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的规划与复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元大都城选址与营建的历史地理条件

元大都城的营建,是蒙元政权在灭金、西夏、大理诸国和西征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为了最后灭宋、统一中国、建立空前的中央集权帝国统治而营建的一座都城。

在元大都营建之前,蒙古帝国国都在哈剌和林,在忽必烈汗以前的四位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均以哈剌和林为国都。蒙哥继承汗位后,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作为藩王于1256年修筑开平城。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继承汗位;4月,其弟阿里不哥在哈剌和林继承汗位。

一、忽必烈定都燕京

忽必烈在继承汗位前,蒙古贵族元勋木华黎的孙子霸突鲁有“都燕京”的建议,他对忽必烈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2)忽必烈即汗位后,更加意识到哈剌和林和开平均地处塞上,作为国都,有诸多不便,决定采纳霸突鲁“都燕”的建议。时汉族谋士郝经等人也进言“都燕”,认为:“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3)于是,忽必烈为定都燕京做准备:中统二年(1261年)十月“修燕京旧城”(4),“十二月庚寅,诏封皇子真金为燕王,领中书省事”(5)。中统五年七月,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正式定都燕京,于八月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又下诏改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将“龙兴之地”开平,改称“上都”。

因燕京宫室在蒙古大军攻取金中都时被焚毁、城门被拆除,所以忽必烈不得不“修燕京旧城”。但蒙古人笃信占星术,占星家认为以燕京旧城为都不吉利。于是忽必烈命刘秉忠、赵秉温在燕京(即金中都)近郊相址,另建中都新城。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基址上,参照宋汴京蓝图营建的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帝京规制”的都城。金朝皇帝还在金中都四郊兴建了若干离宫别苑,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位于金中都东北郊的大宁宫了。金朝皇帝为什么要在金中都东北郊这么近的地方(6)修建离宫大宁宫呢?原因不外乎二条:一是沿用前代的离宫基址(7),重建离宫;二是金朝皇帝崇尚华夏文化,认为大宁宫的地理位置具备最好的风水条件——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前有“苍龙双阙郁层云”(8)的朱雀门,后有貌似玄武的土丘,左有酷似青龙的玉带河,右有形似白虎的太液池。金中都东北郊大宁宫的风水形胜为刘秉忠、赵秉温所相中。

二、元大都城的选址

刘秉忠、赵秉温之所以选择燕京东北郊作为蒙古国中都新城城址,是因为燕京城南有卢沟,燕京城西为空旷的原野且距漕运河渠比燕京更远,而燕京东北郊既有金大宁宫可以改作新都之宫室,又有诸多历史规划可以沿用,更重要的是有诸历史漕渠和积水潭均可疏浚通漕,且高梁河水系导水济漕相对燕京城西更为便捷。刘、赵将所相中的中都新城城址画图上呈忽必烈,忽必烈命刘、赵规划新都城方60里195步。

笔者认为,元大都大城选址在金中都东北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金中都东北郊地势高爽。古人凡建都、筑城,必选择有水源且地势高爽的原野为城址。结合北京历史上一直是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分析,金中都大约处在47米等高线上,其西北高、东南低,而东北郊则处在48—49米等高线上。蒙元政权对新都的选址,不仅沿袭古人选择城址的规划思想,还考虑到了当时正处于中国气候史上的第四季温暖期后期。只有选择地势高爽的金中都东北郊营建新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因多雨而带来的洪涝灾害。

二是金大宁宫可以沿用。忽必烈在继承汗位前,往来燕京时,多驻跸在金大宁宫宫苑;继承汗位后,决意定都燕京,也希望他的龙兴之所大宁宫能够成为新都的大内皇宫。刘秉忠、赵秉温等人参照金中都,将元大都规划为“帝京规制”的准“五重城”结构,也是充分沿用了金大宁宫的规划所致。根据史料记载得知,金大宁宫为“三重城”结构,即宫城城垣、宫苑禁垣、外宫垣。刘秉忠、赵秉温将金大宁宫改扩建为元大都皇城,在其外规划修筑了大城,后又在宫城外规划修筑了宫城夹垣。

三是金中都东北郊水源较为丰富。金中都东北郊虽然地势高爽,但河湖密布,有高梁河(即古永定河)水系的积水潭,有清河、坝河和诸多漕运河渠分布在积水潭两翼,可以满足新建都城的用水。郭守敬又引昌平白浮泉和西山诸泉之水入高梁河水系,更加保证了大都的城市供水。

三、金中都——元大都大城规划的参照系

金中都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完全按照“帝京规制”规划建设的国都。金中都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城”规划所组成。金中都外城是在辽南京大城基址上扩建而成的。关于金中都大城的周长,历史上有过四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元代编写的《大金国志》记述的金中都大城城墙周长75里(9);第二个数据是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命令指挥叶国珍计度“南城”(10),周长约5328丈;第三个数据是20世纪60年代,北京文物工作者勘测的金中都大城遗址、遗迹的周长约16963米(11);第四个数据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测的金中都大城遗址、遗迹的周长约18690米(12)。笔者通过对明三都(明中都、明南京、明北京)之“三重城”(大城、皇城、宫城)的城墙长度和对若干明代建筑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明代尺长、步长和里长,认为金中都大城的周长约18690米比较接近历史原貌,约合40金里。

元大都大城规划为城方60里,约为金中都大城的1.5倍。想必是忽必烈心中的蒙古帝京中都(后改称大都)一定要大于被蒙古灭掉的金朝帝京中都才行。元大都大城一改金中都大城东西长度大于南北长度的规划格局,而为南北长度大于东西长度的规划格局。这主要是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者刘秉忠、赵秉温因地制宜而为之所致——因沿用金大宁宫泛中轴线为元大都大城和宫城中轴线之故,加之前代漕运河道的空间制约,使得元大都大城不能设计成为像上都城池一样的正方形,也不能设计成为像金中都城池东西长度大于南北长度那样的长方形,而只能设计成为如同宋汴京大城和蒙古第一个都城和林大城那样的南北长度大于东西长度的长方形城池。只有这样规划设计,才能使得金大宁宫中轴线基本位于元大都大城的中央。

笔者研究金中都东北郊的历史地理沿革情况得知:在金口河以北、古濠(13)以南的广阔空间里,不仅有大宁宫的历史规划,在大宁宫以北地势较高的空间里,也有许多历史规划存在。例如:

1.在古漕运渠道两岸分布有若干历史上的粮仓,后为元代所沿用。

2.在积水潭的东北岸和东南岸,规划有金代丞相府的收税庄,称“北相庄”“南相庄”。此二“相庄”之空间,后为刘秉忠、赵秉温规划为中书省衙署和尚书省衙署。

3.金大宁宫泛中轴线及若干条道路,后成为元大都大城的中轴线及若干条街道。

4.历史上规划的若干条漕运渠道,被改造成为元大都大城的若干条街道。

四、金大宁宫——元大都皇城规划的参照系

刘秉忠、赵秉温之所以规划设计大都皇城位于大城的南部,是因为沿用并改造金大宁宫空间之故。史载:金大宁宫位于金中都东北郊,又称“北宫”或“北苑”,为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成为金帝避暑的离宫,金世宗和金章宗几乎每年夏四月至秋八月都在大宁宫避暑并处理朝政。在大宁宫建成以前,金帝每年夏季都远赴坝上草原金莲川行宫避暑。而大宁宫建成之后,其宫城西侧有太液池三山仙境,称大宁宫西园,其宫城以北有满植松林和名贵树木的琼林苑,西园太液池宽阔的水面和宫后琼林苑的山林,使得大宁宫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金代史料记载:大宁宫宫左有流泉,即大宁宫东宫垣外有一条河渠;“端门双阙郁层云”,即大宁宫端门为宫城正门规制——双阙南伸以像朱雀。这样,大宁宫宫城就处在“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最佳风水格局里。为了大宁宫的安全防卫,金帝将大宁宫规划为三重垣的布局:内垣,即大宁宫宫城城垣;中垣,即大宁宫宫城与琼林苑之禁垣;外垣,即环绕大宁宫的外宫垣。

图1 金代以前海子沿岸与古漕渠两岸空间规划复原图(作者绘)

笔者考证:金大宁宫之北宫垣,在海子东南呈东西流向的古河渠南岸东西一线,前身为隋临朔宫之北宫垣,后为元大都皇城之北垣;金大宁宫之东宫垣,在古河渠(14)之西岸南北一线,前身为隋临朔宫之东宫垣,后为元大都皇城之东垣;金大宁宫之西垣,在海子西岸南北一线,前身为隋临朔宫之西宫垣,位于元大都皇城及明清北京皇城之西南内凹角南北一线;金大宁宫之南宫垣,约在今天安门东西一线(15);在金大宁宫南宫垣外约1金里东西一线,有金代开挖用以济水漕运的金口河自西向东流过,金口河南岸约100步东西一线即金中都郭城北垣。而要在金中都的东北郊规划设计元大都城,则元大都大城南垣只能规划在金口河以北东西一线上。再者,金大宁宫宫城南距金口河约1020米,金大宁宫南禁垣南距金口河约700米。刘秉忠、赵秉温以金大宁宫之南禁垣为依据规划元大都皇城南垣,从而使得元大都宫城和皇城位于大城中轴线之南段,正如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的那样:元大都“大内南临丽正门”。

刘秉忠、赵秉温正是以金大宁宫的空间作为参照物,规划元大都皇城周长20元里,即南北、东西各长5元里。即以金大宁宫之北宫垣和东宫垣作为元大都皇城之北垣和东垣,在皇城北垣以南和东垣以西各5元里,规划皇城南垣和西垣。因金大宁宫之南宫垣距离金口河只有约460米,且在金口河以北要规划元大都大城南垣,于是将金大宁宫之南宫垣拆除。所以,元大都皇城是以金大宁宫之空间作为规划的参照系的,而非刘秉忠、赵秉温在所谓的空地上规划出元大都皇城和宫城的。