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
组织行为学是在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与其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1.3.1 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以个体的一般心理过程规律为基础,进而研究群体的行为,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任何一个人决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其心理活动必然是与群体、组织和整个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人的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而人的行为是外显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心理学的实验资料及关于基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知识,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内在原因和重要动力。
1.3.2 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广义上说,社会是人类关系的体系,包括人类所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狭义上说,所谓社会,就是某种特殊的和比较具体的人类结合体,凡是一群有某些共同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的人,或者是在一块共同生活的人,都构成社会。任何社会或群体都是有组织的,而社会的组织又是由各种制度维系的。所以,一般来讲,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组织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由很多群体组合而成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组织、群体和个体之间不仅是彼此互相依存的关系,它们还与环境构成互动的复杂的社会体系。
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着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例如,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受组织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和社会地位,群体的动力、结构、交往、权力和冲突,非正式组织、群体之间的合作配合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等,都需要社会学的知识。
1.3.3 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
人类学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又称社会人类学)和考古学。其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与文化的关系等知识。
人类的行为并不完全是依人的本能而产生的。人的行为中文化性的行为多于生物性的行为。人类通过不断社会化的学习进程,使行为超越了本能性行为的范围,在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价值观、规范、风俗、习惯、民族性等。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其所熏陶出来的民族性格也不相同。在一个组织中,其成员(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也有差异性,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因此,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性愈强,对本国、本组织的文化特点愈是欣赏,团结力和内聚力也就愈强。
一个组织的有效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组织中人员和群体的个性与共性要有深刻的了解。在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上,不仅要针对个人的特点,而且要针对文化背景不同的群体和组织,采取相应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例如,西方人有西方的文化,因而有西方式的管理;日本人有日本的文化,因而有日本式的管理;中国人有中国的文化,因而也应该有中国式的管理。管理方式只有结合国情和社会习俗等文化背景,才可收到明显的成效。因此,有效的管理就应该对社会文化环境、国民性格等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从而采取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近年来,我国在学习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开始重视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所谓中国式管理,就是在管理方法和措施上,既能符合我国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又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方式。
1.3.4 其他学科与组织行为学
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也是研究组织行为的理论基础。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问题、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等,都会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人体犹如一个生物钟,有自己的生物节奏和规律性,有体力、智力、情绪的低潮和高潮,这些也会影响人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开始研究工作压力对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影响,主要分析当人们承受工作压力时,身体所做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以及引起身体生物结构的变化和如何防治等。这不仅要以生理学为基础,甚至还要以医学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