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的规划与复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历史地理条件对元大都大城城墙规划的制约

刘秉忠、赵秉温是怎样规划的元大都大城城墙?是在平地上任意规划的,还是依据什么凭借物进行规划的?只有分析当时金中都东北郊的历史地理条件,才能找到确切答案。

一、金中都东北郊的河、湖、道路、古建筑对元大都大城城墙走向的制约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规划,因受金口河、古漕渠、金大宁宫及古寺庙大庆寿寺位置等历史地理条件的制约,刘秉忠、赵秉温只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元大都大城四面城墙的走向。元大都大城东、西城墙至大城中轴线的距离不相等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刘秉忠、赵秉温规划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走向是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东城墙和西城墙的南北走向分别受到隋大运河之永济渠北端东二漕渠和海子西岸的制约而不得不分别西移所致。

笔者考证:1.元大都中轴线和大城东城墙外的古漕渠,均为隋代所规划,二者相距为7.75隋里,合1395隋丈,约3286米;而海子(积水潭)乃古永定河改道后遗留的较宽阔的类似湖泊的古河道。刘秉忠、赵秉温因地制宜将元大都大城之东城墙规划在隋大运河永济渠北端之东二漕运支渠西岸南北一线,并以东二漕运支渠作为元大都大城东城墙之护城河;将元大都大城西城墙规划在海子(即积水潭)西岸西侧南北一线,使元大都大城东、西城墙之间的距离约为14.2元里(合4260元步,约6700米),但东、西城墙的南、北两端之间的距离并不相等。

2.刘秉忠、赵秉温将元大都大城南城墙规划在金口河以北约200元步东西一线上(16);元大都大城北城墙,规划在古濠以北约6元里东西一线上。因金口河并非是在一条东西水平线上,而是略向东南流入古漕渠,再流向通州,所以元大都大城之南城墙的东、西两端不在一条东西水平线上,加之元大都大城之东南城角和西南城角因历史道路而确定空间位置,故而使得规划修筑的元大都大城南城墙之东端较西端偏南了约100米,以致元大都大城之东南城角为一锐角。

3.元大都大城之西南城角,即“至哉坤元”之位,与元世祖“至元”年号之涵义相同,大城之西南城角可能是元大都大城奠基之所,故为直角,亦为元大都大城四隅中的两个直角之一。因此,连接大城西南直角和东南锐角的大城南城墙,就不可能完全在一条水平直线上,而是在大庆寿寺海云、可庵双塔之西向南弯曲“三十步”,然后再向东直,与大城南城墙丽正门以西的城墙直线相接。

二、金口河与大宁宫对元大都大城南城墙与宫城规划的制约

元大都的规划为准“五重城”的帝京规制,但元大都“大内南临丽正门”的空间布局,不仅使宫城南城墙南侧至大城南城墙中线的距离只有约477元步(约750米),而且在二城墙之间还规划有皇城南垣和宫城夹垣之南垣,即在约750米的南北空间里规划有四道城垣,这就显得元大都准“五重城”中的“四重城”局促于大城的南端。特别是元大都宫城,既不像宋汴京和金中都的宫城位于大城之中央,也不像隋唐长安和洛阳两都宫城位于大城之北部,而是位于元大都大城之南部。

图2 金中都城与元大都城空间位置示意图(作者绘)

有人以为刘秉忠、赵秉温是遵循《周礼》“营国规制”的“面朝后市”而为之,殊不知刘秉忠、赵秉温将元大都宫城规划在大城之南端实乃因地制宜的无奈之举:

1.规划以金大宁宫宫城作为元大都宫城。

2.规划以继承和改造金大宁宫空间作为元大都皇城空间。

3.因金大宁宫的存在,只能将元大都大城南城墙规划在金大宁宫之南,而不能规划在其北;换言之,不可能废除金大宁宫之空间规划而在元大都大城之中央或北部重新规划宫城。

4.规划以金大宁宫泛中轴线作为元大都中轴线,使得元大都“面朝后市”的空间规划不同于宋汴京和金中都,即元大都没有像宋汴京和金中都那样位于大城北部的“北市”,而其“后市”则只是位于元大都大城中轴线之北端,亦即位于元大都大城之中央。

————————————————————

(1) 元大都准“五重城”的规划是:宫城、宫城夹垣、宫苑禁垣(即大内夹垣)、皇城、大城。

(2) 《元史》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木华黎传》附《霸突鲁传》。

(3) 郝经:《郝文忠公集》卷三十二,《便宜新政》。

(4) 《元史》卷四,本纪第四,世祖纪一。

(5) 《元史》卷四,本纪第四,世祖纪一。

(6) 大宁宫与金中都相距不足2里。

(7) 金大宁宫之西园的前身,是辽南京的瑶屿离宫;而金大宁宫的整体空间,其规划尺度显示为隋里制,故其前身应为隋临朔宫空间。《旧唐书》《新唐书》记载:隋临朔宫位于唐幽州蓟县界。唐幽州城划分有两个县,城东为蓟县界,城西为幽都县界。唐幽州城东北郊,地近永定河古道积水潭,宜于连通隋大运河之永济渠,便于漕运远征高丽的粮草和军械物资,又因其地高爽,宜修建众多粮仓、库场,也宜规划修建离宫临朔宫。

(8) 金朝官员赵摅《早赴北宫》诗句,载《中州集》卷九,转引自于德源《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 多年来,学术界认为《大金国志》记载的金中都大城周长75里有误。笔者在研究“北京城池变迁史”中发现了《大金国志》关于“金中都大城城墙75里”记载的依据,并将在拙作《金中都》一书中详细论证。

(10) 元大都城修筑后,称金中都城为“南城”。

(11)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第160页:“金中都城垣遗址……调查结果:北城墙,约4486米;南城墙,约4065米;东城墙,约4325米;西城墙,约4087米。”

(12) 宋大川主编:《北京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303、304页云:“金中都城墙周长18690米……北城墙长4900米……西城墙长4530米……南城墙长4750米……东城墙长4510米。”

(13) 古濠:史传为三国时魏国开挖的引卢沟水以济漕运和灌溉农田的渠道,即今北京安定门、德胜门外的护城河。

(14) 所谓古河渠,即隋大运河永济渠之北端漕运渠道,金代为大宁宫宫左流泉,元代为大运河通惠河之北端河道。

(15) 今长安街,最初曾为隋临朔宫南宫垣外的东西街道,后为金大宁宫南宫垣外的东西街道,后为元大都南城墙内连接五云坊和万宝坊、横贯千步廊的东西大街,后为明北京承天门广场之长安街,后为清北京天安门广场之长安街。

(16) 原规划的元大都南城墙由西南角“坤元之位”往东修筑,因正值大庆寿寺海云、可庵二师塔,上奏元世祖忽必烈,诏令:“俾曲城墙以避之。”因海云、可庵二师塔位于大庆寿寺之西南隅,故大都大城南垣修至大庆寿寺西墙外时,向南弯曲,绕过大庆寿寺南墙,再往东修筑,至中轴线处南移了约30元步,使得大城南垣南距金口河由原规划的约200元步(约315米)变为约170元步(约267米);后又规划修筑丽正门瓮城,即《析津志》记载的“至元十八年,挑掘城濠,包城门一重”。使原位于丽正门外的护城河也随之南移至丽正门瓮城以南,故而使丽正桥南距金口河桥,即丽正门外第二桥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