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
(一)加强对就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正确评价就业政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中提出,2009—2011年,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这一政策的推出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产生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的问题需要进行评估。
《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出台后稳定了多少就业岗位,是否存在潜在隐患的问题需要进行评估。
《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五缓四减”已经落实了116亿,对于稳定就业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也需要进行评估。
(二)正确评估投资对就业的长期影响
中央财政的4万亿投资带动了GDP的增长,二季度的新增就业数量也有所回升。上半年,投资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6%。同时,6月金融机构总贷款同比增长33%,上半年新增贷款近7万亿元。一旦货币政策收紧,这种靠贷款增加的投资、靠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以及其所带动的就业,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投资对当前就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必须看到,紧缩、审慎的货币政策的出台、财政支出的压缩对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必须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观点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若干问题
高校毕业生不是就业困难群体,而是就业敏感群体。很多单位和部门认为高校毕业生是人才,是就业强势群体而不是就业弱势群体,高校毕业生不能和农民工比,不能和下岗职工比,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应该靠市场、靠自给。虽然高校毕业生不是就业弱势群体,但他们是敏感群体,有着特殊的需求,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管理性的障碍,必须破除。原来在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学校给学生发派遣证;现在是实行双向选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谈妥后,再和学校签三方协议,学校给学生发报到证。如果没有学校的盖章,户口就没有办法落实,档案就没有去向,这是对大学生实行身份管理的突出表现。事实上,学校跟毕业生签约只是用行政手段掌握毕业生的去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用人协议》等法律法规、条例约束就可以了。这样做使得报到证和派遣证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择业行为上采用市场标准,而在管理行为上还是实行行政手段,这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和管理性障碍,必须要破除。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漂族”的管理。国家对离校后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许多优惠的就业政策,但是大城市中有很多的大学生“漂族”,并没有被纳入到城市居民管理的平台中,即便想对这部分人提供服务都很难。大学生“漂族”的管理是个难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长胡德巧
(一)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需要理顺
前几年是有“高增长、低就业”的说法,但是随着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发生了变化。2009年一季度GDP增长6.1%,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是很高的。所以,低增长、低就业也好,高增长、高就业也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需要理顺。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肯定要通过扩大内需,加大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一旦出现通货膨胀,投资会压缩,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就业,就有可能出现就业大起大落的现象。
(二)三大人群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排序可以根据就业形势严峻与否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每年6月、7月和8月,国务院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困难群体就业放在第二位,农民工就业放在第三位。6月、7月以及8月之后,三类人群的就业问题排序可以进行调整,排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年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高峰期,把解决大学生就业放在前面是可以的,但是不同的时间段,要根据就业形势严峻与否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三)完善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将产业发展与就业相联系。产业发展应当考虑到就业因素,尤其是我国的产业振兴规划必须和就业联系起来。如果我国大中城市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跟得上,就能够在城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借助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解决就业问题。例如,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都应该发挥最大的作用。就业形势严峻时多用一些,就业形势不严峻时少用一些,不能不用。
(四)修正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
有关就业的法律和制度并不是年年制定和修改的,在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现有的法律制度会有不适应经济发展或就业增长需要的方面,需要进行探讨。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就业处处长张志斌
(一)就业政策的落实不应停留在表面
目前对就业政策本身的关注较多,但是对政策落实的关注不够,政策的落实不应停留在表面。
(二)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水平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变化的方向和程度
目前对于短期就业形势的判断,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或者坏到什么程度,要给出一个很准确的水平很困难,但是如果能够保持统计口径的前后一致,并通过其反映某种变化、变化的程度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5%、7%还是9%,从数据本身来讲,意义并不大。统计口径不同,失业率的数据也就不同,重要的是在保持口径一致的前提下,探究失业率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以及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有多大。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讲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
从多年的数据来看,在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时候,失业人群中大专学历者所占比重也在上升,所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讲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这次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确严重,如果大学生就业是周期性问题,那么金融危机过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会随之得到缓解;但如果不是周期性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会随着经济好转而得到缓解,至少不是同等程度的缓解。我的看法是,金融危机过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会有一定的恢复,但不会是同等程度的恢复。
(四)劳动力市场有没有趋冷的可能需要探讨
失业率上升未必表明就业形势变坏,失业率下降未必表明就业形势好转——失业率的含义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市场经过一段萧条之后,很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变得沮丧,因此会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会导致失业率下降,这种失业率下降未必是好事。所以,求职人数的下降是不是提示我们需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因为金融危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开始时大家找工作的热情很高,找了几个月找不到,遇到挫折了,就不再找了。因此,目前劳动力市场有没有趋冷的可能,还需要探讨。
(五)就业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研究
在美国,就业指标是滞后指标,中国的情况和美国不同,就业变化(用就业指标或失业指标来反映)是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还是滞后指标这一问题需要研究。目前的数据显示,有些就业指标是先行的,而有些可能是滞后的。但哪些是先行的、哪些是滞后的,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六)反映就业形式变化的数据需要进行季节调整
季节性因素对中国就业数据的影响到底如何,很多国家发布的是经过季节调查的数据,但中国的就业数据还没有进行过季节调整,需要做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