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译文】

志士仁人,不会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

【解读】

这句话后来简化为四字成语“杀身成仁”。孔子看重生命,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在亲友去世的时候,他也表现出与世人相同的哀恸,如爱徒颜回的早亡,让他悲呼:“天丧予!天丧予!”生命诚然宝贵,死亡诚然可怖,但是,当面临生死与仁义、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孔子的回答是“杀身以成仁”。后世儒家学者对此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孟子著名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论,意在说明:“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儒家以实现“仁”之大道为己任,赋予了个体生命神圣的历史责任,有意义地死去,便成为弘道的一部分。

这句话曾经鼓励了许多有志之士为了事业、民族和国家,在最艰难的境遇下保持独立人格,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他的衣带里发现一首遗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用生命实践了平生所学;这种坚贞,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