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规划长度与实际修筑的长度
20世纪60年代,考古人员曾经对元大都大城城墙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测,测量的结果是:元大都大城周长约28600米。其中,南城墙长约6680米,北城墙长约6730米,东城墙长约7590米,西城墙长约7600米。元大都大城四面城墙的长度为什么都是整米数呢?这是因为考古人员是以整米数来计算城墙长度所致。实际上,元大都大城四面城墙的长度都不是整米数。笔者在研究元大都规划时发现元大都大城的周长规划过两次,实际修筑后的城墙走向及长度是修订原规划的结果。
一、元大都大城周长及四面城墙长度的规划
最初,刘秉忠、赵秉温因地制宜,将元大都大城规划为城方60元里195元步(合18195元步,约28611.64米)。规划步骤:先依据古代漕运河道与海子西岸,规划大城东、西城墙的走向——东城墙规划在隋代开挖的永济渠之东漕渠以西50元步南北一线,并以东漕渠为东城墙之护城河;西城墙规划在海子西岸(位于西直门北)南北一线。次以古代道路确定大城东、西城墙之中门和南门。再以东、西城墙之中门确定大城之四隅的位置。将元大都大城规划为一个南北空间(即东、西城墙)长16元里许、东西空间(即南、北城墙)长14元里许的长方形城池。
实地勘查、测量发现,西城墙因海子西岸而与东城墙相距超过了14元里,故因地制宜调整了四面城墙的规划长度——南城墙长度约为14.11元里(合4234元步,约6657.98米),北城墙长度约为14.307元里(合4292元步,约6749.17米),东城墙长度为16.08元里(合4824元步,约7585.74米),西城墙长度为16.15元里(合4845元步,约7618.76米)。规划的大城城方为60元里195元步(即60.65元里,合18195元步,约28611.643米)。
二、元大都大城南城墙实际修筑的长度与大城的实际周长
在修筑南城墙时,规划的南城墙的城基线正直大庆寿寺海云、可庵二师双塔,元世祖“有旨,命圈裹入城内”(22),《元一统志》卷一记载:“至元四年(1267年)新作大都,二师之塔适当城基,势必迁徙,以遂其直。有旨勿迁,俾曲其城以避之。”又载:“至元城京都,有司定基,正直庆寿寺海云、可庵两师塔,敕命远三十步许环而筑之。”故元大都大城南城墙西段在往东修筑至庆寿寺双塔以西“三十步许”处,往南“俾曲”了“三十步许”后,再往东修筑,与丽正门西城墙呈一东西直线相接,故使得南城墙西段与中段和东段不在一条东西直线上,即在双塔西南呈一“L”曲线形状。所以,实际修筑的南城墙的长度约为14.213元里(合4264元步,约6705.14米)。东城墙南端也相应地南移了15元步。
最终修筑的元大都大城城方为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引《南村辍耕录》所记载的元大都“城方六十里二百四十步”(即60.8元里,合18240元步,约28682.4米)——南、北城墙的长度之和为28.52元里(合8556元步,约13454.31米),东、西城墙的长度之和为32.28元里(合9684元步,约15228.09米)。
三、考古勘测的元大都大城南城墙长度及周长数据辨误
为什么考古勘测的元大都大城城墙周长是28600米,而不是28682.4米呢?这是因为考古勘测的是元大都大城城墙中线的周长,而元明两代史料记载的城周是城墙外侧的周长;再者,考古勘测所取的数值为整米数,而实际上元大都大城四面城墙的长度都不是整米数。元大都大城城墙底部宽度为60元营造尺(合19.2米),从笔者实证研究所得出的元大都四面城墙外侧的实际长度与考古勘测的城墙中线的长度之差,正是四面城墙底部宽度之和,即西城墙的实际长度为7618.76米-19.2米=7599.56米(考古勘测为7600米),东城墙的实际长度为7609.33米-19.2米=7590.13米(考古勘测为7590米),北城墙的实际长度为6749.17米-19.2米=6729.97米(考古勘测为6730米),南城墙的实际长度为6705.14米-19.2米=6685.94米(考古勘测为6680米)。由此可知:考古勘测的元大都大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的中线长度是准确的,但考古勘测的元大都大城南城墙的中线长度不准确。这是因为元大都大城南城墙不是呈一东西直线,即南城墙西段和中段在大庆寿寺双塔之西向南弯曲了“三十步”之故。从测量精确的乾隆《京城全图》得知元大都大城南城墙的东西直线长度约为6658米,加上弯曲的“三十步”,约47.18米,等于6705.14米(按:明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后,为修筑北平府北城墙,特意丈量了带有曲线的元大都大城南城墙的长度,所得数据为“1890丈”)。元大都大城南城墙实际修筑的这一长度,比考古勘测的南城墙中线长度6680米,加上至城墙外侧的长度19.2米,还多出了5.94米。原因可能是对双塔西南侧呈曲线段的城墙城基遗址中线勘测得不准确所致。
考古勘测的元大都大城城墙中线周长为28600米,与城墙外侧周长28682.4米,相差82.4米,即城墙中线至城墙外侧的长度距离9.6米*8=76.8,加上南城墙曲线段城墙城基勘测的误差5.94米,恰好为18240元步,合60元里240元步。由此可知:元大都大城规划的城方60里240步的长度丈量是准确无误的。徐苹芳先生关于“元大都城墙规划尺度与实际丈量误差很大”的推测观点,以及对元大都大城南城墙城基遗址进行的不甚精确的勘测数据为6680米的结论,已为笔者的实证研究所否定。
四、元大都中心台与大城四面城墙的规划关系
关于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规划,多年来有学者根据《析津志》关于“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的记载,认为:1.中心台是刘秉忠规划元大都的“杰作”;2.中心台距元大都大城四面城墙的长度相等;3.中心台位于中轴线以西,而中心阁位于中轴线上。
笔者根据元代史料记载和对北京中轴线变迁以及对元大都规划的研究,认为:
1.元大都中心台不是刘秉忠规划元大都的“杰作”,而是沿用隋代规划在位于临朔宫泛中轴线北端点位置的中心台。隋代规划的位于涿郡的离宫临朔宫泛中轴线北端点的中心台,用于管理、监控海子东北岸众多粮仓、库场,即储存远征高丽的粮食及军需物资的地带。结合《图经志书》的相关记载和海子东北岸金代以前就有的府邸、寺庙、道观、大宅等建筑空间的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台东与中心阁、西与至元九年(1272年)所建的鼓楼的空间距离,以及中心台北与中轴线北端点、南与中轴线与中纬线交汇点的规划尺度分析,元大都中心台无疑为隋代所规划。
2.元大都中心台位于中轴线上,而非位于中轴线以西。通过对元代史料文献关于中心阁的空间位置及其与中心台的相对空间位置、元世祖和元成宗两朝修建的鼓楼的空间位置及其与中心台的相对空间位置、钟楼与钟楼市的空间位置以及钟楼与前后鼓楼的相对空间位置等记载和诸多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难得出:元大都中心台位于大城中轴线与中纬线交汇点稍北的空间位置上。
3.元大都中心台距大城北、南城墙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距东、西城墙的距离也是不相等的。中心台距大城北、南城墙的外侧分别为8元里和8.093元里;距东、西城墙的外侧分别为6.865元里和7.285元里。虽然中心台距南、北城墙和距东、西城墙的距离不完全相等,但也差距不大,且中心台又位于中轴线北端点附近的大城之中央位置,故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