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的疑问”及其解决:《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文献及思想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一)不屈的抗争

面对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对人的奴役,马克思作何回应呢?他借卢克莱修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抗争的决心:

人们眼看尘世的生灵含垢忍辱,
在宗教的重压下备受煎熬,
而宗教却在天际昂然露出头来,
凶相毕露地威逼着人类,
这时,有一个希腊人敢于率先抬起凡人的目光
面对强暴,奋力抗争,
无论是神的传说,还是天上的闪电和滚滚雷鸣,
什么都不能使他畏惧……
…………
如今仿佛得到报应,宗教已被彻底战胜,跪倒在我们脚下,
而我们,我们则被胜利高举入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63页。)

这便是作为自由斗士的马克思对现实压迫的回应,他进行了不屈服的抗争,这种抗争首先体现在高扬人的自我意识的博士论文之中。

(二)博士论文的创作情况及其主旨

面对一个充满压迫的世界,作为人文主义产儿的马克思极度珍视自由,他在登上思想舞台的亮相之作——博士论文里高扬了人的自我意识。

我们首先来了解博士论文的创作情况。

1.博士论文对象的确立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创作受其老师布鲁诺·鲍威尔和科本的影响。布鲁诺·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是一个自我意识哲学家,其哲学的核心概念便是自我意识。按照鲍威尔的理解,自我意识是真正自因的东西,它是一切存在的源泉,它在创造一切并扬弃一切的过程中一步步使自己成为“无限的自我意识”。世界的唯一本原和力量就是自我意识,历史除了成就自我意识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意义和目的。因此,历史就是一部自我意识的发展史。

鲍威尔把古希腊晚期哲学界定为自我意识最早的历史形态,而把自己的自我意识哲学视为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基督教则是两者过渡的桥梁。在鲍威尔看来,古希腊晚期的自我意识哲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因素,它使人在政治上风雨如晦、思想上充满压迫的时代里仍然保有内心的自由。这些思想影响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创作。

科本也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创作产生了影响,马克思说:“关于它们同希腊生活的联系,在我的朋友科本的著作《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敌人》中有较深刻的提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11页。)科本在1840年出版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敌人》一书中给予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以高度的评价,他说: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就是普罗米修斯,他给大地带来了天上的光,为的是照亮盲者、人民、俗人,使他们摆脱成见和谬误”(注:转引自马泽民:《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311页。)。又说:“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是古代有机体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和内脏系统,它们的直接的自然的统一决定了古代的美和道德,它们也随着古代的衰亡而瓦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1003页注释5。)但不论是布鲁诺·鲍威尔还是科本,他们都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过古希腊晚期哲学,这一重任就落在了马克思身上。

2.准备材料

博士论文的写作十分困难,“关于这篇论文的对象没有任何先前的著作可供参考。西塞罗和普卢塔克所说过的废话,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照样重复。伽桑狄虽然把伊壁鸠鲁从教父们和整个中世纪即实现了非理性的时代所加给他的禁锢中解救了出来,但是在自己的阐述里也只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方面。……确切地说,伽桑狄是自己在向伊壁鸠鲁学习哲学,他不能向我们讲授伊壁鸠鲁哲学”(注:同上书,10页。)。

1839年初,马克思初步确立了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古希腊后期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派三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及其相互关系。为了写作博士论文,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相关资料,其中有赛克斯都·恩披里柯、塞内卡、西塞罗的相关著作,也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克莱修、斯宾诺莎、休谟、康德、谢林、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人的著作。在阅读这些著作的过程中,马克思做了大量的摘录和评论,这些摘录和评论最终汇集成七本笔记,后人把这七本笔记汇集起来并冠以《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名称。在这七本笔记里,马克思摘录了伊壁鸠鲁哲学的精华思想,总结了19世纪30年代西方思想界关于古希腊晚期哲学的争论,还提出了自己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和黑格尔自然哲学关系的理解,这些内容在笔记中没有详加阐述,而在后来的博士论文中则成了论述的重点。除了《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摘录,马克思还做了许多附释,内容是关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和原子论,他还写了一篇手稿,内容是分析普卢塔克关于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这篇手稿被收录到笔记三。

博士论文的准备资料除了《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外,还有《柏林笔记》,该笔记是马克思摘录古典思想家著作的笔记汇集,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休谟的《人性论》第一卷第三章与第四章、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及其通讯、卡尔·罗生克兰茨的《康德哲学的历史》第三卷以及莱布尼兹的一系列著述和书信。(注:参见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106~11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这些著作的部分思想被运用于博士论文。

3.临时变更

在准备了相应的材料后,马克思原本打算写一本对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论学派进行综述的著作,但由于布鲁诺·鲍威尔频繁催促,加上希望尽快在大学谋求一个职位,马克思便缩小了题目的范围,最终把博士论文的题目定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论文里,马克思试图从自我意识哲学的角度分析两位思想家的自然哲学,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之前的计划,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说:“不妨把这篇论文仅仅看作是一部更大著作的先导,在那部著作中我将联系整个希腊思辨详细地阐述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一组哲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10~11页。)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博士论文的原稿大概是在1841年1月至3月完成的。现存的博士论文是一个不完整的残篇,它由以下部分组成:(1)序言;(2)第一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3)第二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具体差别;(4)附录评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5)两部分正文的注释。(注:参见上书,13~14页。)

马克思最终凭此博士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这篇博士论文在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发表,它第一次发表在梅林编辑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萨尔的遗著》,全文第一次发表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MEGA第I部分第1卷第1分册。

我们再来看博士论文的创作意旨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创作博士论文的主旨在于论证自我意识的自由。他正是在“自我意识哲学家”的意义上理解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派的。在为博士论文写的新的序言草稿中,马克思写道:“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了。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0卷,286页。)

从自由意识的自由的角度出发,马克思对晚期希腊哲学进行了高度评价,通常人们认为,“发生、繁荣和衰亡是一个铁环,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都注定包含于其中,并且必定要绕着它走一圈。所以,说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落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16页。)。马克思指出,与“青蛙因胀破了肚皮致死不同”,希腊哲学是“英雄之死”,它像太阳落山一样壮丽和多彩。在马克思看来,晚期希腊哲学代表着普遍自我意识发展的较高阶段,他说:“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难道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是一些特殊现象吗?难道它们不是罗马精神的原型,即希腊迁移到罗马去的那种形态吗?难道它们不具有性格十分刚毅的、强有力的、永恒的本质,以致连现代世界也不得不承认它们享有充分的精神上的公民权吗?”(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16页。)

马克思指出:“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体系,主要是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这一组学派则对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对其性质较为重要、较有意义。”(注:同上书,17页。)这里的“主观形式”指的便是自我意识。因此,马克思考察晚期希腊哲学正是为了论证自我意识的自由。

除去献词和序言外,“博士论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第二部分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具体差别做了详细分析。

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分析了两位哲学家在认识论上的差异,在他看来,“在一切方面,无论涉及这门科学的真理性、可靠性及其应用,还是涉及思想和现实的一般关系,他们都是截然相反的”(注:同上书,20页。)。在人类知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问题上,德谟克利特是怀疑论者,而伊壁鸠鲁是独断论者;德谟克利特由于怀疑感性知识的可靠性而投入实证科学的怀抱,而伊壁鸠鲁由于把感性知识作为认识的可靠性标准,所以他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德谟克利特认为任何个别物理现象的出现都是由必然性所决定的,必然性表现为决定论,伊壁鸠鲁则认为一切解释都是可能成立的,以此求得自我意识的安宁。马克思指出,这些差异表明两位思想家的自然哲学代表的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在第二部分里,马克思对原子的偏斜、原子的质、原子的本原和元素、时间、天体现象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马克思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论证了自由意志,“‘偏离直线’就是‘自由意志’,是特殊的实体,原子真正的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0卷,121页。)。由于“‘原子偏离直线’是原子的规律,是原子的脉动,是原子的特殊的质,正因为如此,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才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才不像伊壁鸠鲁哲学那样只是某一个时期的哲学”(注:同上书,120页。)。关于天体现象的论述是博士论文的重点之一,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之所以对天象采用多种多样的解释方式,因为“天体的永恒性会扰乱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结论就是,它们并不是永恒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59页。)。因此,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的哲学不是“阿尔谢斯特拉图斯的美食学”,其目的在于论证“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注:同上书,63页。)。这种高扬人的自我意识的哲学正是马克思所亲炙的。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还阐发了自己对自由的独特理解并探讨了实现自由的途径,他提出了“定在中的自由”和使“世界哲学化”的思想,这些内容将在本书第二章里详加论述。

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高扬了自我意识的自由。但是,由于自我意识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由原子构成的世界,因此,这个世界并没有任何现实内容,这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的自由必须现实化,自我意识必须从没有现实内容的原子世界降落到现实的人间,这个现实的人间表现为充满了各种压制自由的因素的普鲁士国家,这样,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就过渡到《莱茵报》时期。

(三)《莱茵报》时期

19世纪中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的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政治上的要求,他们要求一份能反映其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的报纸。1841年12月,国王关于放宽书报检查的敕令为办报提供了前提条件。1842年1月1日,德国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普豪森、汉泽曼等人在莱茵省繁华的科隆市创办了《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

《莱茵报》的宗旨是为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呐喊并唤醒民众对德国统一的觉悟,该报宣称:“进一步扩大关税同盟,发展德国的商业和商业政策,把德国的民族觉悟从阻碍统一的一切事物下解放出来——这一切看来就是所有德国报纸的最崇高的任务。”(注:[美]汉逊:《莱茵书信与文件》,第1卷,301页,埃森,1919,转引自马泽民:《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507页。)《莱茵报》的第一任主编是赫夫肯。在赫夫肯任主编期间,报纸关心的主要是经济问题,但一批政治和哲学立场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如赫斯、荣格、奥本海姆等很快加入了《莱茵报》的编辑工作并控制了编辑部。1842年《莱茵报》的元旦创刊号——《祝贺与告诫》贯彻的是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该社论宣称:“实现德国最高的民族任务(尽管这是一件最困难和最冒险的事业),就在于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在本国得到承认,并把它们保持下去。”为达此目的,社论又号召:要和隐藏在德意志“各种人物、制度和关系背后”的“利己主义、苟且偷安、卑鄙怯懦、阿谀奉承、指手画脚等等”恶行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战胜我们的自由、我们的权利和我们的荣誉的这些敌人,是德国最高的民族任务。”(注:[美]汉逊:《莱茵书信与文件》,第1卷,301页,埃森,1919,转引自马泽民:《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507页。)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年黑格尔派追求自由的冲天豪情。

由于与青年黑格尔派在办报方针上的分歧,赫夫肯最终辞去了主编职务。1842年2月,青年黑格尔派分子阿道夫·鲁滕堡接任主编。《莱茵报》的关注议题转向了政治和思想问题。

1841年4月,马克思获得了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他本来打算到大学谋取教职,但由于普鲁士当局解聘他的老师布鲁诺·鲍威尔,马克思不得不打消了这个想法,转而从事新闻政论工作。1842年4月起,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他被《莱茵报》聘为主编。任职期间,马克思发表了多篇文章,严厉谴责了普鲁士政府所推行的压制公民自由的书报检查制度,同时广泛讨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生活议题,如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辩论、关于摩泽尔地区的贫困问题等等,在讨论中,马克思猛烈抨击了普鲁士国家反理性、反自由的实质。

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柏林“自由人”小组发生了决裂。“自由人”组建于1841年底,是青年黑格尔派中最激进的左翼,这些“自由人”在哲学上信奉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认为自我意识是理性的本质,因此与自我意识相违背的一切社会形式——国家、宗教等等——均应该被批判和否定,而实现自我意识自由的武器便是这些“自由人”所代表的无情的批判。“自由人”的代表人物有埃德加·鲍威尔、斯蒂纳、科本、布尔、梅因等。

马克思批评“自由人”经常给《莱茵报》寄去一大堆毫无现实内容却自以为能改变世界的废纸。这些东西不仅脱离现实问题,更严重的是给书报检查机关提供了迫害《莱茵报》的口实。为此,马克思淘汰了“自由人”的许多文章,并告诫他们:“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47卷,42页。)思想观点上的分歧最终导致马克思与柏林“自由人”小组的决裂。

马克思担任主编以后,《莱茵报》的销量迅速增长。1842年10月,该报订户已经增到3400人。《莱茵报》对自由和正义的捍卫及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自然是普鲁士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政府决定查封《莱茵报》。1843年1月,普鲁士国王主持的内阁会议决定,从当年4月1日起查封《莱茵报》,理由是:“该报一贯明显地企图攻击国家制度的基础,阐述旨在动摇君主制原则的理论,恶意煽动舆论怀疑政府的所作所为,挑动国内的一些等级去反对另一些等级,挑起对现存法定秩序的不满,并怂恿人们对友好国家采取极端敌对的态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424页。)马克思在《评部颁指令的指控》一文中加以有力的反击,但最终《莱茵报》还是被查封。1843年3月18日,马克思发表声明,“因现行书报检查制度的关系”,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思想逐步现实化、具体化,那么,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遭遇了哪些具体的现实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