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的规划与复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规划与修筑

元大都,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做出迁都燕京后,于至元三年(1266年)诏令刘秉忠、赵秉温在金中都东北郊选址规划蒙古国的中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国改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

元大都大城城墙规划周长有两次:第一次是刘秉忠、赵秉温参照金中都帝京规制,将元大都大城规划为城方(即周长)60元里195元步(合60.65元里,约28611.64米),即规划东、西城墙的长度之和为9669元步(合32.23里),规划南、北城墙的长度之和为8526元步(合28.42里)。其中,东城墙规划长度为4824元步(合16.08元里,约7584.74米),西城墙规划长度为4845元步(合16.15元里,约7618.76米),南城墙规划长度为4234元步(合14.113元里,约6657.97米),北城墙规划长度为4292元步(合14.307元里,约6749.17米)。

元大都大城城墙,于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丁未”(1)奠基,“二月己丑”(2)开工修筑。后因避让大庆寿寺海云、可庵二师双塔,决定将南城墙中段至东端以及东城墙南端一并南移,故修订大城城墙规划周长为60元里240元步(合18240步,约28682.4米)。比原规划周长多出了45元步:即南城墙在大庆寿寺双塔以西约30元步处,折而向南30元步,然后直东,这样南城墙就比原规划长度多出30元步;东城墙南端往南延长了约15元步(3)。修订规划周长后的南城墙的长度是4264元步(合14.213元里,约6705.14米),东城墙的长度是4839元步(合16.13元里,约7609.33米)。

城墙,是古代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城市最先规划修建的建筑,它发挥着保卫城市安全和维持城市秩序的功能。因此,研究古代城市,就离不开对城墙的研究。因蒙元尚白,以白色为国色,故在元大都大城城墙的顶端,“遍筑女墙,女墙色白”(4)。元大都大城城墙上的白色女墙,为中国古代都城史上仅有的一例。元大都大城城墙,不仅是北京作为全国都城之始的象征,也是13世纪70年代至14世纪70年代这100年里作为世界大都会的元大都的空间象征,还是元朝行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统治的工具之一。因此,研究元大都大城城墙,即研究元大都大城城墙的选址、规划、空间走向、建筑尺度、修筑技术、修筑时间、历史变迁等,不仅可以揭示中国古都规划思想和元大都城市规划布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关于保护中国古都建筑文化遗产和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认识。

由于历史的原因,元大都大城只有北土城遗址和西土城北段遗址基本保存至今。元大都大城北土城遗址,位于今北京北三环路和北四环路之间,东起太阳宫西的东北角楼基址西侧,西到学院路的西北角楼墩台,全长约6740米。元大都大城西土城北段遗址,只遗留下肃清门瓮城及其以北的土城遗址(即从今学院路南段至土城之西北隅),长约2000米。土城西北隅,有向外突出的西北角楼墩台遗址。现存西土城北段遗址的南端,在今学院路与学院南路交汇处的明光村十字路口北侧;在明光村十字路口西南角,现保存有元大都大城西城墙北门肃清门瓮城的南半部分遗址。

关于元大都大城城墙,其规划走向与实际走向、四隅角楼的空间位置与规制、四面城墙的规划长度与实际修筑的长度、城基宽度、城墙底宽与顶宽及城墙高度三者的比例、四面城墙修筑完成的时间等问题,有关考古人员根据勘测做过推测,但与史料记载和实际情况难于吻合。笔者认为,元大都城的规划,在中国几千年国都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在当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过巨大影响,可以说是中国都城制度史和都城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理清元大都大城城墙修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研究元大都帝京规制的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