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H-O理论是建立在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这一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对该理论的经验检验如何解释;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该理论赖以存在的一些假设不符合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这使得H-O理论在解释当代国际贸易问题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建立在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新技术在各国传播和发展速度(New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and Development)不同等基础上的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

一、规模经济理论

H-O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两国、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即使是两国在各方面完全相同,互利贸易也会发生。当代国际贸易的形式是H-O模型所不能解释的。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的是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投入多增加1倍,产出将增加1倍以上。如果所有的投入都增加2倍,产出的增加将超过2倍。由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进行专业分工,因而规模报酬递增是有可能发生的。即每一个工人可以专门从事一项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大规模的企业可以使用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机器,而小企业却不行。

图1-29表明了如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进行互利贸易。如果两国在各个方面完全相同,仍然可以用同样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同样的无差异曲线图来表示两国的情况。规模报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图完全相同,两国的无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也是相同的。

图1-29 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

图1-29中,两国孤立均衡商品价格为PX/PY=PA。这也是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I在点A的公切线的斜率。在贸易中,A国将在B点完全分工生产商品X。而B国将在B′点完全分工生产商品Y。然后通过彼此间的商品交换,每个国家的最终消费组合均将达到无差异曲线上的点E。两国在贸易过程中均获利。只有各国都在一种商品上面临规模经济时,贸易互利才会发生。在无贸易条件下,由于各国均想消费两种商品,因而每一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分工生产其中的一种商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某种原因下A国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A点右侧移动,则商品X的相对价格就会不断下降直至A国在商品X上实现完全分工为止。同样的,如果B国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A点左侧移动,PX/PY就会不断上升直至B国在商品Y上实现完全分工。所以,两国的孤立均衡点A是不稳定均衡点。不过,两国不论是在商品X还是商品Y上实行完全分工都是没有区别的。在现实世界中,这两种分工模式可能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两国要进行互利贸易并不需要两国在各方面完全一致。如果规模经济在很大的产出水平上仍然存在,一国的少数几个企业就会获得某种商品的整个市场,从而导致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

在相同的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两国的孤立均衡商品价格也是相同的为PA。贸易中,A国可以于点B完全分工生产商品X,B国可以于点B′完全分工生产商品Y。通过彼此间用QX2X相交换QY2Y,两国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上的点E,在贸易中均获利。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当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种商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时,就出现了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这种贸易不同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后者是指一国进口和出口的是属于不同商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传统贸易理论仅涉及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显然已经构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也就是说,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各企业或工厂只生产某一商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而不是生产全部款式,这可以保持单位成本很低。若只生产少数几种款式,企业就可以长期持续生产使用更专业化和快捷的机器设备。该国可以从他国进口其他款式和种类的商品。由于消费者可以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较低价格水平上有更多的选择,因而,消费者在产业内贸易中获益。

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对于预测产业内贸易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事实上,所研究的国家资本和劳动禀赋越相似,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相比)的规模相对就越大。针对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解释,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商品差异(Product Differentiation)。生产者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把自己的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分开,从而使消费者忠诚于自己的商品品牌,或者消费者本身希望商品具有多样化特征以供选择,一种商品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款式。由于消费者偏好差异巨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可能生产的商品品种数目,商品差异化就导致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大国,商品的运输成本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运输费用的高低会影响贸易的发生,所以,大国的部分地区会进口邻近国的某些商品而非消费国内距离偏远地区生产的商品,同时国内也向国外出口同类商品。

动态经济模型(Dynamic Economic Model)。如果产业内贸易发生在一种商品的不同款式之间,那么每一位生产厂商(一个在本国,另一个在外国)都在经历“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动态规模经济(Dynamic Economics of Scale)过程。这就意味着由于生产某种商品的经验积累就可以降低其单位商品的成本。由于成本降低,每款商品的销售都可能随时间流逝而增长。对两国而言,由于一种款式是出口商品,另一种款式是进口商品,随时间的推移,产业内贸易因这种生产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

商品加总程度(Products Aggregation)。这种解释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依据如下观察而得出的结果,即由于对贸易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式而造成的。如果商品目录定得宽泛些,与目录定得较细致的情况相比,就会出现更多的产业内贸易。因此,大多数的贸易分析人员认定产业内贸易是贸易的一种经济特征,从根本上看不是分类加总而出现的结果。

各国不同的收入分配。对于产业内贸易的这种解释是由Herbett Grubel(1970)提出的。即使两国人均收入相似,但两国不同的总收入分配还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如图1-30所示。

图1-30 不同收入分配情况下的产业内贸易

图1-30给出了假设的收入分配情况,国家A分配的重心是低收入家庭,而国家B的分配呈“正态”分布或非偏分布(Normal or Non Biased Distribution)。国家A的生产者主要关心如何满足本国大部分人的需求,因此他们将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各种能够迎合收入的产量。如处在Y1Y2之间消费者的商品。国家B的生产者则将迎合本国大部分收入处在Y3Y4之间的家庭需求。因此,国家B的厂商生产的品种具有满足这部分人群需要的特征。对于国家A中具有较高收入如Y6的家庭和国家B中具有较低收入如Y5的家庭,那么这些消费者将从另一国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因为他们所在国的厂商并不生产能满足这部分消费者需要的各类商品,所以,两国在该种商品上就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Falvey(1981)和Kierzkowski(1987)的研究试图将产业内贸易与H-O理论结合起来,他们设计了一个模型,在模型中,每个国家出口具有不同相对要素禀赋的同种但属不同系列的商品。假设一种商品的高品质系列需要使用更多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根据模型就可以推知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高品质系列的商品,而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低品质系列的商品。由此,在这个框架中,H-O理论也能产生产业内贸易。在其他相关的研究中,Jones,Beladi and Marjit(1999)根据高品质商品在生产中需要的资本密集度也高的假设,认为劳动丰裕的国家可以将一种商品的资本密集型系列出口到其他高收入国家,而将低品质、劳动密集型系列商品供应国内市场。

在现实世界中,两种类型的国际贸易都在同时发生着。比较优势确定产业间贸易的模式,差别商品生产中规模经济导致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的差别越大,比较优势和产业间贸易就越重要。而当要素禀赋比较相似时,产业内贸易就会占主导地位。产业间贸易反映了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反映的是获得性的比较优势。

用来测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被称为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 Industry Trade Index),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XiMi分别表示i类商品的出口和进口;XM表示总出口和总进口。

产业内贸易水平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生产和交换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无法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给予令人信服的使人满意的透彻解释。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内贸易似乎给参与国带来了更多的贸易利益,特别是商品的差异性向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的选择机会,选择机会的增加,应当计算到贸易利益之中。

三、商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

商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是指商品所经历的投入(Introduction)、成长(Growth)、成熟(Maturity)和衰退(Decline)等时期。国际贸易的商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 Theory,PCT),是将商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优势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的一种理论。该理论由Raymond Vernon(1966)提出,它主要关注新商品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Michael V. Posner(1961)提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新商品和新工序的引进而形成的,并且,由于一项技术从一个国家传入或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有一个时滞,新商品由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接受到另一个国家消费者的接受也有一个需求上的时滞,这样会使得发明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垄断地位。这种暂时的垄断地位通常是建立在为鼓励发明创造而授予的专利和版权基础之上的。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出口大量的高新技术商品(New and High-Tech Product)。

在Posner的理论当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所特别指出的模仿时滞和需求时滞(Imitation and Demand Lag)的关系问题。考虑有两个国家A和B,如果A国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商品,由于技术上的差距,这种新商品不会马上在B国生产出来,B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模仿性生产,模仿时间一般被称为净时滞(Net Time Delay)。在净时滞期内,A国可向B国出口商品。在模仿时滞期之前,国家B对国家A的新商品没有需求。在模仿时滞期之后,国家B已经能够生产该商品,对国家A的新商品需求就会逐步减少。如果B国是发展中国家的话,当B国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就能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占领外国市场,甚至是A国的市场。与此同时,A国厂商会获得更新的商品和生产工序,由于新的技术差距,仍能向国外出口这些新商品。

Raymond Vernon于1966年推出了商品生命周期模型(Product Life Cycle Model),该模型理论从发明和模仿国的角度,把一种商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图1-31所示是商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图示,该图形直观地给出了商品生命周期国际贸易理论的大致轮廓。

如图1-31所示,在第一阶段,或称新商品阶段(New-Product Stage),这种商品仅仅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在第二阶段,或称商品成长阶段,该商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了改进,为满足国外不断增长的需求,产量迅速提高。在这一阶段,国外还不能生产这种商品,故发明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在第三阶段,或称商品成熟期,该商品在发明国已标准化,发明厂商发现授权本国其他厂商和外国厂商生产这种商品也是有利可图的。这样,模仿国就开始生产这一商品来满足本国消费。在第四阶段,由于该商品已变得标准化,不再需要高技术工人了,而模仿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相对于其他国要低,故模仿国开始在第三国市场上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开始下降,品牌竞争也让位于价格竞争。在第五阶段,模仿国在发明国市场上也开始低价销售,发明国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或完全停止。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通常被称为商品衰退期。技术扩散、标准化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使一种商品的生产生命周期走向结束。发明国又会致力于新技术革命以引入新商品。

图1-31 商品生命周期模型

在当代经济生活中,新技术的扩散时间大大缩短,一个完整的商品生命周期已经越来越短。对于发明国自己来说,这一过程也越来越短。这使得依靠新技术和新商品来维持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陷入困境。一个发达国家从推出新技术和新商品中所获得的好处很快就被其他国家所模仿。为了避免落后,就必须越跑越快。

根据这一模型理论可知,当一种新商品刚刚诞生时,其生产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当这种商品成熟并广为大众接受时,它就变得标准化,就可以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和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因此,对于该商品的比较优势会从最早引入它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不发达国家。这一过程一般都伴随着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的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商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高收入和劳动密集型的商品一般在富国最先投产,因为:①这些国家进行这种生产的机会最大;②这些新商品的发展需要接近市场以迅速从消费者处获得反馈,从而进行改进;③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务。模仿时滞理论(Imitation Lag Theory)强调的是模仿过程中的时间滞后性,而商品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则是商品的标准化过程(Standardization Process)。根据这些理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应当出口含有新的和更先进技术的非标准化商品,进口含旧的和已普遍应用技术的标准化商品。

Grubber,Meht and Vernon(1967)研究发现,在出口和研发经费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关联性。他们把研发经费当作国家或厂商在新商品或新工序上获得暂时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这样,这些结果就倾向于支持技术差距模型,并与商品生命周期模型密切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模型中的贸易最初都是基于工业化国家那些相对丰裕的要素(如高技能的劳动力,大量研究发展经费等)开发出的新技术。然后,通过模仿和商品标准化,不发达国家由于其廉价劳动力,在这种商品上获得比较优势。所以说,贸易是建立在随时间推移各国要素相对丰裕度的变化的基础上的。商品生命周期模型可视为H-O模型在技术急剧发展情况下的一个扩充,而不是它的一个替代。也就是说,与解释静态比较优势的H-O基本模型相对,商品生命周期模型试图解释新商品和新生产工序的动态比较优势。

四、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由Staffan B. Linder (1961)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又称需求相似理论或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该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要素禀赋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存在的产业内贸易问题。

该理论从需求结构(Demand Structure)与收入水平(Level of Income)来研究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注重从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r)入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并认为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假若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彼此之间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则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随着两国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程度的不断提高,两国的重叠需求范围会随之扩大,进而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不断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就会不断地出现,两国之间的贸易会相应地不断扩大,进而贸易中的新商品品种也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收入水平相似(Similar Income Level)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需求相似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者行为假设。假定一国的消费者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但如果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通常,因一国对该国平均档次的商品需求量最大,这种平均档次的商品需求就会成为该国的代表性需求。二是两国需求重叠假设。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对其商品存在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然会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生产的商品有富余且有能力出口的情况下,若两个国家的偏好相似且需求结构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则需求结构就越相似,需求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间的贸易量就越大。所以,一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就会增加(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进而带动本国工业制成品生产增加,其结果会促使产量的增加超过需求的增长,最终形成出口能力;又因为此类商品只有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才会有较多的需求,所以,出口的对象国就是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相似的国家,由此使得两国之间贸易量增大。

重叠需求理论可以用图1-32予以刻画。在图1-32中,DD表示收入水平和商品品质等级之间的关系,收入越高所需商品品质等级就越高。假设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A,B国的收入水平为YB,A国消费者所需商品品质等级处于以b为基本点,商品品质等级的范围为(da),B国消费者所需商品品质等级处于以e为基本点,商品品质等级的范围为(fc)。cd的阴影部分就是A、B两国重叠的需求区间,在该区间内,两国对商品均有共同的需求,如果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向另一个国家出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则通过从另一个国家进口来满足需求;反之,在acdf区间,不管A国的商品成本有多低,或者B国的技术有多先进,A国无法向B国出口或从B国进口。因为对于A来说,ac部分只存在国内需求,df部分落在了本国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之外,表明商品的档次太高,消费者不能或不愿意购买。对B来说,道理是相同的。

图1-32还表明,如果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范围就越大,重叠需求的商品就越多,两个国家的贸易密切度就越大。如果各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新的重叠需要的商品也会不断出现,贸易也会相应地扩大,进而使贸易中的新商品不断出现。

图1-32 收入水平和国际贸易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在理论界得到了不断的检验与验证,并且得到了相似的推断结论,即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与贸易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两国的人均收入差距越小,相互之间的贸易强度就越大,反之则贸易强度越小。

需求重叠理论从消费者需求角度论述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是对其他贸易理论的有益补充。该理论关于“制成品国际贸易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比在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频繁”的结论,符合商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事实相吻合。但是,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后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贸易,即初级商品或资本密集型商品与劳动密集型商品之间的贸易,而前者则适用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