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以系统改革引领乡村振兴的制度路径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适时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渠道是畅通无阻的,反之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则受到了诸多制度限制。要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农村集体的封闭性,建立农村开放的发展制度环境。一方面乡村还会继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打破阻碍农村吸纳城市资源要素的栅栏,为产业兴旺奠定基础。
二是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兴旺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所在。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要推进经营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融合发展、科技成果应用、农业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功能,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提供组织和机制支撑。
三是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制度改革,打造生态优良的宜居乡村。当前在燃气、上下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城乡间基础设施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也限制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挥,要主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逐步消除城乡间基础设施差异,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让人口在城乡都能享受同等舒适生活。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不仅是城市建筑在农村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保持乡村文化和风情的基础上,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把小镇融合到乡村中,从根本上增强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
乡村振兴作为党中央高位推动的战略部署,具有全域性、综合性,如果一以贯之的按照老旧套路,由某一部门实施某一方面,断然是对乡村战略的误读。接下来要详细阐述的京山路径,正是由产权制度切入,系统性改革配套进行,对集体产权制度、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和社会建设转型、乡村治理创新做出的有益探索。下文将分篇依序介绍。
[1] 徐勇、赵德健:《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