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比较优势的产生是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并没有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919年,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做了一个概括性的说明,对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做出了初步的分析。但文章发表后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1933年,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Bertil Ohlin)出版了《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全面的解释,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由此形成了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 Theory)即H-O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该理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进出口类型。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里程碑。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广义的要素禀赋论包括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及其推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Theory of Factor Equalization)。
一、H-O模型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假设条件如下。
(1)贸易中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种商品(X与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与资本K)。这一假设的目的就是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Identical Technology)。该假设意味着两国都可以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这样,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和资本。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3)在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Labour Intensive Product),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Capital Intensive Product)。这一假设表明,在两个国家中生产商品X相对于生产商品Y来说,使用的劳动比例较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生产商品X的劳动/资本比率要高于生产商品Y的该比例。或者可以说,生产商品X的资本/劳动比率要低于生产商品Y的比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劳动这一比例是相同的,而是在各国生产商品X的资本/劳动均低于该国生产商品Y的资本/劳动比例。
(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的。这意味着增加生产某一商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会带来该商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
(5)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即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也要继续生产两种商品。这一假设也表明两国都不是很小的国家。
(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Identical Tastes)。该假设表明,由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所反映的需求偏好在两国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是相同的,两国消费商品X和商品Y的比例是相同的。
(7)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这意味着商品X和商品Y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贸易者都很小,他们的行为不会影响这些商品的价格。对于劳动和资本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也是一样。完全竞争还表明,在长期中商品价格将与生产成本相等,减去包括隐含成本在内的所有成本之后,生产者将不会获得任何超额利润。并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要素所有者对各地和各行业的商品价格和要素收入是完全了解的。
(8)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这表明劳动和资本可以自由、快速地从低收入的地区和产业流向高收入的地区和产业,直到该国各个地区和产业、同类劳动和资本的收益相等为止。同时,国际要素流动为零,也就是在国与国之间没有要素流动,因而在不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国际要素收入差异将会永久存在。
(9)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该假设说明的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或绝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则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不大于每单位贸易商品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10)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也就是说,在两国中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这意味着,每一国的总进口额等于其总出口额。
根据上述基本假设,H-O定理可以表述如下,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也就是说,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定理意味着A国出口商品X是因为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且劳动是A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同样的,B国出口商品Y是因为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且资本是B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要素。也就是说,B国的利率/工资小于A国的这一比例。
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原因中,H-O理论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H-O理论又常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即每一国家都应分工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H-O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而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只是假设其成立。H-O理论认为,相对要素丰裕度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转化成为两国间绝对要素价格和绝对商品价格的差异。H-O理论的一般均衡特性可以用图1-26加以刻画。
图1-26 H-O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
从图1-26的右下角出发,可以看到需求偏好和生产中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即收入分配)共同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决定了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素的派生需求。生产中对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最终商品的价格。不同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即一国应该出口何种商品。该图清晰地表示出了所有经济力量是如何共同确定最终商品价格的。所以说,H-O模型也就是所谓的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在所有上述这些共同作用的因素之外,H-O理论单独把各国生产所需要素的实物可用量或供给量的差异提出来,以解释各国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及贸易发生的原因。特别地,俄林假设各国需求偏好是相同的,这使得各国对最终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相等,这样,不同国家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供给就成为导致各国相对要素价格不同的唯一原因。最后,相同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要素价格导致了不同的相对商品价格,从而导致贸易的进行。在图1-26中,由要素相对供给量的差异导致的要素价格差异和商品价格差异的过程用细线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得出这些结论的H-O模型并不要求各国需求偏好、收入分配和生产技术完全相同。相同偏好、相同收入分配和相同生产技术这些假设确实简化了对该理论的解释。对此,我们可以用图1-27对H-O模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图1-27中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斜向X轴,因为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两个国家均使用相同的技术。另外,因为两国有相同的需求偏好,它们的无差异曲线图是完全一样的。无差异曲线I与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与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A′。无差异曲线I是A国和B国在无贸易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点A和点A′反映了两国在无贸易发生时各国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无差异曲线I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A和A′确定了两国的孤立均衡时的相对商品价格,A国为PA,B国为PA′。由于PA<PA′,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
图1-27 H-O模型
图1-27的右边图型表明,贸易中,A国分工生产商品X,B国分工生产商品Y。两国的分工将进行至A国达到点B,B国达到点B′为止。这时,两国的转化曲线与其共同相对价格线PB相切。A国出口商品X以交换商品Y,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Ⅱ上的点E(见贸易三角BCE)。同时,B国会出口商品Y以交换商品X,最终消费组合为与E点相重合的点E′(贸易三角B′C′E′)。
注意:A国对商品X的出口等于B国对商品X的进口(BC=C′E′)。同样的,B国对商品Y的出口等于A国对商品Y的进口(B′C′=CE)。当PX/PY>PB时,A国对商品X的出口供给将会大于B国在这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上愿意进口的数量,PX/PY将会向PB回落。如果PX/PY<PB,A国对商品X的出口供给将会低于B国在这个相对较低价格下愿意进口的数量,PX/PY将会向PB移动。PX/PY向PB移动的趋势也可以用于商品Y做同样解释。
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对于A国而言点E与点A相比,消费商品Y的数量有所增加,而消费商品X的数量却下降了。但是,A国在贸易中仍然有所得,这是因为E点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Ⅱ上。同样的,虽然点E′比点A′包含了更多的商品X和较少的商品Y,B国仍从贸易中获利,原因也是因为点E′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Ⅱ上。这种生产分工、贸易与消费的模式将保持不变,除非其中一国或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了变化。
二、H-O-S定理
H-O定理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因保罗·萨缪尔森严格证明了该定理,它通常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简称H-O-S定理。
根据前述假设,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可以描述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国际贸易是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的同质劳动(相同水平的培训、技能和生产率)获得等量工资。同样的,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的同质资本(具有同等风险和生产率的资本)获得均等收益。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使A国和B国的工资相等,会使贸易各国的利率相同,会使相对要素价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相等。
在前述分析中,没有贸易的条件下,A国商品X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的劳动价格,即工资率比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X并减少资本密集型商品Y的产量时,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高工资率。同时对资本的相对需求下降,引起利率的下降。而在B国所发生的一切与A国相反。国际贸易使低工资的A国家工资增加,使高工资的B国家工资下降。国际贸易使两国的工资率与贸易前相比差距小了。同样的,国际贸易降低了高利率国家A国的利率,提高了低利率国家B国的利率,也使两国的利率与贸易前相比差距缩小了。这表明国际贸易倾向于缩小两国间的工资与利率的差距。
可以进一步证明,国际贸易不仅倾向于缩小同质要素收入的国际差距,在满足所有假设前提下,一定会使各国相对要素价格完全相等。因为只要相对要素价格不同,相对商品价格就会不同,从而使贸易进一步发展,如此会进一步缩小两国要素价格的差距。所以,国际贸易将继续发展直到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
贸易使两国要素价格相等的过程可以用曲线来表示。如图1-28所示,横轴表示的是劳动的相对价格(工资/利率即w/r),纵轴表示的是商品X的相对价格(PX/PY)。
图1-28 要素均等化过程
由于各国都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并且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在w/r和PX/PY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对于每一个w/r都有唯一的PX/PY与之对应。在贸易之前,A国位于点A,w/r=(w/r)1,PX/PY=PA;B国位于点A′,w/r=(w/r)2,PX/PY=PA′。在无贸易条件下,A国的w/r低于B国,PA<PA′,所以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当劳动丰裕的A国分工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X并同时减少其商品Y的产量时,对劳动的需求相对于资本的需求将提高,从而使得A国的w/r上升,这也使得A国的PX/PY上升。另一方面,当资本丰裕的B国分工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Y并同时减少其商品X的产量时,其对资本的相对需求将上升,从而使得r/w上升,即w/r下降,这也使得B国PY/PX上升,即PX/PY下降。该过程将持续进行到点B=B′,这时PB=PB′。两国的w/r比率均为(w/r)*。注意由于两国的生产均处于完全竞争下,而且使用的是同一技术,故只有两国的w/r相同时才有PB=PB′。也要看到PB=PB′位于PA和PA′之间,(w/r)*位于(w/r)1和(w/r)2之间。
简而言之,贸易会使两国的PX/PY相等,但这只有在两国w/r相等的前提下才能发生。
以上分析的是相对要素价格均等,而不是绝对要素价格均等的过程。绝对要素价格均等意味着:自由贸易会使贸易两国同类型的劳动的实际工资相等,使两国同类资本的实际利率相等。已知贸易相对要素价格相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如果假设各国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在所有商品生产过程中均保持规模报酬不变,则贸易就会使同质要素的绝对收入相等。
由于贸易会提高各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的价格,降低各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价格。因而,在上述例子中,A国工资上升而利率下降,B国的工资下降而利率上升。在假设各国贸易前后劳动和资本都是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劳动者的真实收入和资本所有者的真实收入将与要素价格同方向变动。因此,贸易使A国劳动者的真实收入上升,资本所有者真实收入下降。同时,国际贸易使B国劳动者的真实收入下降,资本所有者的真实收入上升。
一方面,由于在发达国家中资本是相对丰裕的要素,国际贸易将会降低这些国家劳动者的真实收入,提高资本所有者的真实收入,因而发达国家的工会一般都会赞成和主张贸易保护。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国家,劳动是相对丰裕的要素,国际贸易会提高劳动者的真实收入,降低资本所有者的真实收入。但是,这些结论都是基于要素可以在各国和各产业之间自由流动的假设之上的。这在长期是可能的,而在短期,一些要素,如资本,可能是不流动的,上述结论就不能成立。在这种情况下,以上结论就需要进行修改。
因此,国际贸易会降低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的国家的真实工资和劳动的真实收入。那么这些国家政府是否应当限制贸易?回答是否定的。其原因是贸易导致的劳动者的损失小于贸易导致的资本所有者的收入。用合适的税收政策可以使收入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重新分配(Redistribution),使得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这种再分配政策可以是重新培训被进口所替代的劳动,也可以是对劳动和某些社会服务业的减税。
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是最粗略的观察材料也会显示,国际贸易不会使各国同质要素收入相等。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生、工程师、技师、机械师和秘书的工资要高于其在欠发达国家的同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上述定理所依赖的一些假设在当今现实世界大多是不成立的。各国并非使用同样的生产技术,各国间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阻碍着各国相对商品价格相等。另外,许多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其运作也不是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没有使各国同质要素的工资和利率变化均等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减小了同质要素受益的国际差异,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尽管国际贸易似乎减小了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制造业的真实工资差异,但这并不能被认为是对该定理的证明。尽管国际贸易在缩小各国要素受益的绝对差异中发挥了作用,但许多其他因素也在同时起着作用。
三、对H-O模型的评价与检验
一般来说,H-O模型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关于要素流动的假设也和比较利益学说是基本一致的。不过,H-O模型认为仅仅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该为两种要素。国内和国际贸易都是不同区域间的商品交换,本质是相同的,交换的原则也是相同的。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的一致作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H-O模型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从一国基本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②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③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但是,禀赋并不是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H-O理论强调比较静态分析,排除了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和许多实际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理论的广泛性和应用性。特别是,H-O模型并没有对需求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影响了它对实际的解释能力。
H-O模型的政策含义则表明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时候,必须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发挥本国优势的贸易模式。如果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规模,有的时候反而会损害贸易利益。
列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1951)利用美国1947年数据对H-O模型进行了第一次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列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
为进行这一检验,列昂惕夫利用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在1947年每一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和出口商品中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因为美国进口的外国商品的数量不全,列昂惕夫估算的是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而不是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所谓进口替代品就是美国自己可以制造的,同时也可从国外进口的商品。
列昂惕夫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如果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呈更加资本密集状,但其密集程度仍将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根据列昂惕夫的检验结果显示,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与H-O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列昂惕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
尽管实际检验结论不支持H-O理论,但列昂惕夫不是去推翻H-O模型,而是努力去解释这一结果。他认为在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工人的三倍,如果把美国劳动数量乘以3,再和国内可用资本比较,就会发现美国其实是一个劳动丰裕型的国家。但这只在美国出口商品比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时才正确。但是,当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比他国劳动生产率更高时,资本的生产力也比其他国资本的生产率要高。美国的劳动和资本都应乘以差不多大的乘数,这就是说美国的资本相对丰裕程度变化不会太大。所以,列昂惕夫的解释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后来列昂惕夫自己也否定了它。
围绕列昂惕夫之谜,经济学家们或者提出新要素或者赋予要素以新的含义来对之进行研究,伴随着一些主要方面的论证和探讨,也相继产生了国际贸易的新要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比较优势的内容。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和R&D理论等。
第一,列昂惕夫用来进行检验的1947年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太近,因而没有代表性。为此,列昂惕夫在1956年重做了这一检验,但这次用的是1947年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表和1951年的贸易数据。1951年被认为是战后各国重建全面完成的一年。这次分析表明美国出口商品比起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出6%。这样,列昂惕夫部分但不是完全解释了这一矛盾。
第二,产生偏差的更一般的原因是列昂惕夫使用的是两种要素即劳动、资本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包括土壤、矿产、森林等的影响。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许多生产过程需要使用自然资源,如采矿业、钢铁业、农业等,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实物资本。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这或许有助于解释美国进口产业的较高资本密集程度。这一解释被人们称为资源稀缺说(Resource Scarcity Thoery)。
第三,美国的关税政策(Tariff Policy)也是产生列昂惕夫之谜的一个重要因素。关税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征税,它可以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克拉维斯(Kravise)在1954年的研究中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Intensive Industry)。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Trade Pattern),降低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这对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有一些帮助,并且由此所形成的基于关税对商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影响分析理论,就是当前所熟知的关税结构说(Tariff Structure Theory)。
第四,产生矛盾的最重要原因可能是列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只包含了实物资本,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这事实上就意味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如果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的出口高于其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围绕这一解释又形成了新要素理论即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
在基于人力资源分析方法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克拉维斯、基辛、肯恩和鲍得温的研究。克拉维斯指出,1947年和1951年,美国出口产业的工资水平要比美国进口竞争产业的工资水平高15%。克拉维斯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即美国出口行业的高工资反映了美国出口行业比美国进口替代行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多的人力资本。基辛、肯恩等分别实际估计了美国出口和进口竞争商品中人力资本的含量,并把其加在实物资本需求上,然后重新计算美国出口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使用1947年数据,不排除需求大量自然资源的商品即与列昂惕夫最初研究条件相同,肯恩成功地解释和消除了列昂惕夫之谜。鲍得温在1971年的研究中,使用的是美国1958年的投入产出表和1962年的贸易数据。鲍得温发现,仅仅除去自然资源产业并不能完全消除列昂惕夫之谜,只有再把人力资源包括进去以后,才能彻底消除列昂惕夫之谜。这一矛盾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在加拿大仍然存在。使用其他国家的数据也会得到同样矛盾的结果。1977年,由布朗逊和莫挪尤斯所作的研究对为了验证H-O贸易模型而把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混合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在1980年和1984年,利摩尔研究认为在一个多要素世界中,应该比较生产和消费的资本/劳动比率,而不是对进出口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用这种方法对列昂惕夫1947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利摩尔发现美国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确实远远大于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率,这就解决了这一矛盾。1981年,斯特恩和马斯库斯用1972年数据所作的研究,1990年萨尔瓦托和巴拉扎什用1958年至1981年的各年数据所作的研究(自然资源产业被排除在外)都证实了这一结论。
在1987年,波温、利摩尔和斯维考斯卡斯使用了1967年27个国家,12种要素(资源)和多种商品的更完整的贸易、要素投入需求和要素禀赋的剖面数据进行考察,最终发现H-O模型只在一般情况下成立。
因此,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更高生产率的新要素。一国的人力资本素质和结构会对该国参与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只有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不断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才能够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第五,和人力资本相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科学研究对美国出口的影响。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从等量材料和人力资源中获得的产出水平。即使是最粗略的统计也会表明美国的大部分出口商品都是科研和技术密集型的。由此,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在决定美国贸易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列昂惕夫在其研究中并没有考虑这些。所以,研究和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研究与开发的规模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其变化也可以产生新的比较优势。由此,就形成了R&D理论,它强调了科技在国际贸易优势形成中的作用,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第六,要素密集度的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FIR)。当一种商品在一国通过资本相对密集的方式生产,但在另一国却是通过劳动密集的方式生产时就发生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例如,如果商品X在A国(低工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同时其在B国(高工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度的逆转就发生了。
由于替代弹性表示的是一种要素价格下降时,这种要素可用来替代另一种要素的程度。假设在生产商品X时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大于生产商品Y时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这意味着生产商品X时用劳动替代资本要比在生产商品Y时用劳动替代资本更容易些。两种商品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越大,要素密集度的逆转就越容易发生。如果在生产商品X时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很大,A国就会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商品X,因为它的工资水平低。另一方面,B国将会用资本密集型技术生产商品X,因为B国的工资水平高。如果在同一时间生产商品Y的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很低,尽管两国的相对要素价格差异很大,两国仍将被迫使用同样的技术生产商品Y。其结果是,商品X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这样就发生了要素密集度的逆转。
要素密集度的逆转一旦发生,则H-O理论和要素价格均等理论就都不再成立。因为A国分工生产商品X,从而需要更多的劳动,低工资国家A国相对和绝对工资就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B国不能向A国出口商品X,他就不得不分工生产商品X和出口商品Y。而在B国X是相对劳动密集型商品,故B国对劳动的需求以及工资率也会上升。两国相对工资与绝对工资之间的差异会缩小、扩大或保持不变,所以,要素价格均等理论不再成立。
要素密集度的逆转在现实世界确实是存在的。如果要素密集度的逆转非常普遍,则整个H-O模型就会被推翻。如果要素密集度的逆转只是偶尔发生,H-O模型可以把要素密集度的逆转作为例外。不过,明唅斯(Minhas)(1962)等研究发现,要素密集度的逆转是非常普遍的。1964年,列昂惕夫改正了明哈斯研究中导致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结果发现要素密集度的逆转在其所研究例子中只占8%,而且如果除去生产中大量需要自然资源的两个产业,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的概率就会降至1%。Ball(1966)所做的研究中,检验了明哈斯结论的另一方面,证实了列昂惕夫的要素密集度颠倒在现实世界中很少发生。因此,在所有可能的相对要素价格水平下,一种商品是劳动密集型,而另一种是资本密集型的假设一般是成立的,所以,H-O模型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