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动画与电影同源,但又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鲜明的色彩、简洁的语言、夸张的动漫形象、简单的故事情节、明快的动态画面等。从本体论的范畴来看,影视动画是由剧本(故事脚本、人物、场景)、音乐(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镜头(构图、光线、景别、运动)、剪辑(动作、时空)、录音(语言、音效)、蒙太奇(画面组接)等基本要素综合而成的视听艺术样式。其中,音乐与动画的结合可追溯到电影初期的默片时代。“自从J.S.勃拉克顿(James Stuart Blackton,1875~1941)于1906年在美国拍摄了第一部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动画片这种可以自由发挥人们艺术想象力的影片,就成了大人和孩子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不过在其问世之初,动画片与当时的其他电影一样,都是没有声音的‘默片’,在放映这样的无声片时,为了掩盖放映机运转时发出的噪音,也为了烘托、渲染影片的气氛,音乐家们需要在放映的同时现场演奏合适的音乐,甚至还出现了专门配合无声片放映而写作的‘电影伴奏乐谱集’。”[1]可见,在默片时代,音乐并未真正融入动画,其用途在于掩盖观看环境中不必要的声响,是动画影像外在的“机械伴奏”。另外,它还作为弥补视听不平衡的方法,为动画的“无声”增添一些“有声”的趣味成分。所以说,这时的音乐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并没有为镜头下的影像做出相应的诠释,而往往是现成的钢琴小品或乐队的演奏版本。显然,音乐与动画还是处在各自分离的状态,音乐音响与动画视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其视觉性特征并未显现。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迪士尼动画片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动画音乐从最初使用大众喜爱的流行歌曲和民歌民谣的简单拼贴,过渡到聘请著名音乐家担任专职的动画音乐作曲,再到运用古典音乐为影片配乐,音乐在动画片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在不少动画片中音乐所占的时间要占到整部影片长度的九成以上,音乐的重要性在40年代初问世的电影史上第一部立体声动画片《幻想曲》(Fantasia)中,达到了极致。在这部由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的经典影片中,古典音乐不仅与动画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整部影片的基石和灵魂。”[2]至此,音乐已成为影视动画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凸显其主导性作用。正如“电影评论家保罗·罗沙声称,有时甚至应该允许音乐支配形象”[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音乐在动画中的地位已然从“奴婢”上升到了“贵族”,这样的“身份”转变以及现今人们对此“身份”的认同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我们不妨从美学层面来探讨音乐对于动画的重要性。从影视动画构成的形式上来看,可分解为音乐音响(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动画视像(镜头、光影、色彩、画面)、传播媒体三者的关系。一方面,音乐音响以其时间性与听觉性特征为动画视像的空间造型与视觉实体灌注了活泼的生命形式,帮助动画进行丰裕的场景描绘、人物塑造、意境表现等;它不仅在时间的展开中给动画视像以听觉补足,使其获得情感表现的动力性特征,还是实现动画视像动态造型的延续性之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动画视像通过各个镜头的组合与画面的剪辑而产生的蒙太奇技术处理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完成其合乎逻辑的连续性表达,合适的音乐音响恰恰能够提供时间维度来弥合蒙太奇的空间场景更迭转换的需要,并且给予视像以丰富的情感内涵,形成音画对照,阐释影像的含义。显然,音乐音响与动画视像之间是互渗互阐、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此外,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体日新月异,高清数码视频、3D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作为传播动画音乐的物质载体,争相以崭新的姿态冲击人们的视听知觉,给受众带来动画影像构筑的虚拟的声像世界,人们在这样的奇观影像中体味音乐多样性的声态美。
倘若说以上的论述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分析层面,那么,在此有必要提到美国学者R.Restak在1983年发表的Newborn Knowledge中关于两项相关的实验报告,其发现颇有意味。“在实验中,实验者向三个月的婴儿们同时播放两部卡通片,其中只有一部有背景音乐。婴儿们的眼睛只盯着有音乐的卡通片。在第二个实验中,两部卡通片重叠放映,其中仍然只播放一部卡通片的音轨。当重叠放映的两部卡通逐渐地分离开来时,婴儿们的目光只跟随有音乐伴奏的卡通片。显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导向声音的机制。”[4]我们从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视像与声音(尤其是音乐)结合时,它对于人的注意力的吸引远远超过没有任何音响的画面组合。事实上,音乐在动画中的作用比以上所举的实例要深远得多。那么,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这就涉及到音乐在动画中如何塑造视觉形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