明了它们对清中央政权的承认,同时也确认了自己的从属地位,这不但使清朝政府赢得了统一中原的时间,同时也为其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从清初至18世纪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的100年间,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既有中央政权,也有边疆民族政权,多种政权和多种制度并存,相互之间既有吸收和融合又有排斥和对抗,除了准噶尔与清朝对抗时间较长外,其他基本都处于和平交往的状态中,这种长时间的多种政权并存的局面为各民族和各民族政权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版图奠定的稳定性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正确看待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一行动及各民族的反抗,有助于理解清朝对边疆的统一和正确分辨边疆民族的反抗或叛乱,在谈到清朝入关及对中原地区的战争时,人们既肯定清朝对中原的统一,也颂扬中原汉民族对满洲贵族统治者进行反抗的精神。在这里,既称“征服中原”也称“统一中原”;既肯定了清朝统一中原的历史作用,也揭露批判了它实行民族压迫、剿杀反清义士的暴行。中国是一个领土广袤、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边疆地区和中原相距遥远,中国的大多数少数民族都生活在边疆,历史上边疆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既有统一也有对峙。这些特点决定了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央政权对中国实行统一过程的长期性和统一形式的多样化。清朝也不例外,它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统一任务。实现对中原的统一并不等于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因此在肯定清朝对边疆的统一功绩时,不能否定边疆各民族对清朝民族压迫的反抗。同样,在全国大一统完成之后,边疆各民族反抗清朝的民族压迫是合理的,但是利用反抗清朝民族政策失误的机会进行民族分裂却又是极其错误的。
由此看来,统一和征服在某些方面有相同的意义,但又有不同的方面。在清代,对边疆既有和平的统一方式,也有残酷的征服战争。这些战争也应该称为统一战争,不管是征服战争还是统一战争,是进步的也是很严酷的,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也就是说,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统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军事的和民族的……有全局的和局部的,有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各种不同的统一关系和统一方式。实现全国的大统一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如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民族的,这些条件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实现大统一需要时间过程和有利的时机,当条件成熟时,需要有把握时机、利用条件、驾驭全局的才能。大统一并不排斥局部地区的小统一,大统一所创造的和平环境为局部地区的发展和统一提供了条件,而局部地区的小统一又可以成为全局大统一的重要步骤。但是,如果不善于把握时机,就可能失去历史上出现的转瞬即逝的完成大统一的大好时机。
中国统一历史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1)经济原因。各民族和各地区经济联系密切,在很早时期,全国范围已有较大的商品流通,唐宋以后,中原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互补性更加突出,南方的稻米、棉花、丝茶和北方的畜产品、麦豆互通有无。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是农耕民族,急需治理长江、黄河、淮河、运河那样巨大的水利灌溉和交通工程,也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民族原因。民族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世界许多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民族因素也极大地影响着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形成和疆域的范围。中国统一历史格局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古代民族的多次迁移及民族间的频繁往来和长期融合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诸多民族或部族有的延续下来,有的却消失了。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民族与国家统一问题上,有两点对国家统一与版图奠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的两个历史大循环。第一个大循环是从秦汉的统一到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再到隋唐的统一;第二个大循环是从隋唐的统一到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分裂,再到元明清的统一。在这两个大循环中,中国广阔的疆域经历了三次民族大混杂、大融合,中原地区的汉族深入“夷狄”所居住的边疆,而“蛮荒异域”边疆民族也流入中原地区与汉族融为一体。元明清三朝是由中国三个不同的民族建立的王朝,蒙古族和满族两个边疆民族先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由此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大批汉族和中原其他民族流向边疆,部分边疆民族内迁,这都极大地加强了边疆民族与汉族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国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广阔版图的奠定,中国各民族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少数民族大多数生息、劳动、活跃在中国王朝的四周,它们最早开发、拓展边疆地区,或者率先统一了中国边疆的部分地区,为实现全中国的统一奠定基础,或者进而担当统一全中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单独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包括那些已经消失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古代文明持久、稳定的统一,既表现在中原文明不断地扩展,不断地联合和统一诸多边疆各民族的趋势,也表现在边疆各民族不断增强的凝聚力。
(3)文化原因。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认同性。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彼此吸收对方的文化成果,文化的融合为政治认同提供了基础,各民族之间发展起持久而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
从文化史来看,中国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一是学术本身发展的连续性。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古代的各个文明,那么看来只有中国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最具有完整意义。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的现象。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篆书,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全部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清楚的、完整的。如果知道了这样连续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那也就掌握了认识金文、甲骨文的钥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南北分裂,但是学术传统从未中断。如南北朝时期,北方最混乱的十六国的史学不仅未中断,而且相当繁盛。
(4)地理原因。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和国家统一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西面有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屏障,不像某些古代文明那样处在民族迁移的交通要道上,因而有一个民族活动相对稳定的环境。东部是漫长的海岸线,太平洋一望无涯,波涌际天,水域无垠,长久以来被中国古人视为“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难以横渡的“大瀛海”成为中国人与外界隔绝的障碍。在北方的“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戈壁沙漠,亚寒带原始森林严密地闭锁了人的北行之路。西北古人称其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葱岭等雪峰横亘,“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尽管有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但交通险阻,古人视为畏途。西南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可可西里山等山脉造成的地理障碍,更甚于其他地区。
从中国内部来看,各地区之间有地理上的间隔和区别。尤其周边地区与中原地区相比,在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了地理条件局部的独立性,造就了若干个并存的经济、政治中心。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地理条件有其统一性。各地区之间地理上的间隔和区别并不能阻断相互间的交通,而就整体来说,由于天然特点,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中原辐辏而自成一个自然区。中国地理条件整体的统一性和政治形势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维系国家统一的一面。
地理条件的独特性,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影响很大。在中国这个自然区域中,各个社会集团的活动主要受到整体的影响和约束。周边地区各民族建立政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但是由于东、南濒海,北有沙漠,西和西南有高山,地理条件的阻隔,向内地发展比向外发展要容易得多,因而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内向性,这种自然的内向性是形成国家统一和疆域完整的条件之一。
(5)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振奋了爱国主义精神。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已有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其内在的联系不断得到发展,一体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尚未经受过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和考验。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到中国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各民族在反帝救亡的斗争中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整体。
注释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