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交叉学科发展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现实条件

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客观的需要,将这种客观需要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会计工作的变化,会计教育改革。

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

我国历来重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除少数学科外,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是科学性、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方向。哲学社会科学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都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方向,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特点及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基础研究不断涌现高水平的原创成果;第二,应用研究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第三,高新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日趋缩小;第四,工程技术更加注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第五,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第六,学科发展整体水平仍需大幅提升。注44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现实条件。

二、会计工作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会计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会计交叉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会计工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工作综合化

会计工作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的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实践活动。它是对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管理。会计工作不是传统的单纯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工作,而是核算、管理和组织相结合的工作。它包括:(1)会计核算工作。即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便提供全面、系统、真实、正确和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工作按其形式不同,分为记账工作、算账工作和报账工作;按其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工作,或资金、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工作。(2)会计管理工作。即为完成会计管理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资金(资本)、成本、利润等方面进行管理,以便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管理工作按其形式不同,分为会计的预测、决策、预算(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等管理工作;按其内容不同,分为资金、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和利润等管理工作。(3)会计组织工作。即为完成会计组织任务,采用相应的手段,对会计行政事务进行管理,以便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工作任务的完成。会计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兼管以上工作,其工作性质也是会计工作。从会计总体出发,把会计工作等同于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全面的。

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按其内容的性质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会计工作是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规律性,在一定条件下,按经济活动过程有序地组织会计工作;(3)目标性,会计工作有明确的在一定时期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4)规范性,会计工作要按照一定的规定或标准进行;(5)技术性,会计工作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操作;(6)严谨性,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要严格、认真、细致、谨慎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作;(7)时间性,会计工作是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的,并要在一定期限内按规定完成相关的任务;(8)层次性,会计工作按照单位的责任层次分级进行核算和管理;(9)协调性,会计工作与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有序地进行;(10)综合性,会计工作的内容全面反映了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11)社会性,会计工作内容的性质,体现了各方面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会计工作不断为实现现代化(即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而努力。

(二)会计工作规范化

会计规范是进行和评估会计工作的标准。在企业中,会计人员要依据会计规范(如会计制度),做好会计工作;在会计部门工作的管理人员或企业的领导人员,要按照会计规范,评价会计工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会计规范,作为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控制和检查的依据。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基本上能做到按会计规范组织会计工作,在推行会计工作规范化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会计工作规范化是指会计部门为完成会计任务,按照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而进行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规范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性要求,只有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会计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和会计管理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是进行和评价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按会计核算内容,可分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规范、资产的规范、费用的规范、收入的规范、利润的规范、负债的规范、所有者权益的规范;按会计核算方法,可分为复式记账法的规范、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规范、会计凭证的规范、会计账簿的规范、成本计算的规范、利润计算的规范、财产清查的规范、资产计价的规范、资本金计算的规范、会计报表编制的规范。会计管理规范是进行和评价会计管理工作的标准,包括会计管理原则的规范、会计管理内容的规范、会计管理体系的规范、会计管理方法的规范。

(三)会计工作信息化

会计工作信息化是会计工作为达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发挥其作用的要求而开展的会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要广泛应用以网络、通信、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服务。会计工作信息化的要求,是开发性和效益性。会计工作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1)会计信息的生产,是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会计信息资源,从各种渠道搜集和生成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生成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会计数据处理系统。会计数据处理系统亦称会计核算形式,是凭证编制、账簿组织、记账方法、记账程序和会计报表编制相互结合的系统,即从编制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步骤。它是通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把凭证编制、账簿组织和报表编制三个核算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会计数据处理系统所使用的计算工具不同,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可分为手工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系统是在计算机核算条件下,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组织、会计报表编制及其相互结合的系统。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会计数据处理及时,数据计算精度高,信息贮存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保密性强。企业一般采用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系统。(2)会计信息的应用,是在会计工作中向各方面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务,并利用会计信息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会计管理。会计管理是企业的会计部门按照一定目标,对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预算(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过程,通过会计管理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管理活动伴随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而存在。

(四)会计工作国际化

会计工作国际化是会计部门为完成会计任务,按照具有国际水平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要求开展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国际化的要求,是国际规范性、国际可比性和国际适用性。会计工作国际化不仅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进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引进管理技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的需要。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基本上做到了会计工作国际化。实施会计工作国际化的原则是:(1)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是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各国要以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为依据,制定或完善本国的会计准则。(2)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的作用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会计行为,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时,要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要将确认外方的经济利益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要相结合。(3)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本国制定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际会计准则来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会计工作国际化的标准是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本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涉及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会计报表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涉及该部分的会计概念、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实际上涉及会计核算的全部工作。此外,会计工作国际化的内容还包括国际会计惯例。我国经常与其他国家发生多边和双边的经济关系,在处理相关会计实务时,既要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又要熟悉双方的会计准则,以便正确、合理地处理相互经济利益关系。

三、会计教育改革

在我国,会计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会计教育改革为会计交叉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按照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对受教育者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全面教育活动。会计教育受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科技水平和国家社会制度所制约,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确定的。会计教育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会计教育观念亦称会计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会计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的反映,具有时代性、稳定性和相对性等特点。会计教育观念包括:人为本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知识教育观念,能力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国际化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等等。

我国要培养的专门会计人才,是既具有全面素质基础又具有会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这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品行端正,有事业心和责任感。(2)文化素质:了解和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及文化知识。(3)业务素质:具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的能力。

会计人员的培养重在能力培养。能力是素质和知识的一种外在、具体的表现,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会计能力教育的内容包括:(1)核算能力。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能正确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正确地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和利润,编制会计报表,处理其他会计事项等。(2)管理能力。建立会计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资金、成本、销售和利润等,正确地进行会计的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等。(3)组织能力。正确地选择和建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统筹、协调和实施岗位、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有关会计事务工作,规划、安排和实施本岗位工作等。(4)社交能力。依据行为规范,在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能正确地进行沟通,交流信息,正面宣传,求得理解和共识,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5)合作能力。在集体组织内,提倡集体主义,发扬团队精神,尊重他人,谦虚谨慎,相互协调,求同存异,共同完成任务。(6)计算机能力。在网络条件下,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处理经济业务,加工、贮存、传递和提供会计信息,并利用会计信息加强会计管理。(7)语言能力。正确地宣传和解释有关财经和财务会计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在有关的会议上准确地介绍财务状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习与应用一门外语。(8)文字能力。正确地编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会计报表说明、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行文流畅,层次清楚,观点明确。(9)研究能力。依据基本理论和行为规范,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出措施,改进工作。(10)创新能力。解放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和善于创新,采用辩证法,研究实践中的新问题和新发展。

会计教学是以会计为内容的教与学的同步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扬主动学习精神,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会计教学是实施培养会计人才,完成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会计教学中,要重视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在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方面。课程设置是一个体系,包括:(1)全部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在会计专业,要根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考虑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通性,确定设置全部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确定其结构基础课、专业课和相关课的比重,结构的中心是确定专业课的地位及其比重。(2)会计课程体系及其结构。要按照培养会计人才的要求和社会对知识的需要,确定设置全部会计课程,并确定其基础课程、主体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构成。在会计课程构成中,基础课程是比较固定的,关键在于处理主体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主体课程的同时,可适当增加选修课。在选修课程中,按照“专、尖、新”的要求,优先确定反映当代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的最新成果为选修课程。根据会计课程体系及其结构组织编写教材。教材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当前本学科所达到的科学水平。在会计教学中一般都重视会计实验教学。

会计教学方法是在会计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采用科学的会计教学方法,有利于推动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会计教学方法要遵循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重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等原则。教学方法受教学目的和内容所制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任务(教学总任务、每门课程及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选择。会计教学方法是一个体系,按教学过程,可分为备课方法、讲授方法、讨论方法、实践(习题)方法、辅导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按教学内容和要求,可分为会计理论教学方法和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按教学采用技术,可分为会计手工技术教学方法和会计电化教学方法。会计教学方法包括各种方法,每种教学方法还包括若干具体教学方法。要根据会计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会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求会计教育部门按照一定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途径有:(1)实施电子教学。教学实施多媒体化,采用集文字、声音和电视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形式,使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录音、录像、幻灯、电视、电影、广播、语言实验室和卫星等进行教学。(2)开展网络教学。21世纪,教室在空间上得以扩大,学校的授课范围也随之扩大。通过卫星等通信手段和计算机交互网络,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学校相联,与企业的会议室和社会教育场所相联,与学校的校园网相联,实现网络化。实施公开授课,学生除了听课外,还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图片和其他材料,利用电子邮件与专家和其他人讨论问题,获取必要的知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时,应注意教学内容与现实可行的条件(物质条件和人员条件)相结合,文字教材与形声教材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