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Classical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Adam Smith's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从技术差异(Technological Gap)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含义
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Classical Economical Theory)的一部分,古典贸易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提出的贸易理论。其基本的观点就是,当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地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生产率是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
从生产技术差异即劳动生产率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来看,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自17世纪下半叶,以威廉·配第、大卫·休谟和弗朗索瓦·魁奈等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思想家,开始有目的地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寻求对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亚当·斯密对这些理论界所形成的理论发现和研究观点进行整理汇集,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体系,后经大卫·李嘉图的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了具有古典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它是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交换价值的唯一尺度,是各阶级收入分配的源泉。”同时,它还阐述了市场机制的工作原理,并广泛而又系统地论述了市场运行的机制作用是如何在一个靠利己心驱动、以利润为导向的社会系统里将微观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秩序。
二、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严格的假设是为了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使分析更加严谨,主要有: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只有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
(2)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且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4)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5)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6)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7)不考虑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
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商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来度量。如果一国生产某单位商品所需投入的劳动更少,或者投入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出更多,则表明该国在生产这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绝对优势产生于国家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都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商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贸易惠及双方是一种正和博弈(Positive-Sum Game),因此,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斯密认为,国家为了保护某一产业,限制某种外国商品的进口,这说明该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生产效率较低。这种保护表面上看保护了本国的产业,但实质上使本国的资源从效率高的部门转移至效率低的部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
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它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但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商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如果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则A、B两国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B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
大卫·李嘉图用比较优势(Thoe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原理,回答了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的问题,更好地解释了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三、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另一个国家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则这两个国家之间不会进行贸易。根据这一理论,国际贸易可能只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任何贸易。这显然与国际贸易的现实不符。1871年,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在国际分工中(Specialization),如果两个贸易参与国生产能力不相等,在生产任何商品时A国成本均低于B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B国,故A国处于绝对优势,而B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上均低于A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一样的。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商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也就是所谓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Greatest Advantage,Least Disadvantage),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均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商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基础。
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中,假设有A、B两国,每个国家均生产X、Y两种商品。假如在分工之前的情况是,A国生产1单位商品X需要6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单位商品Y需要5单位的劳动,相应地,B国生产商品X和商品Y分别需要1单位的劳动和2单位的劳动,则B国劳动生产率在商品X和商品Y均高于A国。在贸易发生之前,在A国内1单位商品X可以换6/5单位商品Y;而在B国1单位商品X可以换1/2单位商品Y。因此,如果A国专门生产商品Y,按照1单位商品Y换2单位商品X的比例从B国换取商品X,该国将从中获利。同样的,B国通过专业化生产商品X出口到A国,B国也会从中获益,因为1单位商品X可以换6/5单位商品Y,而非贸易前的1/2单位商品Y。尽管国际贸易并非限于这一基本分析中的两种商品,但在更为复杂的分析中类似的贸易得益也可以看得到。其中的关键是,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得益基础源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如果将A国与B国各自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话,就可以用如下方式来理解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即:就A而言,虽然即在商品X和商品Y上的成本均高于B国的成本;但是,即A国在商品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就B国而言,虽然即在商品X和商品Y上的成本均低于A国的成本;但是即B国在商品X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上述的分析用图形解释方法做进一步的揭示。图1-25为两个国家A、B两种商品X、Y的不完全分工模型(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Model)。
图1-25 不完全分工模型
从图1-25中可以看出,同样的资源,A国的优势在于生产商品Y,B国的优势在于生产商品X。原国内交换比率分别为Ta和Tb,分工前国内生产组合及消费组合点分别为A点和B点。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A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至A′点,放弃部分商品X的生产而增加商品Y,B国的生产组合从B点移至B′点,放弃部分商品Y的生产而增加商品X。在A′、B′点上,两国的国内均衡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均为Tw),A国分工以后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分别为A′和C,即生产GA′=OH的商品X和HA′=OG的商品Y,用CE的商品Y交换A′E的商品X,共消费CK的商品Y和GA′+A′E=GE的商品X。B国分工后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分别为B′和D,即生产IB′=O′J的商品X和JB′=O′I的商品Y,用DE′的商品X交换B′E′的商品Y,共消费LD的商品X和JB′+B′E′=JE′的商品Y,消费点在D。A国商品X的消费中,A′G为本国生产,A′E从国外进口。B国商品Y消费中,O′I为本国生产,B′E′从国外进口。可以看出,两国的无差异曲线都有提高,即II高于I,II′高于I′,表示通过贸易总体福利水平均有所提高。
上述分析表明,比较优势也可以进行贸易,并且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具有互利性(Mutually Beneficial)。不难证明,当两国生产商品时,只要它们的机会成本有差别,国际贸易就会产生,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
李嘉图理论问世以后,使绝对优势理论成为了特例或特殊形式,极大地提高了理论的解释力。但是,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来看,它们都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即便不存在超额利润(Excess Profit),即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只要能使商品价值得到实现,国际贸易就会发生。在逻辑上,厂商先要收回投资、获取平均利润,然后再追求超额利润,将国际贸易的目标仅仅限定在追求超额利润上,人为地割裂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功能。另外,在李嘉图的理论当中没有完全贯彻劳动价值论,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国内交换比率和国际交换比率不同。当李嘉图发现这一现象后,他表示无能为力,认为适用于国内贸易的规则不适用于国际贸易。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李嘉图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隐含的命题,即越是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后受益越大。因此,李嘉图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不等价交换(Unequivalent Exchange)的倾向和价值流向的复杂性。由于这一缺陷,比较利益学说难以被相对落后的国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