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论证·增订本(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语言

王实甫是驾驭语言的大师,《西厢记》的语言历来被推崇为北曲之冠,令人赞叹不绝。仅以明人为例,朱权称赞“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贾仲明称赞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美”;何良俊称赞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家之雄”(1);王世贞称赞《西厢记》语言“骈俪”,“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2);李贽称赞“《西厢》,化工也”(3);王骥德称赞“《西厢》之妙以神以韵”,“实甫斟酌才情,缘饰藻艳,极其致于浅深浓淡之间,令前无来者后掩来哲,遂擅千古绝调”(4);徐复祚称赞《西厢记》“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5)。从以上这些评语中,可见《西厢记》的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

元杂剧的语言历来有本色派和文采派之分。王实甫“才华富赡”是文采派的代表,《西厢记》“词旨缠绵,风光旖旎”是文采派的高峰。作品的语言华美绮丽、含蓄蕴藉、绚烂多彩、风韵独具,前人“花间美人”的比喻是确切中肯的。“美人”与“花”交相辉映,含蓄而不显露、雅致而不浓艳、绮丽而不过分雕琢、华美而不失自然。元杂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民间文学通俗质朴、清新活泼的特色,王国维称赞元杂剧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6),臧晋叔赞赏元曲“不工而工”(7)。《西厢记》既有元剧朴素自然的共同特色,又华美俏丽、绚烂多彩、别具一格、独树一帜。苏东坡咏西湖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名句,用之作为《西厢记》语言风格的评语,也是很恰当的。

《西厢记》华美绮丽的语言风格,是由丰富多彩的词汇和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构成的。作品的语言犹如金玉一样有色彩、有重量、有声音、有光泽。佳句妙语,俯仰皆是,信手拈来,略举几例:

例一:叠字。

1.以模拟声音:如淅零零的风儿、忒楞楞纸条鸣、扑剌剌宿鸟飞腾……

2.以描绘色彩:如明皎皎花筛月影、碧荧荧短檠灯、白茫茫水、昏邓邓海、碧澄澄波、碧悠悠、光油油……

3.以形容滋味:如香馥馥、酸溜溜、美甘甘、香喷喷、凉渗渗……

4.以描写形态:如笑吟吟、哭啼啼、颤巍巍、乱纷纷、韵悠悠、风丝丝、雪飘飘、雨淅淅、云冉冉、骨岩岩、齐齐整整、袅袅婷婷、重重叠叠、娇娇滴滴、熬熬煎煎、凄凄惶惶……

5.以表现动作:如浅浅描、淡淡妆、悄悄问、低低应、急煎煎、气冲冲、喘吁吁、遮遮掩掩、款款轻轻、慢慢腾腾……

叠字的运用在元曲中极为普遍,这与元曲作为叶韵文学可以歌唱的特点密不可分,在《西厢记》中叠字的运用尤为绚丽多彩,新颖可观。

例二:排比。

如《听琴》一折描写琴声: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莫不是铁马儿帘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

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这是排比,也是比喻。把转瞬即逝的琴声描绘得这样形象、生动、具体、多样,气势渲染得如此磅礴,在古代的诗、词、曲中是罕见的。

例三:对仗。

如《寺警》一折〔混江龙〕曲写莺莺怀春伤情: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这是向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是对仗,也有夸张、双关和反语,把莺莺见张生后在暮春时节里的苦闷情思写得惟妙惟肖。再如《传书》一折〔油葫芦〕曲写张生与莺莺的相思:

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

这是对仗,也是排比。这种修辞方法用得极为巧妙,从红娘的这段唱词中既写出老夫人赖婚给张生、莺莺双方造成的痛苦,也写出了红娘的同情,一举两得。又如《送别》一折〔叨叨令〕曲牌写莺莺与张生离别时的痛苦、悲恨: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这种用法与前一个例子相似,既是对仗,又是排比,不过句法比较灵活,把莺莺临别前的苦闷写得淋漓尽致。

例四:比喻。

比喻的运用,在作品中更是随处可见。如用比喻描绘人物的肖像:写莺莺的面容似“淡白梨花面”;声音似“呖呖莺声花外啭”;风姿体态似“垂柳晚风前”、“水月观音现”;梳妆打扮似“铺云鬓玉梳斜,恰便是半吐初生月”。再如用比喻描绘人物的感情:以黄莺成对、粉蝶成双、并蒂莲,双头花、连理枝、比翼鸟等形容夫妻的恩爱;以“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水声幽仿佛人呜咽”,等来表现夫妻被强行拆离的悲凄。又如用比喻描写自然景物:钟声鼓声如“二月春雷响殿角”,“半天风雨洒松稍”;归舟紧如“弩箭乍离弦”。比喻的运用,使得作品形象鲜明生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例五:夸张。

如写张生准备赴宴成婚时的打扮:“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痛。”红娘的这段唱词既描写了红娘的打趣调笑,也表现了张生的欢喜高兴,加强了作品喜剧气氛的渲染。再如写莺莺在老夫人赖婚后的苦闷:“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都则是一层儿红纸,几榥儿疏棂,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莺莺的情思像海洋的深,陆地般厚,青天似的阔,与张生一窗之隔,如千山万水。又如写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离愁别恨:“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听说夫妻要分离肌体竟突然消瘦,惜别的泪水竟会使黄河泛滥。所有这些都极写女主人公爱情被破坏的痛苦,使戏剧更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

以上随意摭取的例证,只不过是《西厢记》语言宝库中的凤毛麟角,《西厢记》这部精美的艺术品,正是由这些绚丽多彩的、精粹的语言材料构成的。

《西厢记》的曲辞是高度抒情化的。全剧着意写一个“情”字,作者用委婉细腻的笔调描写张生和莺莺在禁锢压抑的环境中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写初见、写相思、写幽会、写别离、写团聚,皆侧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思想感情的抒发,通篇都是优美的抒情诗。作者善于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以景物为衬托抒发人物的感情,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创造出许多绝妙的脍炙人口的诗句。《送别》一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历来被誉为呕心沥血之作。作者用富有色彩的语言,捕捉具有特征性的景物,诸如蓝天、黄花、红叶、青山、疏林、西风、北雁、古道、长亭、寒烟、衰草、夕阳、暮霭……寥寥几笔便描绘了暮秋时节郊外的景色,作为描写男女主人公离愁别绪的陪衬。作品景物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人物的视觉,涂抹上人物的感情色彩,饱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端正好〕一曲: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北雁构成一幅秋天的景象。“西风紧”,暗喻催逼的紧迫;“北雁南飞”影射即将别离;“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经霜的枫林本来是红的,可是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枫叶不是经霜而红,而是为离人的眼泪所染醉。暗中点明,离人的眼泪皆是血泪,含蓄婉转地写出离别的痛苦。景中有情,堪称绝唱。与此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客观的具体事物与人物的主观感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用具体事物表现人物的抽象感情,使感情的描写具体化、形象化。如将“柳丝”与“玉骢”、“疏林”与“斜晖”相连,写出“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的佳句,用以表达莺莺眷恋惜别的心情;再如“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曲辞,将“车”与“烦恼”相连,仿佛人的感情是能够用车来装载的,借以写莺莺离愁别恨的深重。

《西厢记》作为一部戏剧文学作品,语言也是个性化的。不仅唱词与说白符合人物的性格与身份,而且随着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语言风格也有变化,如张生的文雅、莺莺的含蓄、红娘的泼辣、老夫人的僵硬、惠明的粗犷、郑恒的庸俗,都栩栩如生。张生与莺莺同有才气,各自的语言却有区别,张生言词直率,有书呆子气;而莺莺的语言却比较委婉,有大家闺秀的娇羞,随着反抗性格的发展,莺莺的语言也逐渐锋芒外露,变得火辣辣的。

善于熔铸古典诗词的语言是《西厢记》又一特色。它直接继承和吸收了《董西厢》和唐宋诗词里丰富的营养,是祖国诗词园地里培育起来的一株奇葩。作者对前人的语言不是机械地搬用或照抄,而是根据需要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不留斧迹。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句,原本《董西厢》“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两相参玩,《董西厢》语意较显露,而《西厢记》语词较蕴藉,韵味无穷。又如“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是从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和董词“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演化而来,一个是舟载不动,一个是马驮不动,此处莺莺乘车而来,故写车载不动,更切合当时当地的处境,且又改变原来的肯定句式为设问句式,引起读者的思索,余味未尽。再如作品用李清照的词意写莺莺别离后思念张生的苦闷,李清照〔一剪梅〕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西厢记》莺莺唱词:“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眉头。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大都来一寸眉峰,怎当他许多颦皱。新愁近来接着旧愁,厮混了难分新旧。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王词系从李词转化而来,但又有所发展,造成一种新的意境,诚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此类例证,遍布全书,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作者也注意吸收人民大众的口头语言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提炼,使作品语言生动活泼,清新自然,富有生命力。全剧对白不多,也很通俗易懂,简洁传神。

《西厢记》的语言也有不足之处。文字虽然优美华丽富有文采,但某些曲词的词意比较婉转隐晦,舞台演出时恐不易为观众所理解,影响艺术效果。

————————————————————

(1) 《四友斋丛说》。

(2) 《艺苑卮言》。

(3) 《焚书》。

(4)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5) 《三家村老委谈》。

(6) 《宋元戏曲史》。

(7) 《元曲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